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3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九届五次全委会议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自治区关于内蒙古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的总体思路,创新发展举措,优化发展路径,突出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和生产要素保障、投资总量扩大和结构优化、产业多元发展和延伸升级、自主创新和质量品牌建设、节能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和“双百亿工程”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和产业集群建设,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加快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努力保持工业和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态势,切实提高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质量和效益。
(一)传统产业新型化。加快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集约高效利用资源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做大增量,引导企业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传统产业先进产能比重,积极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煤炭工业围绕绿色、安全、高效发展的目标,规划建设和改造一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矿井,继续推动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优化煤炭企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合于薄煤层、急倾斜煤层机械化开采的新工艺、新技术,进一步提升煤矿技术装备水平。建立煤矿生产建设管理规范体系,强化煤炭行业基础管理。按照煤炭生产与市场需求、运力供给相协调的原则,有效调控煤种生产结构,实现煤炭生产与行业效益提升相统一。电力工业加快推进以采用大容量、高参数的超临界机组为主的大型电站建设,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和微网建设,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钢铁工业重点发展高强度机械用钢、高档精密不锈钢板带、不锈钢中厚板等优质高效的新产品,促进产品创新。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巩固和持续扩大伊利、蒙牛、鄂尔多斯、鹿王、小肥羊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全面加强诚信和安全体系建设,加快新产品开发,全面提升农畜产品加工业综合竞争能力。
(二)新兴产业规模化。加快发展与煤炭紧密相关的煤机械、煤物流、煤环保、煤安全、煤科研、煤信息等产业。加快培育发展工程机械、矿山机械、输变电设备、农牧业机械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建设一批光伏并网电站和风光互补电站,加快稀土、光伏、特种合金和非金属材料等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企业生产终端产品,推广污水和垃圾处理、脱硫脱硝、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推动软件服务业、光伏产业、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和消费类电子整机业快速发展。围绕二、三产业融合,鼓励工业企业发展产品研发、工业设计、服务营销、包装储运等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工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拓展,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三)支柱产业多元化。尽快把成长性好的有色金属工业和化学工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有色金属工业坚持大型、高端、循环发展方向,加快“探-采-选-冶-加”一体化产业链建设步伐,加大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有色金属工业增加值增长20%以上。化学工业重点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产业化进程,对已示范成功的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甲烷气项目,积极促进规模化、产业化生产;加快推进氯碱化工、氟化工、有机硅化工产业发展。力争全年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21%以上。依托已形成的煤化工、氯碱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基础,开发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产品,提高加工深度,降低初级产品比重,大力发展延伸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做大产业规模。
(四)两化融合深度化。发挥国家“呼-包-鄂-乌(海)”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创新试验区的引领作用,加大财政投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构建公共服务平台,支持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两化融合项目建设,扩大两化融合领域,促进两化深度融合进程。推广节能减排信息技术。抓好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
(一)加强工业园区(集中区)建设。坚持向水资源富集地区集中、向交通沿线集中、向城镇周边集中和向落后地区倾斜的原则,遵循工业化、城镇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内在规律,依托城镇布局园区,借力城镇发展园区,充分利用好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和金融、物流、科技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形成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积极推进开发区布局调整、整合升级、管理创新等工作,加强统计监测和运行调度,做好工业集中区和百亿元园区考核评价工作。继续推进一批自治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建设。扩大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试点范围。再创建一批自治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积极组织申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争取年内新增2个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区数目达到7个。
(二)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围绕产业链条重构进行联合重组,鼓励源头企业与深加工企业就地配套、就地协作,促进企业规模化发展。钢铁和有色金属行业按照“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模式,促进基础较好的加工制造企业并购重组矿山开采企业,组建自治区矿业集团。对列入今年重点培育的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在资源配置上给予优先考虑,在项目建设上优先保障土地、环保、水源、电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加快企业成长步伐。
(一)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进国家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构建科技创新的技术研发、实验检测、信息情报、成果转化的平台体系,打造开放式的科技合作模式。鼓励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组建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享研发平台。重点支持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以自主创新促品牌建设,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二)推进工业节能节水。继续将节能评估作为项目核准、备案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控制工业用能合理增长。继续组织实施一批自治区“以奖代补”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和节能示范项目。全面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深入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严格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制。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加快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工业企业能源管理信息平台,落实国家万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对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信息进行核查。建立健全自治区、盟市、旗县(区)三级节能监察管理体系,全面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执法监察,逐步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体系。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继续扩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范围,并在现有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单位中择优培养部分园区和企业申报国家试点。继续做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创建工作。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对已经列入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的单位和已经获得国家、自治区两级财政节能环保项目支持的企业,以及年耗能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自治区重点用能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落实国家“十二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和“十二五”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规划,以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为核心,实施重点工程,推进示范试点工作。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全面提升。
以深入开展“创新驱动成长,转型促进发展”为主题的中小企业创新年活动为主线,以提高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工作思路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中小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和集群化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实力。
(一)大力实施“三项示范工程”。一是加快实施千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成长工程。重点培育和扶持1000户创新型工业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引领与带动全区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经营创新,大幅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加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扶持创办2万户微型企业,带动就业10万人。充分发挥好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创业的重要作用,扶持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促进小微企业集群化发展,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三是继续实施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中小企业发展工程。重点支持500户中小企业在科技研发、工业设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领域发展,培育一批服务型中小企业。
(二)重点建设“四大支撑体系”。一是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枢纽”平台建设步伐,推进12个盟市、2个计划单列市“窗口”平台和10个产业集聚区共享平台建设,尽快建成全区统一的“信息畅通、功能完善、服务协同、资源共享、供需对接便捷”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二是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支持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和检测平台,健全完善研发、检测、孵化等创业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对接服务平台、网上技术市场建设,培育壮大面向中小企业服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三是建立中小微型企业分类统计与监测分析体系。按照新的划型标准,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分类统计、监测分析和信息管理制度,科学、准确、及时地掌握全区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基本运行状况,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分类指导,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四是完善中小企业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建立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扩大对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综合运用免费培训、减免税收、奖励补助和资金注入等多种扶持方式,探索建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推进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平等互利合作,加快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各种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等服务。推进和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完善中小企业上市育成机制。继续开展送金融服务进旗县、进园区、进企业活动,实现对所有旗县和园区的全覆盖。
(三)重点培育建设10个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在全区评定的自治区级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中,选择10个基础设施较完备、综合服务功能较强、产业特色明显、发展层次较高、孵化功能较好的创业基地,加大财政扶持、融资服务、用地指标优先、标准厂房租金补贴等扶持力度,作为全区重点培育建设的小微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引领和带动全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和集群化发展。
(四)积极开展“六项联手行动”。一是联手广电部门和各新闻媒体,开展走进“创新型中小企业”宣传行动。创新内蒙古中小企业“一频一刊两网”服务形式和内容,促进形成崇尚创新、敢为人先、大胆创造、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二是联手劳动就业、工商、税务、教育等部门,开展“圆梦内蒙古”创业行动。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以创业带动就业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优化创业环境,培育创业主体,强化创业培训,深化创业服务。三是联手发改委、各电信网络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中小企业“翔计划”行动。提升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科学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四是联手劳动人事、教育等部门以及相关职业学院,把创业培训与岗位资格培训、企业招工与学院招生结合起来,开展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行动。五是联手工商部门,开展中小企业品牌建设行动。加强中小企业品牌创建指导和服务,为中小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提供政策和技术支撑,对中小企业获得自治区和国家知名品牌给予奖励。六是联手统计部门,抓住国家开展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契机,按照新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开展全区中小企业普查行动,摸清全区中小企业底数。
(一)大力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三网融合试点工作。加快实施“宽带内蒙古”工程,以光纤宽带和宽带无线移动通信为重点,加快信息网络升级,推进城镇光纤到户和行政村宽带服务,提高网络速率和宽带普及率。加快我区数据中心建设和云计算产业发展,力争将我区列入国家数据中心规划布局,成为国家云计算产业和大数据中心的重要基地。扎实做好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加快电信、广电双向业务进入,推动数字电视宽带上网、手机电视、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及云视听等新业务、新应用的发展,培育壮大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和市场。
(二)提升电子政务应用和城乡社会信息化水平。按照“完善网络、突出应用、推动共享、保障安全”的原则,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建立一批基础信息资源库和应用系统,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深化应用。进一步做好自治区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创新体系建设。加强对数字城市建设的指导。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利用信息和网络资源服务民生。积极扶持农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继续实施设施农业工程,推进农牧区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电子商务与我区特色产业结合的新模式。
(三)加强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协调。组织开展年度全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和测评工作。做好全区重点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的调研、指导和检查工作。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做好自治区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接入、运行管理和服务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电子政务信息安全检测预警云平台,对自治区、各盟市政府网站及政务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进行云安全检测、监控、分析和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