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江苏路通建设有限公司,江苏 盐城 224000)
市政工程是城市当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涵盖了城市中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排水、燃气、照明以及生活垃圾处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尤以城市道路最为普遍,其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城市形象以及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在施工过程中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控制。
沥青路面在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行车舒适性方面有着普通公路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其在城市市政道路当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影响沥青路面质量的因素很多,例如材料组合、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力度等等。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市政道路施工经验,对市政沥青路面施工准备阶段以及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等阶段中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探讨。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应对前一道工序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开展本道工序施工。
1)核定道路基层高程;
2)检验路面沉降是否达到规定稳定的范围;
3)检查面层下方封层是否具备良好的完整性;
4)对基层表面的污染物应进行必要的清洗去污,同时应将清理时间相对提前,确保沥青路面施工时基层的干燥度达到要求。
材料是工程的基本元素,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沥青路面的最终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施工现场,首先要从原材料进场时把好质量关,确保进场材料能够百分百合格。其次,还应在混合料配合的整个过程中,做好对室内试验与现场检测的有机统一。具体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粗、细集料以及供料进场前应安排专人实行不同料源全覆盖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允许进场。同时要对进场材料实行分类堆放,防止混乱;
2)根据现场施工实际要求的比例配制相应规格的集料、矿料和沥青混合料;
3)材料拌合完成之后还应进行相应的试铺作业,在这些过程当中应严格遵循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验证三步走规定;
4)考虑到沥青材料的特性,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达到所要求的温度;
5)对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以及拌和均匀性进行有效控制。其中,确定的搅拌时间必须确保沥青能够裹覆全部的矿料颗料,且混合料较为均匀。
出于施工连续性的考虑,应优先选用载重量超过15t的大型运料车辆,用于运料的车辆应做好车槽内部的清扫工作,同时在其侧面还应留设温度检查孔。其余的要点如下:
1)为了尽可能的减少运料车等待拌和机卸装混合料过程材料所产生的离析,应以拌和机料斗卸料次数为参照,相应的不断移动汽车的位置;
2)一旦拌料点与施工现场之间运输时间超过30min或地区气温位于10℃以下时,应采用篷布对运料车进行覆盖;
3)现场混合料连续摊铺作业时,为避免运料车与摊铺机发生冲撞,应合理控制二者之间的安全距离;
4)对于发生离析、夹杂硬壳及团块、经雨水淋湿、达不到规定铺筑温度的混合料以及运料车辆卸料残余料等均不允许使用;
5)应对当天材料运输量进行准确的估算,确保白天或者当班时间内运来混合料与压实摊铺完成所需混合料数量上的一致,避免因运输过量而引起材料失效产生浪费。
1)合理选择搭配混合料摊铺机械。混合料摊铺机械的型号选择以及搭配是否得当对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应尽量做到全套设备品牌与型号的统一;
2)现场施工技术人员应对摊铺机械设备的性能、优缺点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从而能在摊铺施工出现问题时能做出适宜的调整;
3)摊铺路面时要确保摊铺机械作业的连续性,控制摊铺的速度同时应能保证材料的不间断供应;
4)摊铺前还应对路面基层上部的清洁性再一次检查,一旦发现立即处理,确保基层的整洁度满足上层沥青混合料填铺的要求;
5)对于运送到现场的每一车混合料都应进行检查,严格杜绝花白料、超温料等不合格材料进场;
6)摊铺沥青混合料时的速度与温度都应予以控制,其中温度区间常要求控制在130℃-165℃之间;
7)在选择料斗阀门开度时应综合考虑供料速度以及刮板输料器的工作要求;
8)雨季施工,应采用浮动基准梁法进行道路中面层和表面层的摊铺,对于过水混合料应严禁使用;
9)对于不规则路面、差异厚度路面以及摊铺机械无法作业的路段,在工程师批准的基础上可辅助人工铺筑。2.4 接缝的处理
在沥青路面摊铺过程中,常对接缝处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从而避免留下缝痕。常用的接缝处理方法为毛茬热接法,实际处理时还应与摊铺碾压工序密切配合。
1)在利用摊铺机对纵缝上混合料进行处理时,应在其后方辅以一台静力钢轮压路机对接缝施以连续静力碾压;
2)在摊铺作业时,若工作台中断则会导致摊铺材料末端发生冷却,在后续恢复作业时应设置一道横缝从而保证工序的施工质量;
3)横缝设置应杜绝斜接缝,而应大致保持与摊铺方向成90度。2.5 混合料的压实
碾压作为沥青路面摊铺的“收官”之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沥青路面的成败。常用的混合料碾压机械分为静压、轮胎以及振动三种形式。
1)在完成路面摊铺、刮平作业后,应对该路面的平整度进行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进入碾压程序;
2)碾压密实应按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逐步执行,要准确把握各碾压阶段的碾压要求:①初压要实现整平与稳定;②复压要求密实、稳定与成型;③终压要将轮迹消除;
3)碾压作业尽可能在较高温度下进行,这样有利于实现平整度以及压实度要求。此外,要合理控制路面初压和振动碾压时的速度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从而降低热料推移和发裂现象的产生;
4)研究表明,沥青混合料在摊铺开始之后每隔1min有4-5℃的降温梯度,而混合料温度下降到80℃之前的时间才是碾压的有效时间。因此,要准确把握混合料的碾压时间;
5)应做好碾压路面的实时测温工作,对于已经碾压完成且温度超过70℃的混合料,应避免压路机在其上的停留。此外,还应做好碾压过程中机械润滑剂、燃油等洒落污染路面的预防工作。
总而言之,作为市政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应做好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并能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出实时调整,最终保证市政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能够满足规范的要求,使得其能够真正的发挥预定的作用,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日常出行服务。
[1]邓应龙.浅谈市政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
[2]李维学,雷志辉,焦灵.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J].路基工程,2005(2).
[3]佟彩霞.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2).
[4]梁卓煜.市政沥青道路平整度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16).
[5]王丰胜.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