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林权抵押贷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8-15 00:53吴飞
绿色科技 2013年4期
关键词:林权林农抵押

吴飞

(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林权管理工作站,云南 云龙672700)

1 引言

云龙县地处横断山南端澜沧江纵谷区,是大理、保山、怒江3个州市的结合部。东与洱源县和漾濞县接壤,南与永平县、保山市相交,西与怒江州泸水县毗邻,北与剑川县、怒江州兰坪县交界。全县总面积4400km2,总人口为20万人。辖7乡4镇,86个村民委员会1443个村民小组。云龙县是云南省的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490万亩,有林地面积423万亩,其中集体林面积371万亩,林木蓄积量为2377万cm3,森林覆盖率达64.8%。2006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林业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林农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高涨,以泡核桃为主的林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由于林权抵押贷款存在风险高、变现能力差等问题而难以推进,现就林权抵押贷款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2 林权抵押贷款现状

2.1 林权抵押贷款背景

云龙县于2006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按照中央、省、州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认真总结历次林业改革和近几年林业发展的经验,制定了符合云龙实际的改革方案,全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云龙发展现代林业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县以自留山、责任山为经营主体,加上其他经营方式,共明晰产权370万亩,占全县应确权面积381万亩的97%,完成林权登记86个村委会中的1433个村民小组42030户农户352万亩75176宗地,占明晰产权面积370万亩的95.1% ,产权到户率达90%,制发证34651本。2008年11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云龙县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变更登记操作办法》、《云龙县非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办法》、《云龙县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纲领性、规范性文件,成立了林权管理服务站和林权评估中心,为林权抵押贷款等配套改革奠定了基础。

2.2 林权抵押贷款情况

2008年,云龙县在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配套改革。林权抵押贷款是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到2012年底,全县共办理林权抵押登记271件,抵押宗地770宗,14.5万亩,评估价值4.6万元,林权抵押贷款1.38亿元。其中:用材林抵押13万亩,评估值3.4亿元,贷款0.9亿元,抵押率约为26%;经济林抵押1.5万亩,评估值1.2亿元,贷款0.48亿元,抵押率为31%。用材林和经济林抵押比例约为9∶1。林权抵押贷款为林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但林权抵押贷款依然推进缓慢,可扩展的空间还很大。

3 存在的问题

3.1 抵押评估难

一是具备评估资质的人员少,目前云龙县具备评估资格的人员仅有2人,且2个评估人员均在县级,乡镇一级还没有评估人员。二是专业评估机构少,而且具备评估资格的机构都集中在省级,从省城到县城的距离有500km,一般群众不可能到省城联系评估业务。州、县两级为了方便群众以协会形式在民政部门分别注册成立了评估机构,但这样的评估机构不正规,运行起来很困难。三是评估林权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四是评估机构收费较高,借款申请人难以接受。森林资源资产的评估要经过现地资源调查核实,而森林资源往往地处偏辟,交通不便,给调查带来不便,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评估成本较大。目前正常的评估收费为评估值的3‰~6‰,这对一般林农而言是难以接受的支出。

3.2 抵押物变现难

森林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国家林业政策对林木的采伐有指标限制,管理很严。即使允许开发,还需层层审批。同时林权流转机制尚不健全,一旦发生借款到期不能归还,一方面借款人无法对尚未成材的林木通过林权转让取得资金归还贷款。另一方面,对已成材的林木处置也存在诸多限制,抵押物变现处置困难重重。随着金融机构贷款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贷款期限和实际归还时间将很难匹配,一旦发生闪失,容易形成不良贷款。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看,由于林权流转市场仍不完善,林木资产流转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对林权抵押变现时的贷款受偿率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影响林权抵押的实际担保效果,增加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林权抵押贷款的顾虑。

3.3 贴息政策落实难

虽然国家出台了林业小额贷款贴息的相关政策,但贴息的限制条件多,只限于林业职工和林农,贷款数量仅为30万元以内,贷款用途主要为种植经济林木,所以能列入贴息的林权抵押贷款确实很少。目前,云龙县林权抵押贷款为1.4亿元,但纳入贴息的仅为500多万元。

3.4 信贷管理难

一是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由于林木的特殊性和专业性,银行现有的信贷管理人员在数量和素质上都难以满足林权抵押贷款业务要求;二是贷后管理难度大。由于森林资产分布在广袤林区,虽然有林业部门和护林员管理,但是偷伐、盗伐、私下交易等破坏或违规侵占林权的现象难以控制,加之,在经营过程中森林资源面临诸多自然灾害及人为影响,森林保险也未能全面覆盖,一旦发生火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往都是毁灭性的,极易造成金融机构抵押物灭失和贷款债权悬空,由此引发金融机构惜贷、畏贷心里。

3.5 贷款保险难

一是保险品种单一。目前,办理森林资产保险的保险公司很少,且保险范围单一,仅限于火灾,未包含病虫害等其他自然灾害。二是保险费用高。虽然各地已启动森林火灾保险,但保险公司通常要收取很高的保险费用(约1%),与农业政策性保险相比,费率偏高,客户往往难以接受。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评估人员培训,建立和完善林权资产评估制度

一是加强对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和银行信贷人员的评估知识培训,增强林权抵押贷款相关工作人员对林权抵押评估工作的业务水平。二是鼓励基层林业技术人员参加评估资格考试,由各级政府部门推动组建较为权威公正的森林资产评估机构,严格把关,确保评估机构和人员的资质,建立严格的评估责任追究制度。三是打造和完善林业交易专业市场,开展林产品实物交易,进行林权的转让交易,实现林业资产和资本的有序流动,确保抵押林权及时流通变现。四是减少收费环节,合理设置收费标准,将评估收费等控制在林农可承受范围内。

4.2 积极开展林业资产保险

一是相关方面要研究和探索改善林业保险服务工作,包括增加林业保险产品,扩大保险范围,根据树种、树龄、生长环境等因素确定林木资产保险的合理保费和赔偿标准。二是财政部门提高林木火灾保险费分摊比率,从而减轻林农交纳保费的负担,达到林农交得起、财政补得起、保险赔得起的目的,实现林农、保险公司、银行、政府“四赢”局面。

4.3 拓宽林业贷款贴息政策

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广播、板报等多种渠道,使林权抵押贷款贴息政策家喻户晓,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二是要认真落实贷款贴息政策,放宽林业抵押贷款的贴息范围,只要是用于发展林业的林权抵押贷款均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贷款利息。

4.4 对经济林木确权发证,引入经济林木抵押贷款

经济林木具有价值高、自然灾害风险小、容易监管、容易变现的优势,经济林木权抵押贷款可降低贷款风险,减少工作成本,是当前农村最佳金融产品。目前云龙县以泡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已经形成产业,核桃种植面积达120多万亩,年产值达4亿多元,但由于很多经济林木种植在农地里和房前屋后,没有发放林权证而不能抵押,应根据云龙实际,开展经济林木确权发证,引入经济林木抵押贷款新模式。

5 结语

云龙县林权抵押贷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评估变现难、贴息难、管理难、保险难因素的存在而难以推进,结合云龙实际,从培训人员、建立完善制度、拓宽贴息范围、引入经济林木办证抵押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开展。

[1]韩立达,王 静,李 华.中国林权抵押贷款的制度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9(6).

[2]贺东航,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J].理论研究,2008(8).

[3]中共云龙县委员会,云龙县人民政府.云龙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资料汇编[R].云龙:中共云龙县委员会,云龙县人民政府,2009.

[4]刘德钦,杨 凡,李 灿 .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规划[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11).

[5]张衍传,秦爱文,周 玲.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举措与对策分析[J].江西林业科技,2007(6).

猜你喜欢
林权林农抵押
地上存在违法建设时抵押合同的效力
河北省平原地区林农技术培训供需分析及发展对策*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林权供求信息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关于最高额抵押的几个问题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