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中伟 侯 江
(重庆自然博物馆,中国 重庆400700)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经济、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作为世界上的生物多样性大国,中国率先签署并批准了《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 年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国家战略,2008 年开始重新修订该战略,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即《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与行动计划》(简称国家BSAP)。
2008 年,由重庆市环保局牵头,联合重庆市发改委、教委、科委、财政局、国土房管局、规划局、水利局、农委、林业局、旅游局、园林局等十几个市级部门、国内外专家、科研院校和非政府组织,启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简称重庆BSAP),重庆自然博物馆参与其策略和行动计划的编制。 2010 年,在我国省级层面上,重庆市率先编制完成了该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
BSAP,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 重庆市制定和实施BSAP 是中国政府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活动之一,是重庆市政府履行中国-欧盟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庆示范项目承诺的需要。重庆市具有特别丰富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编制和实施BSAP 对于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那么,作为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中的一员,重庆自然博物馆在BSAP 中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行动呢?
教育与宣传的职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改善大众受教育和获取信息的机会是自然博物馆这一公共科普教育机构必须担负的重大责任。首先应当充分发挥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的作用,对BSAP 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和教育,影响公众、社区和非政府组织能够积极参与BSAP 的制定和实施。 在公众教育和意识培养方面,第一,促进和鼓励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并将保护题目列入教育大纲;其二,酌情与其他地区和组织合作制定关于保护和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公众意识方案。 其三,应便利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一切公众可得信息的交流。 同时,在科普教育的基础上,挖掘收藏丰富的标本科研价值、开展生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该馆现设有生命科学部(包括动物学及植物学)、地球科学部(包括古生物学)两大学科研究部门,现有动物学、植物学、古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30 余人。 该馆自1930 年创建以来,我国老一辈动植物学家俞德浚、施白南等曾先后在此任职,进行野外采集、科学研究以及科普工作。该馆经过80 余年的学科积累,已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综合性自然科学博物馆,担负着生物标本收藏、展示与科研的职责。
该馆展览面积1800 余m2;生物标本馆1400 余m2;生物标本制作场1200m2;收藏生物标本近11 万件,向公众固定展示生物标本约800件,承担并从事着西南地区(特别是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科学普及工作。
该馆固定陈列有脊椎动物陈列、恐龙陈列、古生物化石陈列。年接待观众10 万余人次,展览面积1800m2、出展标本数1000 余件。
近10 余年来,举办巡回展览50 余场次、观众累计人数364.5 万人次、展览面积63400m2、出展标本数9300 余件。 从展览内容上分,蝴蝶及昆虫展览8 场次,观众人数26.5 万,展览面积2400m2,出展标本数3200 余件;鸟兽展览7 场次,观众人数28 万,展览面积30000m2,出展标本数4400 余件;恐龙展览35 场次,观众人数310 万,展览面积31000m2,出展标本数1700 余件。从展览地区分,内展展览37 场次,观众人数80.5 万人次,展览面积53000m2,出展标本数8390 余件;外展展览场次13 次,观众人数284 万人次,展览面积10400m2,出展标本数910 余件。
通过历年所作的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取得一定成果,参观或参与科普展览或活动的人数逐年增多, 尤其是2008 年3 月向全社会免费开放以后,民众生物保护意识普遍得到提高。
基本陈列,每年大约接待10 万余人次的参观,是重庆地区动植物知识科学普及的重要基地。 通过直观生动的展览,使人们在趣味中认识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动植物,在提高民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自觉关心和爱护地球家园、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每年坚持在 “爱鸟周”、“世界环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科普日”等全国性活动中,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把自然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来开展工作,使环境教育者能够方便利用基地资源对来访的学生开展各种环境教育活动。 在此基地,参与者可以通过各种主题活动来认识自然、体验自然、体验人与环境的关系等,通过种种活动的开展,达到普及环境教育理念的要求。帮助人们学习许多知识和技能,形成能力和价值观,理解持续保护地球资源的义务和保持环境质量的责任,有助于培养民众的忧患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环境观和发展观,促使人们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自重庆市直辖以来,该馆就开始实施绿色志愿者行动。 绿色志愿者主要以大、中学生为主,紧紧围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这个主题,积极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在社区进行广泛宣传。志愿者开展了宣传活动、举办知识讲座、组织环保行动等一系列活动,开展了学校环境教育(由志愿者在学校长期开展环境教育)、志愿者绿色行动(号召使用一次性餐具、可分类回收垃圾等的宣传)。有效地在全区范围内掀起了“爱护环境,参与环保”的热潮,绿色志愿者从无到有,活动规模逐步壮大, 通过宣传教育和公益活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和参与能力,维护公民合法的环保权益,加强社会公众的监督力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引起了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生物多样性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那么,今天我们所面临的灭绝规模将不亚于历史上任何一次物种大灭绝。因此,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总目标旨在促进人们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层次,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及其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明了生物多样性起源、分布与灭绝的规律与机制,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和方法。
3.1.1 建立“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普及”电子信息交流平台,促使公众的保护意识得到提高,从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 具体实施办法:
建立一个具有查询、搜索功能的电子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可通过互联网网页进入), 并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所收集的信息测试和更新此平台系统。
每年有超过10 万人通过填写问卷调查、 浏览点击网站或参加项目活动而直接参与到项目中来,让其在项目执行期间有超过100 万人次通过媒体接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
总结政府采取电子平台等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经验,并在国家和地方层次进行交流。
通过参与式的方法,让地方NGO(非政府组织)、专家和公众跟踪、监测、评估和总结该平台的运行情况,在地方上进行经验交流,并把经验总结后在国家层次上进行交流。
为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性,在各大专院校对学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进行领导能力培养和相关的培训。
让来自大学学生社团、受过培训的学生领袖进入各个中学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生物多样性最生动体现的有花植物花的多样性、目前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等专题,利用丰富多彩的图片与影像资料,把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引导学生从自身专业的角度切入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领域,激发学生的人文关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将来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生命科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关注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问题提供知识背景。
3.1.2 搭建“户外自然教育”平台。 以重庆自然博物馆为组织、联络和执行机构,开展各种户外自然教育活动。
“守望家园,共同分享”。 在学生和公众中间建立各种亲和自然的联合会,组织各种诸如“观鸟”、“踏青”、“赏虫”、“露营”等野外活动,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绿色未来——与孩子共享自然”。 针对低幼儿童群体,通过以家庭为小单元组成的父母与孩子共同参与的体验式户外活动,用全新的环境教育理念和方法,在情景活动中传达具体的环境知识,强调对儿童的环境教育,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情感、对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环保之旅”。利用节假日或寒暑假,针对中小学生或大学生,开展深度不同的、以传播绿色文明、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为主题的环境保护旅游。环境问题的特性之一,就是每个人既是环境灾难的受害者,又是环境问题的制造者,而且往往并不自觉。通过旅行所见的工业污染、水资源匮乏、森林和树木花草遭遇的厄运、汽车工业过度发展带来的交通拥堵等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公害和环境灾难,针对所见所闻,书写报告、讨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样,融知识教育、科学教育和警示教育于一体,使参与者更能体会到公众的环境意识对于改善和保护环境的特殊重要性,从而提高认识、影响行动。
“绿色社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行动必须在人们工作与生活的地方深入开展,把自然博物馆作为社区环境教育的共享资源,为地方社区的有效保护工作创造条件并给予鼓励。 建立健全的环境行为、提倡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建立起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方式的联系,采取健全的环境行为,除认识和避免污染,还要在更高的层面,主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以崇尚简单和节俭、亲近和回归自然、适度消费、降低资源消耗等等为特征的绿色生活方式。
3.1.3 “自然之美”讲堂(论坛)。 在自然馆新馆规划设计的自然教室(367.3m2)中,常设“自然之美”科普讲堂,请中小学老师、博物馆生物专家、高校或研究机构学者,针对学龄前儿童、大中小学生、社会公众,举办不同层次的讲座或活动。 并利用大小会议室(共758m2),举办地区或全国层次的专题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 以提高地区的保护知名度、促进保护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升该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研究水平和科普能力。
在该馆新馆规划设计、即将于2012 年建成的现代化的标本收藏、展示和研究场馆中,将以标本收藏为依托,建设成为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标本收藏中心、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和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所收藏的标本,集中反映以重庆以及四川盆地为主的西南地区物种多样性状况和典型性;所展示的物种,体现重庆以及四川盆地为主的生物多样性;所进行的研究,代表在重庆以及四川盆地动植物研究中的水平。重庆自然博物馆在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提升该馆动植物学研究的科研能力、对区域动植物学科的发展将发挥极大的作用。
3.2.1 西南生物多样性标本中心
在该馆新馆设立库藏面积4536.5m2的标本库, 预计收藏并保藏现生动植物及古生物标本20 万件(组),并保藏一、二级标本、珍贵标本、模式标本数百件。收藏的标本将能反映地区层次上的进化历程,作为保护和恢复的物种参考基础。并将向公众传播有关进化历程和自然资源管理的信息。
3.2.2 西南生物多样性展示中心
该馆新馆拟分室内展项和室外展项2 大部分,室内展项有地球奥秘、生命激流、恐龙世界、生物万象、生态家园、 西部富源、山水重庆7大板块,展厅面积16252m2;室外展项有动物观察区、植物观察区、恐龙生态园、名人雕像园、儿童乐园等。展示以西南地区为主的生物多样性,即此范围内多种多样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在生物多样性的展示中,将生物的自然属性按照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传达给人们,并充分表达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面,即生物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2.3 西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
该标本中心在本地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处于重要地位。保藏在该馆内的动植物标本是该区域生物多样性最直接可靠的凭证。每份采集标本上的原始记录,如时间、产地、生境、海拔、习性、特征等描述是当地动植物资源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代表着一段历史, 分析其分布、数量、生态适应、生殖方式等生物学特性,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研究西南地区动植物的历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标本库特设标本观察室(55m2),为来自各地的访问学者提供标本查阅,并进行合作研究。尤其可作为分类学研究的基地,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中心。并在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收集和保存上将起到积极作用。动植物标本的各个部分,比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种子,在人为创造的适宜环境条件下被保存下来,随着生物标本技术的发展,许多干制或固定标本所携带的遗传物质,将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植物基因资源库。从采集标本的数量、种类组成情况上可分析,从年代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变化。比如分析动植物种类和数量若明显下降,则可知该群落结构日趋单一,生物系统越来越脆弱和敏感。其研究结果可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参考,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利用动植物资源,利用对资源的掌握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
3.2.4 战略目标和定位, 以博物馆标本藏品库和展览场馆为平台,立足重庆以及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西南地区,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 瞄准国际现代动植物科学前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的前沿,加强原始性科学创新,加强战略高技术创新,为国家的生物多样性持续利用与保护、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跨越式的重大贡献。到2012 年新馆开馆,将该馆建设成为具有现生动植物和古生物科学研究体系、具有较完整标本收藏体系的国家区域中心级自然博物馆,成为我国西南生物多样性普及生物学人才培养和知识传播的基地,以及收藏、研究基地。
即将建成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占地面积143856m2,建筑面积30842m2,场馆面积16252m2。 现代化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必将与重庆市的科研教育体系,如市环保局、市科委、教委科技处、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等专业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研究机构、民间研究机构以及其他研究机构一道,共同构成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体系,共同为重庆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作出贡献。
[1]重庆市环保局办公室.《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和行动计划》编制工作会会议纪要[Z].2008-7-14.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金鉴明.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策略和行动计划[Z].2002-1-21至23.
[3]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Z].1993-12-29.
[4]全球环境基金会,联合国发展计划署.《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行动计划制定指南[Z].
[5]“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总报告编写组,编.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