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 静
(山东协和学院 人民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9)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是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性大纲,《课程要求》指出:“由于全国各类高等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学生入学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即使同一学校的学生入学水平也不完全相同,因此要坚持分类要求、因材施教。各校应实事求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参照本大纲列出的预备级、大学英语一至六级、高级英语等各个级别确定自己的教学要求。”这一阐述为分级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这一面向未来10年的纲领性文件指出,“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制度改革。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考试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2.1 分班
学后组织英语摸底考试,结合学生高考总成绩和英语成绩以及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进行综合考核,将他们分为快、中、慢三级教学班,相应级别的学生一般分别占学生总人数的20%、60%和20%。在分班后,设置相应的适合各层次学生的分级培养目标,选取不同难度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织有效的教学活动。
2.2 教学模式
(1)快班。快班学生一般基础较好、对英语也较感兴趣,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语言能力,因此,教师授课主要采用交际法,结合少量精讲,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教师只需适当引导。交际法教学对快班学生利大于弊。课堂上应注重加强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培养。(2)中班。中班学生人数最多,分班时要尽可能地控制人数,避免特大班出现。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教学活动应该将精讲和泛讲相结合,但以精讲为主。精讲不宜过难,而且比重应大于快班。教师要首先对这部分学生进行系统的语音和语法知识的讲解,授课语言和内容不能太难。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3)慢班。慢班学生英语基础差,大多数学生还没有过了语音、语法等基础知识关。他们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把初中、高中的学习内容再学习一次,与此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听、读、说、写、译等能力的强化训练。慢班学生词汇量很小、缺少英语语感和兴趣,教师授课应以翻译和语法讲授为主。完成中学内容学习任务后,可仿照中班学生入学时的情况安排教学,这部分学生对自己学习英语的能力缺乏信心,教师要对他们有耐心、要善于引导,平时要多鼓励少批评,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消除焦虑心理,摆脱对英语的恐惧感,培养和诱发他们对英语的兴趣。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大胆尝试,固然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对一些问题处理不当,使得分级教学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3.1 分级标准不科学
目前,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分级的标准主要依据学生入学后各学校组织的英语水平摸底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基本上是一锤定音,对学生潜能的估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第二语言习得是通过理解稍高于目前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来完成的,如果分级标准不科学,不能把接近于同一水平的学生分到同一级别的班级学习,导致个别学生所处班级不能适应其英语能力的发展,分级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3.2 分级动员工作不到位
由于部分学生特别是慢班学生对分级教学的动机和指导思想不甚了解,导致思想上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甚至产生自卑感,从而不利于自身英语水平的提高。而一些快班的学生则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很高,往往忽视了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导致降级。
3.3 教学管理难度增大
民办高校由于其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生的学费,所以在招生学历模式上比同等级别的公办院校相对复杂一些,再加上师资的不稳定性,其教学管理的难度也就自然高于公办院校。分级教学带来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教学管理难度的增大,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的设置、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内容的选取以及教学方法的选用等都要由分及教学前的一种扩展到现在的三种。
3.4 教学效果评价机制不尽合理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不合理,分层教学之前,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年终考核时采用同一标准,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比较准确、可信。分层教学之后,教师教学内容的难度,教学对象的水平都有了明显的差别,教师考核采用什么样的标准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二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不尽合理,对不同级别班级学生的评价目前仍没有比较科学的评价办法。
4.1 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都是全国范围内招生,来自不同省份的学生在高考英语成绩、英语水平、高考总成绩、录取分数线等都有相当大的差别,这些因素在分班时应该考虑进去,不能单纯依靠分班前学校组织的英语水平摸底考试和高考英语成绩,同时,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也应是分班的重要依据之一。
4.2 分班前做好教育动员工作,这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动员教育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教学的效果与成败。动员教育工作不是辅导员或者英语教师一方面的任务,应全校动员,全员参与,校领导和系领导要高度重视,辅导员和任课教师要认真负责,宣传到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分层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正确认识自己的英语水平和所处的班级,鼓励学生在现行班级中努力学习,争取最大限度的提高英语水平。
4.3 健全教学管理机制,按需设岗。民办高校由于受其办学经费来源的限制,岗位设置和人员编制往往会有一定差距,为更好地推行大学英语分及教学,以适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学校应在教学管理特别是英语教学管理方面加大投入,按需设岗,按岗编制工作人员,以保证大学英语分及教学顺利实施。同时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教师培训体制,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要求。
4.4 建立完善科学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是深入发展分级教学的关键,实行分及教学的院校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出比较全面,科学,合理,公正的教师考核制度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制度,既考虑到教师的教学水平,照顾到教师教师教学的积极性,既能客观的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又不能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与目前民办高校生源英语水平较复杂的现状相适应,是有效的进行学校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但现阶段实在际执行过程中也是利弊同存,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法,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1]教育部办公厅.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教高厅【2004】1号.2004年1月30日[Z].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7月[S].
[3]姬艳辉.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8).
[4]黄艺平,张力.艺术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2月,第27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