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教学设计探讨

2013-08-15 00:54张薇薇
科技视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软件教学学生

张薇薇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0 引言

计算机辅助翻译(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CAT)是通过软硬件设备进行高效率翻译的一种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解释为:在现存的翻译语料库中进行文字检索,将原文与库存译文语段进行对比,选出与原文最为近似的库存语料供用户加以识别选用。 广义的翻译工具指能在翻译过程中提供便利的所有软硬件设施,如文字处理软件、文本格式转换软件、电子词典、在线词典和包括计算机、扫描仪、传真机等在内的硬件设备等;狭义的翻译工具是指为提高翻译效率、优化翻译流程而专门设计的软件。 (钱多秀,2011:4)[1]

对于一个译者来说, 对翻译工具的熟练掌握是利用CAT 工具在翻译领域进行翻译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对于即将进入翻译公司谋职的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但是就目前看来,翻译教学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翻译教学过程,这不仅体现在现有设施上,也体现在教师的知识储备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上。 2004 年开始讲授“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时,内地高校几乎还没有同类课程,也没有可以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需要教师大量阅读有关文献, 并学习掌握多种软件。(钱多秀,2011:7)[2]这种状况反应在学生的学习中即是对于系统的翻译理论及实际操作训练的匮乏。即便一些高校在本科阶段已经开设翻译课程,其课程内容也大都涉及文学方面的翻译。 这些材料都是较固定并且缺乏实践意义的。 纵使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无法适应翻译市场的相应需求,也无法译出让人满意的翻译作品。 改革开放下的中国,必须要在科学技术以及文化上,大量借鉴西方的成果;此外,商业运动、多边贸易,以及政治文化交流的发展等,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的翻译市场不断壮大。 在这一市场上,非文学文本占到了翻译总量的95%(李长栓,2004)[3]因此,将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一项重要课程引入翻译课堂来提高翻译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 大量的翻译软件在翻译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如Déjà Vu、SDL Trados、Trans Whiz、Wordfast 和雅信CAT 等, 但一些学校在实际的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对这些软件进行利用以达到对学生的实际的强化训练方面还有不足。原因有以下几点:一,这些软件安装起来耗资巨大,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二,软件的真正运行需要学习者有很好的电脑操作功底,否则,只是文字功底深厚,跟不上技术设备也是没有意义的;三,教学模式在一定时间内难以转变,无法适应具有翻译操作环境的状态。 这些因素都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1 目前国内相关研究评价

随着MTI 专业的设立,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关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方面的期刊也越来越多。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此项新技术的关注度的提升。其中,梁三云“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比较分析”[4]论述了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区别及各自的优势;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涉及与实施”[5]论述了翻译专业的教学要充分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并给与足够的关注;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6]对目前翻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障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7]指出国内高校翻译专业应该重视对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李留涛“传统翻译教学和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对比研究”[8]指出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辅助翻译教学必将有力促进翻译人才的培养;吴贇“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9]论述了将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目标和应用策略。这些涉及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文章不占少数,总结一下这些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关注点出发进行论述:1)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理论与翻译工具进行阐释;2)对传统的翻译机器概念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概念进行对比;3)对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市场及前景做了一定的分析;4)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与解决方向做了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具体而有效的实施办法,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2 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集成式”教学法

袁亦宁(2005:52-53)[10]曾指出:“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培养翻译专业人才的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高校教师、文学翻译和口译人员,其培养模式基本上是沿袭传统的文学和语言学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方法。 ”“目前的翻译课教学大多数学校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 那就是以教师为中心, 以一本固定的教材为载体, 教师控制着课堂的节奏和内容”(转引自赵继荣,2009)[11]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现状,织布式教学法更适合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所谓“集成式”教学法是对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方法的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基本原理为在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翻译软件的各种功能及特点的前提下,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主动地逐步吸收即时的各种各样的资料及方法的模式。

2.1 掌握必要的CAT 软件基础知识

CAT 的核心是翻译记忆,指的是一个储存有翻译句子或句段及其源语言对应句子或句段的数据库。翻译记忆使用数据库技术在翻译时自动提供以前的翻译译文作参考, 而且不仅是提供完全匹配译文,还可以通过模糊匹配查找在语言上与待译原文句段相关的数据库词条,并将有关匹配粘贴到译文中。 在翻译过程中,新增的译文和更新后的译文被自动添加到数据库, 所以翻译记忆会动态地增大。 (钱多秀,2011:5)[12]目前,这些基于翻译记忆的软件在不断出新并发展壮大,如果单单利用和掌握一些低质高速的机器翻译软件, 即使使用再熟练,也无法跟上市场的发展形势,所以学生必须掌握机器翻译的基本原理及相应软件的使用,重点学习如何将机器翻译引入翻译工作,探索这种信息工具设计的思路、理念以及如何与语言服务、技术和项目管理有机衔接。[13]语料库(corpus)/预料索引软件(concordance)、翻译科技(translation technology)、智能编辑(intelligent authoring)等概念的习得将使学生发现并确定用传统常规翻译方法很难发现总结的语义特征,积极研究“文本的文体风格、语言习惯,如语言的规范程度、句法模式、语言的冗余度、词汇共现(co-occurrence)规范程度、连贯形式、句法模式,甚至连标点符号的使用特征,快捷、可靠地发现和验证某些翻译规范和翻译普遍性, 从而帮助学生选择相应的翻译策略。 (转引自廖七一,2001)[14]由此可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十分重要。

2.2 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模式

要适应翻译的市场化需求,就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及操作能力较强的人才,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并没有发挥主动作用。 以教师为中心的课本式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这样的人才。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的教学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运用各种软件及翻译工具的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合作不失为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法, 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进行实际的翻译课题或是翻译团队的操练,这样既会引发学生自主分析的能力,又可以团结协作互相交流又达到了翻译实践的目的。 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参与了互动,其角色也由原来的知识的灌输者变为引导者。通过小组合作对各自的翻译错误和不同之处进行研讨,可以有效地发挥译者的学习主动性,从而对翻译知识及技巧的认识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同时,小组合作也可以增强译者的团体意识。 当然授课时文本资料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文本资料进行适当的调整。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应该选择内容和格式都比较规范、定期更新的文本,比如政治文献、科技文献、财经报告等。 (钱多秀,2011:7)[15]

2.3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 网络教学资源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互联网无疑已经成为一本百科全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从中受益。网络资源不同于书本,它是随时更新的,对于翻译专业的学生来说,知识和材料的更新就意味着越能接近翻译市场。基于超媒体、交互性的学习资源为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也更容易实现合作学习。像我们平时所用到的网络资源如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中国知网、口译网以及各种在线资源都可以为翻译教学提供即时的材料,供学者进行研究和练习。拿口译网http://www.kouyi.org/为例,该网站不仅为翻译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新鲜的翻译实战材料, 还有大量的翻译录音软件、备考资源、各种笔记方法等。 近来流行的云端软件也是一种很便捷的网络资源。云端软件平台是以虚拟化技术为应用手段的一种创新软件使用平台。在虚拟环境下,不仅成功的实现了软件免安装使用,而且在软件脱离网络的情况下同样可以使用,它所具备的网络备份功能还具有U 盘一样携带使用的便捷作用。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巨大的计算机资源,而在个人作业完成之后,它又能收回这些资源。正如翻译记忆库一样,它不仅可以记忆个人的翻译材料和特点同时可以收录所有用户的翻译材料,这对于教学设备资源来说,更是十分有利的。 另外,一些云端翻译软件可以实现远程共有页面进行翻译,这样更有利于译者的交流以及翻译质量的提高。 未来这一领域与翻译结合的前景十分光明。

2.4 与本地化公司进行合作

随着越来越多的翻译公司或机构的建立及发展壮大,翻译教学与翻译机构的往来将会更加密切。MTI 专业的学生要求在第二学年上学期进入翻译企业实习更加说明了这一点对于翻译专业学生的有利性。实际上,翻译专业的学生需要更多的实战性的锻炼,如果双方能够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就会达到共赢的结果。 翻译企业所涉及的客户翻译材料是最真实不过的翻译材料,如果翻译专业学生以集体组织的形式在平时的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中以一些小型项目资料进行翻译实战或者是在学生的假期空余时间到翻译企业进行更长时间的实习,学习效果及毕业后进入翻译市场所具有的工作能力可想而知。 一方面,学生以翻译企业的翻译软件做翻译实战练习,这样就可以解决必须购置的高级翻译软件的资金问题。 另一方面,长期的实战锻炼为这些翻译企业培养了大批的具有潜力的可以直接上岗的翻译人才,也增加了翻译企业的利润额。 同时,翻译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当然,达到这种共赢局面的前提是经过一定阶段的实践,前期的实践可以以翻译企业已经完成的项目材料为教学材料,当达到适应程度后再接收真正的翻译任务。当然,在合作过程中,也可以邀请翻译企业的一些精英人员为学生们讲解一些相关的翻译方面的知识等, 这样既可以为学生掌握一些先进翻译软件及经验等提供条件,也可以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所以就长远来看,与翻译企业的长期合作任重道远。

3 结语

随着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发展眼光投向国内,对翻译市场来说,随之而来的就是对翻译的高效率、高质量的要求的需要。 而计算机辅助翻译必然会成为翻译技术的核心。 作为产出高学历人才的高校,更应该将教学与人才市场的真正需要作为培养目标,树立创新意识,摒弃传统的不利于培养翻译市场人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适应市场需求。 而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译者,学生本身也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及过硬的计算机翻译软件功底,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网络资源以及和老师同学的交流提升自身,抓住在翻译本地化公司实习、工作的机会,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专业学生的培养与翻译市场的需要达到一致, 为我国潜力无限的翻译市场输送合格的翻译人才。

[1]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4.

[2]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评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4]梁三云.机器翻译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比较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4(100):42-45.

[5]徐彬.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设计与实施[J].上海翻译,2010(4):45-49.

[6]吕立松,穆雷.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与翻译教学[J].外语界,2007(120):35-43.

[7]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1):51-54.

[8]李留涛.传统翻译教学和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对比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2-73.

[9]吴贇.计算机辅助翻译系统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电化教学,2006(112):55-69.

[10]袁亦宁.翻译技术与我国技术翻译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技翻译,2005(1):51-54.

[11]李留涛.传统翻译教学和基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的对比研究[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72-73.

[12]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

[13]俞敬松,王华树.计算机辅助翻译硕士专业教学探讨[J].中国翻译,2010:38-42.

[14]万伟.计算机辅助翻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J].新乡学院学报,2010(6):192-194.

[15]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7.

猜你喜欢
软件教学学生
禅宗软件
软件对对碰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