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小丹
和林格尔第一中学创建于1956年,学校有初高中教学班92个,在校学生5400多人,是呼和浩特地区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之一。建校50多年来,和林一中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4000多名,高中毕业生13000多名,给高等院校输送学生7000多名,其中1100多名学生升入重点大学,有近百名学生取得博士学位。
进入新世纪以来,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和林一中步入了发展快车道,焕发出勃勃生机。2004年被内蒙古师范大学确定为附属实验中学,同年高中部搬迁到和林格尔美丽的宝贝河畔新校区。高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50多亩,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风景怡人,是县城最好的建筑之一,办学条件达到自治区一流水平。走在环境清洁美丽、文化氛围浓厚的和林一中校园,随处可见的文化栏、高考成绩突出和进名校的学生榜、优秀教师榜、学生发型规范栏等,无不印证着和林一中的发展壮大和办学的综合实力。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和林一中的发展曾一度陷入低谷,办学质量在当时整个乌兰察布盟旗县中学中排名倒数第一(1995年和林县划归呼和浩特市管辖)。管理方式的陈旧固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僵化,是制约这所老牌中学发展的枷锁。为了不让这所老学校、和林县唯一的重点中学倒闭,苏雨堂校长2001年上任主持工作后,大刀阔斧地开展了学校管理改革,完善了校长负责制,实行了教职工全员聘任制,扩大了办学规模,完成了初、高中分离,实现了“一校两部”运行机制,学校从此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和林一中以“提高、创新、争优”为指导思想做了大量工作,制定“学生文明规范使用手机公约”来规范学生手机的使用,提倡学生进校关机,离校开机,避免学生因发短信、利用手机上网影响学习。为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规范上网的行为习惯,学校规定了学生文明使用网络的要求。为了确保校园安全,学校编制了《安全规章制度汇编》、《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定期在学校展开学习,每天组织老师在校值班,从早上6点到夜里12点安排全天候执勤。学校严格学生寄宿管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住宿生登记卡制度。每个宿舍选出一名室长,定期召开室长会,指导室长管理好自己的校园小家,为学生创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
学校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完善教师成长培养梯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了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实现“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才,让干部成才”的“三成才”育人目标,学校想办法开通了校园网组织实施远程教育。学校还定期邀请全国甚至是国外一些知名专家、优秀教师、教育界专业人士开讲座、做报告,与部分师生座谈交流。每年都要选派一部分教师出去学习深造,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素养。学校还组织本校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做学术报告,以师徒帮带的形式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专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学校努力向研究型、学者型的目标培养,鼓励教师参与教研活动,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强化教师终身学习意识。学校还拓宽办学思路,加强了与国内外兄弟学校的交流合作,先后有北京博士代表团、清华大学学生代表团、美国佛蒙特州艺术学校师生代表、北京对外贸易大学的18个国家留学生考察团、联合国儿童权利与发展基金会成员国的40名教师代表等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校还编制了环节干部、专任教师和教辅、后勤工作人员以及班主任绩效考核细则,实行分类考核,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薪酬公平。通过精心培养和严格管理,学校逐步打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作风踏实的教师队伍。
苏雨堂校长认为,新形势下更应该重视师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学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以三条工作线(即行政一条线、党工团一条线、教学一条线)为基本德育渠道,组织展开德育活动,营造了“全情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氛围。
在教师的培养上,学校坚持依法执教、廉洁从教,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呼和浩特市中小学教师师德承诺书,切实规范教育行为。学校与教师签订了师德师风责任状,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杜绝了体罚等教育事件的发生。学校还建立了师德档案,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师德讲座、师德培训活动,及时上交心得体会。每个学期末,学校对每位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存档,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职务评聘、评优晋级等挂钩,对师德师风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
在学生培养上,学校通过落实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和德育规章制度等,培养学生的是非观。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常规纪律、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四远离”教育和知荣明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大力发挥学生会、班委会、团支部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培养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利用国家“十一五”科研规划的三个课题:《学校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与学生自护自救能力的培养》、《提升公寓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人文教育》,深入进行研究探讨,并在实践中完善具体措施,积极落实德育工作。
学生自我实践活动,更能体现德育的魅力。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演讲、节日纪念活动,让学生了解祖国变化、改革开放成果和发展前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科技制作等活动,落实公民道德教育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提高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意识。关注心理问题学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及时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塑造健全人格,增强了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的能力。开展诚实学生和诚实班级评比交流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校会和广播班会,及时通报表扬各班好人好事,倡导诚信校园、诚信社会理念。坚持举办成人宣誓仪式,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倡导校园新风尚。抓住五四青年节契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学生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近年来,有473名学生被评为县级以上“三好学生”,其中自治区级22名,市级88名;有?253名学生被评为县级以上优秀学生干部。
苏雨堂校长说,知识学习只是学生生活的一小部分,远不是学生生活的的全部。学校重视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让师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得到培养和熏陶。
学校在广泛征集师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制作了校旗,创作了校歌,确定了校徽、德育活动徽、教学活动徽、体育活动徽、艺术活动徽、社会活动徽。全校各班都有符合本班特色的班训、班风和教室文化园地。每个宿舍都有艺术命名,办起了公寓文化报,开播了公寓之声。高中部和初中部分别在教学楼走廊张贴了名人画像和激励学生进步、陶冶学生情操的师生书画作品。在校园内醒目的地方书写了名人名言,定期悬挂学校主题教育的横幅标语。2002年,将教学主楼前的雕塑更换为不锈钢艺术雕塑,红色大理石的底座上刻有“升华”二字。2004年以来,高中部按照校园总体规划,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和亮化,校园建有草坪、花坛、六角亭、蘑菇亭和校园雕塑,修建了汉白玉升旗台、汉白玉雕像和“润育”艺术雕塑,花园式的学校已经初具规模。
学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了第二课堂活动,让每个学生的个性、专长都得到发展。学校组建了文学、绘画、剪纸、舞蹈、乐器、电脑等10个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供学生选择参加。初中部还组建了鼓号队、合唱队、舞蹈队、武术表演队、健身操表演队,参加了县市级表演。学校经常组织百科知识竞赛、计算机技能操作大赛、实验技能操作大赛、科技制作大赛、书画展评活动,大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学校2002年成立了和林一中特困学友基金会。每年11月份,组织全校师生为特困学友捐款,累计救助人数已达两千多名。
学校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来活跃文化,通过开办演讲主持社团、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活动来积淀校园文化,通过“爱我校园、爱我家乡、兴我和林”主题教育活动深化校园文化。然而,更能体现和林一中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的,更让他们骄傲的校园文化建设,更能熏陶学生文化素养的还是学校的校史室和文化石。苏校长说,我们编写校史,建成校史室,就是为了传承传统文化,发扬一中人的创业精神。校史室外一面五米长的墙壁上刻着一篇千字文——《和林一中赋》,古雅之风凸显出校史的深厚内涵。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让师生们清晰地看到了学校一步步变迁、一步步发展的脚印。校园里几块分别刻着“至善”、“感恩”、“笃行”的文化石,更是和林一中校园文化的一大景观,感恩和慈善成了和林一中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和林一中确立了“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实事求是,积极创新,与时俱进,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明确了“创办全市优质初中,自治区优质高中”的办学目标,形成了“严谨、勤奋、求实、进取”的校风,践行了“敬业、务实、奉献、爱生”的教风,从倒数第一到县域独领风骚,学校前进的步伐不断加快,教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大幅提高。学校中考升学人数一直保持和林县各校第一,高考本科升学人数一直保持呼和浩特市郊县各校第一。学校先后被北京军区、解放军工程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等确定为生源基地。学校多次被评为自治区“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内蒙古百姓口碑最佳学校”、“自治区级绿色学校”,先后荣获了呼和浩特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自治区级文明单位、自治区级教育先进集体等64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