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信阳供电公司,河南 信阳464000)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保证培训工作的超前性,教学方法、手段也要逐渐实现信息化、多样化。电工进网作业许可培训担负着维护电力系统安全、为社会培养合格电工的重任,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要在培训中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理论知识与实际发展脱节,难以达到进网作业培训的应用性目标。传统进网作业培训采用统一的教材,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都是基础性的,这是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现在电工所接触的电力知识和设备更新很快,培训对新知识、新设备的涉及也要尽可能快,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教材上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实际发展要落后好几年,更新比较困难,远不能满足进网作业培训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
进网作业培训,在对电工的培养上,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进行的,高压进网作业培训班要达到160 个课时,低压班要达到100 个课时。在这种短期培训的时间内,电工要学习理论和实际操作两本教材,掌握大量知识。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只能是对知识重点进行传授。而电力知识专业性很强,电工要想弄懂吃透,大部分时间要靠在课堂之外自学。
由于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教师在教学时多以对课本的讲授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较差,对一些相关知识和最新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会相对较差。那么在现代进网作业培训中,怎样让受培训电工在短期内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呢?培训时间短但效果要好,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教学方法,就要加强培训的信息化建设。
所谓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这是对信息获取、处理及运用程度的一个综合概括。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网作业培训中也是如此。电网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技术合格、业务精湛的电工。电工必须根据电力建设需要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更高、更好、甚至是全新的技能,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就要求进网作业培训在适时性、短期性上下功夫。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培训时间越短越好;在一定的培训时间内,培训的容量越大越好。这就需要进行进网作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培训的质量和容量。
进网作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和培训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要靠科技的支持,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给了我们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进网作业培训中的资源共享,不断提进网作业培训的质量。
进网作业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讲授为主,其信息量有限,内容也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开发电子版图书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在电子版教材中可以利用动画模拟演示功能增强所讲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开发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多媒体资源库,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和教学环境的研究。利用电子教材可在计算机或网上完成教案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对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的选取,使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形成可在网上运行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的内容可以进行及时更新。
进网作业培训手段的信息化建设体现在:第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电子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的支持下,教师通过多媒体综合教室的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把自己制作的电子教案,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安装的浏览器、播放器来播放,进行演示型网络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用相关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及时满足学生反馈信息的学习需求。不同考试点还可通过局域网实现教师与教师的沟通交流,或者通过网络实现软硬件的资源共享,实现远程教育,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培训水平。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可对学生实现多感官刺激,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视听感官的有机、有效结合远远大于单一视觉、听觉的教学效果。电工可以在工作、培训之余,随时通过课件自学,有效地解决培训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灵活机动地安排学习。
第二,大力开发各种仿真软件,促进仿真软件在进网作业培训中的应用与发展。仿真软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先进教学系统,能够模拟某种技能操作的真实场景和真实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或受培训者处于一个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尽快掌握实际操作的过程、顺序、要求和注意事项等,使受培训者在短期内迅速渡过容易出现各种各样问题的开始阶段,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为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在实习设备少、培训学员多时,仿真系统也是成本低、易控制的一个好的教学途径,还能大大缩短培训的时间,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第三,开发网络报名系统。现在的进网作业许可证培训报名还局限于人工报名,也就是传统的人工受理申请的形式。这样的局限性在于,离受理点较远的电工往返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开发网上报名系统,电工从网上发出报名申请,提交电子版的资料,网上交费和审核,网上进行续期注册,就可以大大节约电工的时间。网络报名方式灵活、机动,即不受时间的限制,同时,也可增强了对进网作业的宣传,扩大对电工的影响力,从而为扩大生源提供帮助。
因此,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电工进网作业培训教学工作提供了一个好的契机和平台。通过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应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方便电工学习,为提高电工作业水平,维护电网安全提供有力帮助。
[1]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敬,宋广国,赵硕,等.软件工程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3]林上杰,林康司.技术手册[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