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辉
(厦门市特水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厦门 361000)
土方坍塌造成的人员伤亡占管道施工事故的50%以上,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开挖前未对地质、水文和地下管线(如电缆、电讯管、排水管、给水管)做好全面详细的的调查和勘查工作,未根据勘查情况明确施工管线位置和注意部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未根据设计或施工方案的进行开挖,放坡不足且未采用有效支护措施。
(3)沟槽内积水,泡槽未及时排水。
(4)开挖的土头堆土直接堆压在管沟槽边安全距离不足,高度超高;工程所需管材等堆放管沟边,安全距离不足;施工机械设置不合理,管沟边坡负重过载;人员上下管沟未设置爬梯,直接在边坡上掏洞,造成边坡受力平衡破坏等。
(5)开挖前未对挖槽断面、堆土位置、地下设施情况以及施工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详细交底。
管道施工一般采用挖掘机开挖管沟,机械吊装管道,施工机械的安全保险装置必须有效,施工机械经年检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发生机械伤害的原因包括:未遵守施工机械安全操作规程;违章施工和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现场存在交叉施工,施工机械作业时无专人指挥等。土方施工机械驾驶人员与施工吊装的司索指挥人员都是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证,持证上岗。
管道施工近年来的触电事故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有电缆线破皮老化、施工用电设备未设置接零接地保护,未设置漏电保护器如施工排水潜水泵漏电等,地下管线勘测不足挖断电线等。要杜绝触电事故,必须严格制定施工临时用电方案,严格接地接零保护,设置漏电保护器,由专业电工操作等。施工电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培训合格持证上岗,定期年审。
现在市政管道管沟开挖深度很多超过2 米,人员在管沟边施工属高处坠落范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临边防护不足,警示措施不足或不明显等。防止高处坠落必须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制定相应的临边防护措施:
(1)沟槽两端和交通道口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设立护桩,晚间加挂警示灯、贴反光纸警示;尽可能封闭施工的区域,在危险作业区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的明显标志;加强人员现场巡查。
(2)水表出户工程是针对单个住宅楼用户管道更新与改造,必须在建筑楼外墙悬空施工,具有较大的高处坠落隐患,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安全施工流程,落实安全管理,尤其是人员上下施工用绳以及保护钢丝绳的合理设置固定必须详细规定,如使用施工吊篮必须严格遵守吊篮使用规程。
近年来随着市政污水工程的开展,气体中毒事故也时有发生,因其隐蔽性强,极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事故,施工人员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气体中毒一般发生于新旧污水管道接通部位、相对封闭的地下管道,污水管道堵头打通,污水管道清淤、顶(拉)管施工、人工挖孔桩等情况,其主要原因为施工人员对地下施工环境和危害不了解,施工前未对施工点气体进行检测,防护气体中毒措施不足,排气通风措施不足,未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等。
管道施工现场基本位于市政道路两侧甚至道路中部,施工时对车辆、行人的安全通行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的原因:
(1)施工时未根据施工安全方案落实安全围护与警示措施;施工区域未封闭施工合理围挡,警示标志设置不合理,无专人巡查,施工时外人可进入施工区域;施工管沟开挖过长,管沟未及时回填,围护不全,警示措施不足。
(2)施工区域位于市政道路车道上,未设置足够的安全距离,提前对经过车辆作出明显醒目的警示标志。
给水管道压力实验作为管道工程验收的一环,市政管道的口径越来越大,管道爆裂的威力和危害也是相当惊人。管道压力试验必须严格制定试压方案,避免发生爆管伤人事故。
事故主要原因有:排气不完全;压管主墩过小或设置不合理;试验长度过长;管材运输或施工中受损未被发现等。
针对给排水工程的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
2.1.1 人的安全是施工管理的主要目的,施工单位施工前应对新进场和换岗的施工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合格方可入场施工。施工单位每年应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分为安全技术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使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具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意识,在施工中做到“三不伤害”。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有相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证件,持证上岗。
2.1.2 施工人员应遵守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及劳动纪律。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任何隐患或异常,应立即停止施工,向领导请示,经相关人员排查消除后,方可继续施工。
2.1.3 施工单位应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严格检查,严肃查处不安全行为和安全隐患。施工单位应为施工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并规范使用。
2.2.1 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和审查:项目工程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技术先进的施工方法,是工程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在施工组织设计的制定和审查中要严格把关,特别是制定安全技术措施要从人员、设备、组织、机具、材料、施工环境等方面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2.2.2 编制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如起重吊装工程、工作沉井的制作及现场的临时用电等,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专项的安全施工方案,如:吊装施工方案、临时用电施工方案等,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2.2.3 技术交底与图纸会审制度:施工前必需对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进行相应的审查和交底,明确施工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2.2.4 安全技术交底与验收: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进行逐级交底。工程项目开工之前,项目经理向项目部成员各作业班组长进行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组织措施的交底,安全员负责监督检查和处理。工程施工前,由施工员、安全员组织班组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贯彻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施工安全。交底要点:
(1)各分项工程在施工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员在安排分项工程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
(2)各专业分包单位安全技术交底,由各工程分包单位的施工管理人员,向其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
(3)安全技术交底须履行交底认签手续,由交底人签字,被交底班组的集体签字认可,不准代签、漏签。安全技术交底须准确填写交底作业部位和交底日期。
(4)施工现场安全员须认真履行检查、监督职责。对于交底的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进行验收,切实保证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提高全体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充当着提高施工速度,提升施工效率的角色。在给排水施工行业,触电及机械伤害在安全事故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加强施工设备管理,就能有效减少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2.3.1 建立健全施工设备管理制度和使用规程,建立设备台账,落实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明确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保养人员等相关责任人。
2.3.2 机械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培训,熟悉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规程和注意事项,严格按章操作,不违章作业,不接受违章指挥。特种设备操作人员需经过特种作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3.3 加强现场施工用电管理,避免随意搭接和破坏电缆线,重要设备专人操作看管。落实各级配电箱的日常管理,严格遵守施工用电规范。
给排水工程施工基本为线状分布,施工现场的环境场地安全管理和防护须符合文明施工要求,现场设备、物料的排设也必须考虑,合理设置;加强土方车辆管理和围护围挡措施和管理,避免施工扰民。管材可沿管线放置或者集中在空地堆放,严禁超高并设置木楔等防止管材滑滚,设置警示标志。管线临近市政道路,应充分考虑周边车辆及居民的来往影响;落实安全围护警示措施,尽可能封闭施工。及时清除施工中的五头五底,设置工程收尾的坑洞防护;设置施工现场五牌、围护警示标志、设置夜间警示灯、反光灯等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安全管理的依据和准则,给排水施工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中主要有几个方面:
2.5.1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基本的一项制度。它明确规定了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人员在生产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把安全生产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心,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实处。
2.5.2 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教育是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二是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教育。通过教育制度明确企业开展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护能力,共同增强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更好地贯彻执行。
2.5.3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法施工,贯彻执行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相应专业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对日常安全生产施工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管,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保障施工安全。设置公司一级、项目一级、班组一级三级安全检查管理体系。建立定期安全检查制度,明确检查方式、时间、内容和整改、处罚措施等内容,特别要明确工程安全防范的重点部位和危险岗位的检查方式和方法。
从影响给排水工程安全的几大因素: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施工的几大伤害存在的施工环节与成因,制定合理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落实,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消除安全隐患及事故的根源,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基本条件,充分保障企业经济和社会效益。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S].
[2]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S].
[3]JGJ94-94,建筑桩机技术规范》
[4]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5]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S].
[6]GB50268-2008,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
[7]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
[8]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