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楠
(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农村经济局,辽宁鞍山114041)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强调要“促进工业、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明确“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指出当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农业现代化滞后,中央突出强调促进“四化同步”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着眼点就是夯实农业基础,补上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村发展这个重点难点。从党的十八大关于“三农”发展的战略部署中不难看出,我国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在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根本要求。
当前,鞍山市千山区处于汤岗子新城建设全面启动的关键时期,这也正是打造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所以也是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那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尽快补齐短板,使鞍山市千山区农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定位、大有可为,就需要全面审视势情区情农情变化,规划建设汤岗子新城的宏伟蓝图,确立走具有鞍山市千山区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农业发展形势以及借鉴其他先进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分析,笔者提出一个适合鞍山市千山区农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围绕汤岗子新城建设,发展“六区一体”都市现代农业。
“都市农业”的概念,是20世纪50~6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它是大都市中、都市郊区和大都市经济圈以内,以适应现代化都市生存与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高科技武装的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大都市市场需求为导向,融生产性、生活性和生态性于一体,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
(1)法国巴黎大区是发达国家首都地区中面积和人口都接近北京的地区之一,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仍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巴黎大区农业的明显特点是:农场规模较大;“菜篮子”产品的农场规模较小;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巴黎大区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除农牧业生产外,农业对生态、景观、休闲和教育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即利用农业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利用农业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与居住区分隔开来。营造一种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利用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居民需要的产品,有的作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还有的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2)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是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农业以出口为主,郊区主要发展花卉及蔬菜。它拥有占全世界面积1/4的温室生产。年生产鲜切花贸易量居世界第一。蔬菜也大部分出口,加上牛奶制品,虽然农业人口仅占全国人口6%,但全国农业出口总值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3)新加坡有“都市之国”及“花园式大都市”之誉称。那里的农业是典型的都市农业。新加坡几乎没有农村,过去农业多靠进口,但近年来从总量上基本可自给,主要是大力发展鲜活农产品。新加坡都市农业中园林绿化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整个城市绿地多,花草多,公园多,街道宽敞,楼宇密度不大,园林艺术水平高,犹如一个大都市建设在美丽的花园及花木海洋之中。
以上三个国外城市的都市发展模式,给予我们这样的启示:都市农业可以发挥生态、景观、休闲和教育方面的功能;都市农业可以作为该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龙头;都市农业不但可满足本国需求,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都市农业是以菜篮子为主体,而且农业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的效益很高;都市农业中的园林业在地少人多的大城市,特别是没有郊区县的大城市十分重要,其生态及社会效益往往大于经济效益;环境保护既要立法也要教育和倡导。首先是领导者的职责与水平,不能牺牲环境去换取工业现代化及城市现代化。
我国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城市从9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近年来,长三角的杭州、南京、无锡、苏州、嘉兴等大中城市和一些区域中心城市也将农业发展定位于都市型现代农业、现代都市农业或都市农业。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日趋明确。
北京将都市型现代农业总体发展概括为五个发展圈:①以景观农业和会展农业为主的城市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四个城区和部分近郊区;②以精品农业和休闲农业为主的近郊农业发展圈,主要是六环路以内的城近郊区;③以规模化的产品农业和加工农业为主的远郊平原农业发展圈,主要是远郊平原及浅山区;④以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为主的山区生态涵养发展圈,主要是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山区;⑤以与外埠基地横向联系为主的合作农业发展圈。
上海市立足于建设国际化生态大都市,对都市型农业作出了跨世纪的战略规划,“都市型农业”的空间布局概括为“三圈六区”,即城市内、中、外三圈层;都市内部空隙地农业区、近郊农业区、卫星城农业区、滨海农业区、海岛农业区、黄埔江上游农业区,不同的圈区具有各自的结构功能。
天津则提出发展“一圈两带”的沿海都市型农业,即环城经济圈与综合经济带、滨海经济带。环城经济圈重点培育文化功能、带动功能和农产品集散功能;综合经济带着力拓展沿海都市型农业的经济功能,重点发展精品生产、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食品加工业;滨海经济带积极开发海洋旅游产业、海洋渔业产业、海洋产品加工制造产业和海洋产品市场,使其成为现代化的滨海都市型农业。
此外,无锡提出现代都市农业由一个体系、八大片区构成,包括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市区六大现代都市农业主题片区和江阴、宜兴市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片区。嘉兴从空间上将都市型农业分为三个功能区,即东北部都市农业区、中西部特色农业区和沿江生态农业区。
千山区位于鞍山市城乡结合处,受近年汤岗子新城大发展快发展的辐射作用,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市场、信息、交通、技术、资金和人才优势,此外,该区农业自然资源具有多样性特点。“十一五”以来,由于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农业发展较快,已呈现出都市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农业在全区经济中所占份额较小,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59055万元,对GDP(802636万元)增长的贡献率为7%,与第二产业增加值543054万元,相比,低了近61%。随着全区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农用地的比重将进一步下降,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日益迫切;②农业呈现出区域化、特色化和产业化态势。以唐家房镇、汤岗子镇、大屯镇、东鞍山镇为代表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已形成公司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比如汤岗子镇先后建立了以辣根、出口蔬菜、食用菌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多条高效农业产业链,极大带动了该地区农产品生产的发展。目前,正在申报的君子兰生产基地和鞍山市千山区南果梨生产基地,2个农产品出口示范区。也为促进鞍山市千山区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打下良好基础。
鞍山市作为辽宁第三大城市,现拥有350万人口。百万居民缺少规模绿地、缺少特色文化娱乐休闲场所,这是现代大都市功能的一大缺陷。得天独厚的资源基础,正好可以弥补鞍山市城区的这一功能的不足。同时,鞍山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才技术支撑为千山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要充分利用良好的资源和优势,构建新型的城市型农业产业体系,发展现代种植业、养殖业、花卉业、林果业,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全、放心、新鲜的绿色食品。积极拓展为市民休闲、度假、农业体验为目的的健康产业,争取在三年内把我区建设成市民休闲娱乐的都市花园。
该区为以生产蔬菜、食用菌、花卉、中草药为主要对象的设施农业集中生产区。以原汤岗子镇、东鞍山镇农业生产基地为中心,继续扩大规模,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使原有农产品生产更加高效化、集约化、规模化。继续发展设施农业不但有利于农业生产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而且有利于缓解城市发展和基础建设过程中带来的人地矛盾;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吸收大量农业务工人员,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提高农民收入;与此同时,设施农业生产出的高、新、特型农产品,特别是不耐运输、时令、鲜嫩、无公害的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这样一方面避免了农产品特别是精细食品因供给周期变动而引起的价格震荡,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农产品品质,满足城市农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为市民的菜篮子提供了有力保障。
千山区唐家房镇生产的精品南果梨远近驰名,而大屯镇是著名的南果梨之乡,此外,大屯镇在1999年又被确定为农业部的优质晚红葡萄生产基地。可以说,在果品生产方面占据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所以,在唐家房镇和大屯镇分别建立两处特色果品生产基地,以南果梨和葡萄为主要生产对象。南果梨向来是鞍山市水果产业的一张王牌,如何打出属于本区自己的品牌,将南果梨生产形成一道产业链,造福一方百姓,实际大有文章可做。另外,在特色果品主产区可以创建一种“农业公园”模式,农业公园即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业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例如葡萄公园,它将葡萄园景观的观赏、葡萄的采摘、葡萄制品的品尝,如葡萄酒、葡萄果汁、葡萄冰淇淋、葡萄大餐等,并与葡萄有关的品评、写作、绘画、摄影、体验、竞赛与季节、庆典活动融为一体。这种公园模式不仅契合当前鞍山市大搞主题公园项目建设的形式,而且新颖独特,对游玩的市民更具吸引力。
利用汤岗子温泉疗养功能,以及东鞍山镇解家堡和唐家房镇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结合鞍山市民喜好观光旅游,欣赏田园风光的特点,千山区依靠地理优势,以度假村、农家院等接待方式,为游人提供田园观赏、童玩活动、娱乐、垂钓、野味品尝、度假等服务项目。使市民无需旅途劳顿,即可享受假日休闲文化带来的愉悦心情。开发休闲旅游度假区可以吸纳大量市民的光顾,它的客流量不受黄金周、节假日的约束,每天每时每刻都可以迎来送往,所以,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样不可小觑。
该区以汤岗子市民农园为雏形,开发以教育、体验、实践为主要功能的活动场所,主要形式为由农民提供农地,租给市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者经营家庭农艺为主,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平时可以接待幼儿园、中小学学生参观、体验、实践、学习,是一个天然的大课堂,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对农业生产的认识,同时还可以亲身体验农民劳作的辛苦。
农产品交易是农民获利最直接的方式,通过政府规划,利用区位优势在甘泉、大屯、汤岗子分别建成蔬菜、水果、食用菌、花卉、肉食品交易、批发市场,通过有效市场调控手段,控制农产品价格,防止市场垄断,保护农民利益,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还可以让农民走出家门,自己销售自家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生产竞争能力。
此外,通过在各个市场不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不仅可以提高鞍山市千山区农产品品质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更有利于建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配送中心与城市大超市对接。同时扶持农事流通企业和大户做大做强,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理念,经过千山区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发展、有序实施,结合全区整体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新城建设努力提升,鞍山市千山区一定会发挥出它的平衡生态功能,通过水体、林地、农业绿色隔离带等作为城市景观的农业形势的具体分布,在自身净化工业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外,还将逐步成为鞍山市的绿色生态屏障,世界级的健康养生基地。
“六区一体”的含义并不是把鞍山市千山区农业生产发展进行具体明确的划分,因为目前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刚刚起步,各镇农业发展并没有统一的规划和一定标准,可以说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目前这六区相互融合、互为一体,现阶段暂不划分。本着造福千山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这一宗旨。笔者为鞍山市千山区农业发展提出了以上定位和规划。希望能够在鞍山市千山区建设汤岗子新城的新形势下,提供一点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