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发展浅析

2013-08-15 00:54:11王维华
科技视界 2013年20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汽车专业

王维华

(宝鸡技师学院,陕西 宝鸡 721000)

1 需求论证

1.1 专业定位

汽车维修行业作为汽车生产和销售服务的后续产业,对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我省和宝鸡地区汽车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专业建设的机制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来立基点、建框架、挖内涵、保实效,为服务社会和市场,大力发展汽车维修专业,努力为汽车维修企业、汽车产业与地方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将“汽车维修”专业建设成为社会认可的精品专业,开展专业改革与创新,健全机制,实现科学发展,整体提升该专业办学水平。

1.2 存在问题

通过前期的市场调研,汽车维修专业目前存在以下问题: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专业课程设置针对性不明确,学校往往为了使毕业生有较广的适应性,对人才培养定位往往进行扩大化处理。如将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毕业生可在各类汽车维修企业从事汽车机械故障维修、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汽车钣金整修、汽车美容等各类汽车维修工作。设置基础课针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课时比重超过1/3,专业课一般针对汽车机械电气维修工作岗位,课时比重约占1/3,专业工艺课设置成专门化方向,主要针对钣金、美容等工作岗位及汽车电控维修技术,课时太少,不足1/3。这种培养模式易造成学生学得广而不精,动手能力不强,与企业的要求差距较大,学生到了企业不能及时上岗,需要企业再培训,有的甚至要从头学起。

2 建设目标

深化汽车维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开发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加大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2.1 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需要科学定位和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格,构建和不断完善“按岗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此框架下,形成“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特色(即:课程设置与岗位职业标准结合、课程内容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考核要求结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探索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积累一定的经验,优化培养方案和教育资源配置。

2.2 课程体系设置

在充分调研和对4s店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分析的基础上,将完成工作任务作为一个整体化的行为过程为逻辑主线,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等专业核心课程为中心,建立融基础教育、专业技术和技能模块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3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坚持以“学生为本位”突出“个性、就业、发展”为内涵的工学结合的育人指导思想,走“工学交替、能力渐进”的培养途径。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建设要切实体现社会、企业的职业需求,以校企合作为依托,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订单培养为突破口,以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为基本理念,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我们对数十家汽车检测与维修企业进行了调研,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学校的专业教学能注重实践能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的培养,尽量与岗位对接,毕业就能顶岗工作或有一段短暂的工作适应期后就能适应岗位工作;约有75%以上的用人单位把就业者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专业培养目标要加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应使学生掌握汽车检测与维修岗位群直接需要的知识技能,同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汽车维修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面向汽车特约维修服务公司、汽车检测中心(站)、汽车运输公司,从事汽车检测、维修、调试、品质控制及现场管理工作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共同参与教学和管理,使学生迅速缩短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差距,实现“零距离”就业。学校招生时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工作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企业就业,学校与企业全程联合定向培养。

3.2 课程体系设置

构建“基于4S店汽车维修工作流程”的课程体系,建设学生6S维修工作规范。6S 是指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自检(SELF-CRITICISM ),因其均以“S”开头,因此简称为“6S”。本着理论够用、突出实践、注重素质的思想,构建“项目+任务”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可操作性。

依据职业能力模块,在学校内部推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其教学环境接近企业化,即教室、实训中心形成一体化教学环境。在课程的组合上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界线,以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为主,把本岗位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分解为相应的学习模块,对应于一种或几种能力,按学习模块组成新型课程体系。每个模块或子模块均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学完一个模块就能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

另外,可采用现场教学或仿真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或协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又能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

3.3 教学改革

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融合专业的资源,将专业教学目标、专业标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实验实训指导、学习评价等整合处理,实现全校各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创建师生个性化空间,提高教师队伍信息化水平。

根据各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难易程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原理和构造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和现场教学,使课程内容直观、形象、动感性强、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维修、检测、故障诊断采用讲练结合、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方式,“教、学、做”同步进行,使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密切结合,采用统一讲解,分组实训,教师指导;实习环节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小班教学,将课程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实现理论到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核学生的学习突出技能,促进学校课程考试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衔接。与企业共同制定实训环节的评价标准和质量监控办法;制订学生评教体系,由学生对实践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以改进实践教学;拟订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训课程的评价标准,将企业评价引入教学评价中;以顶岗实习的操作能力、生产能力、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等作为考核要求。为汽车维修专业学生构建过程评价体系,采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考的评价方式,强调多层面、多角度、多方式和多层标准,学生质量评价以能力水平为主要指标,重视专业素养与专业技能的考核。

[1]童有好.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J].汽车维修与保养,2007(10).

[2]莫建章,伍尚坚,何志雄.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6(2).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汽车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意林(2021年15期)2021-08-27 03:00:55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3期)2019-03-16 00:22:42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汽车的“出卖”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48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3D 打印汽车等
决策探索(2014年21期)2014-11-25 12: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