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

2013-08-15 00:53尹纯智黄广弋
绿色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油茶树低产油茶

尹纯智,黄广弋

(江西省弋阳县林业局,江西 弋阳 334400)

1 引言

油茶属于常绿小乔木或者灌木,属于我国南方独有的油料树种,又被称为茶果树、白花油茶和茶油树。其产出的茶油,具有“油中之王”的美称,在世界上被公认为优质食用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其产出的茶饼不仅可以当做农药,而且还可以当做肥料,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的蓄水能力,并防治稻田里的害虫;果皮能够用来作为医药工业的原材料;木材能够用来作为小型农具使用。

我国的油茶种植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一带、青藏高原以及云南怒江等地区,油茶低产林面积达到65%,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油茶林的品种较多、嫁接不当、残次林多以及病虫害等因素影响,导致油茶产量较低。

2 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目前我国油茶低产林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其主要存在着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目前我国的大多数油茶林种植于20世纪70~80年代,受到品种少、技术水平不高、管理经验不丰富以及整体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油茶林株与株之间、品种之间比较混杂,严重影响了油茶林的种植质量。

(2)种植油茶林的地方,土质条件较差,坡度过于陡峭,坡度超过25°。另外,土层比较薄,砂粒较多,土壤肥力不高,风速较大,茶树不便管理。在我国茶树种植的传统观念中,只着重于关注种植的过程,不注重于后期的管理,放任其自由生长。由此造成了油茶园内出现杂草众生、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结的现象,最终给茶树形状造成了影响。

(3)没有充足的资金和科学先进的管理技术,管理工作没有做好。此外,对其进行施肥的时机不对,施肥次数不多,没有及时给茶树补充营养。对茶树没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修剪,最终导致茶树产量非常少,甚至还出现茶树不结果的情况。

(4)茶树林的优良品种较少,劣质品种较多。苗木质量差,造成油茶林的种植效果慢、结籽不多,出油率较低。另外,茶树自身的老化程度高,树势较为衰弱,抵抗力不高,出现的病虫害现象比较严重。还有管理人员没有对油茶成熟的时间进行掌握,存在过早或者过晚采收的现象,这也是导致茶树出油率低、茶油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

以上通过对我国油茶低产林形成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主要受到管理、地质条件、技术等方面的原因。为了有效改善油茶低产林现象,提高油茶林的产量,确保油茶产品优质并提高茶农经济水平,需要对其进行综合全面的改良。综合改良的内容主要包括清除杂草灌木、修剪茶树、增施有机肥、置换优良品种以及预防病虫害等,最终有效地提高树势,实现油茶低产林朝油茶丰产林的方向转变。

3.1 清除杂草灌木

对于林地进行清理时,首先要对林中生长的杂草、灌木藤条以及遮阴林木等进行清理,尽可能降低土壤养分中的消耗。然后,对林地内通风透光条件进行改善,结合光合作用,有效提高油茶树叶面的光合效率。

3.2 修剪茶树

对油茶树进行首次修剪时,要对细弱枝条、徒长枝、病虫枝、枯枝以及过密枝进行修剪。对于树冠浓度高、郁闭度超过0.7的密林,疏掉角度不能超过45°。修剪时尽量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期间进行,修剪成宽大的半圆形或者自然开心形,尽量实现树形的开张,以抑制顶端优势。

3.3 增施有机肥

根据油茶自身的特点,四季花果均不离开枝叶,具有“抱子怀胎”的特点,其每年在土壤中吸收走大量的养分。如果不对其增施有机肥,那么将会造成土壤肥力的逐年下降,不能很好地促进油茶树的健康生长发育。因此,在对油茶树进行施肥的过程中,要以增施有机肥为主,以无机肥为辅。其中,有机肥指的是人畜粪尿、饼肥、绿肥、堆肥、厩肥等,无机肥主要包括氮、磷、钾互相结合使用的肥料。

在首次垦复中,进行有机肥和磷肥的施加,有机肥主要以厩肥为主,其效果比较好。施肥的方法:在林地的上坡方向,沿着树冠滴水线挖出一个半圆形的环状沟,沟深约20cm,宽约20cm,长60cm左右,然后将已经腐熟的厩肥和钙镁磷肥同时进行施入,厩肥例如鸡粪,按照每株11~16kg,钙镁磷肥按照每株0.6kg的比例进行施入,然后对其混合均匀,覆盖土层。在第二年春天,油茶树梢发叶之前,追加氮肥的施入,以每株约0.3kg,按照以上的方法进行施肥。夏季属于油茶果增加与花芽分化并进的时期,再次进行磷肥和钾肥的施入。秋季与冬季是油茶果成熟和开花的阶段,适宜全部施肥,也就是三元复合肥,按照每株0.5kg进行,以便有效提高抗旱能力,缩小产量的差距,实现稳定和高产。此后,按照这个时间段增加施肥次数,有机肥每隔一年施肥一次。

另外,由于油茶具有耐干旱、不耐水淹的特点,需要湿度,因此,在下雨天时,油茶园容易出现积水现象,需要增加排水沟。在秋冬干旱地区,油茶果处于大生长期与着花期,需要适当地给油茶园进行浇水,浇水时,可以建造水窖,水窖具有很好的收集水资源的能力,能够有效地解决油茶园水源不足的问题,进而有效地避免水分蒸发,并提高安全度。

3.4 置换优良品种

通过对产量低、出油率低的品种进行更换,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运用萌芽更新、重新造林、部分更新以及高接换冠等方法进行。

(1)萌芽更新。对于原来品种好、株行距均匀和生长势一般的油茶低产林,运用截干萌芽的方式进行置换。

(2)重新造林。对于病虫害比较严重、生产能力低、植株稀疏的林地,运用全砍、全垦的方法,实现林地的良种化和规范化。

(3)部分更新。针对品种差、产量不高的林地来说,将其中的老残树木或者劣质树木进行砍除,选择良种大苗进行补植。

(4)高接换冠。运用品种优良的接穗对低产量的油茶林进行高接换冠。通常情况下,高接在树下距离地面约80cm的二级分支部位进行,可采用撕皮嵌接或者切接的方法。

3.5 预防病虫害

油茶树的病害主要包括油茶炭蛆病、烟煤病等,虫害主要包括油茶尺蠖、茶梢蛾等。

3.5.1 病害防治

碳蛆病,是油茶树上最主要的病害。冬季和春季在进行树枝的修剪时对病枝、病叶和病果进行清除,可以有效降低传染源。对于重病株进行整治时,在夏季果实出现病害前10d左右,喷射1%的波尔多液和2%的茶麸水,或者喷射50%退菌特可湿粉300倍液。连续喷射4次,间隔半个月喷射一次。对于烟煤病,在每年的5月中旬到6月上旬,通过喷射50%的敌敌畏1500倍液或者2.5%的溴氰菊酯3000倍液,有超过90%的防治效果。

3.5.2 虫害防治

茶梢蛾,通过对被害树梢进行剪除,将其集中放置在林间纱笼中,等到寄生蜂出现羽化后,将其烧毁。在6月份,运用40%的氧化乐果50倍液,并添加适量的黄泥制作成药泥浆,对树干进行涂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4 结语

油茶作为我国比较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经济效益。油茶产量低对于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油茶低产林进行改造,有效地提高油茶林的优质性、高效性和高产量十分必要。

[1]陈 福.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1,9(3):205~206.

[2]俞顺利.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J].安徽林业,2010,1(16):13~14.

[3]赖文安.油茶低产林改造综合技术措施[J].中国林业,2008,23(4):71~73.

[4]周 成,李晓铁,覃李林.油茶低产林综合改良复壮技术[J].南方园艺,2011,22(3):44~45.

[5]温焱光,温华英,谢岳昌.广西软枝油茶繁育及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09,7(6):47~48.

[6]高艳雄.油茶低产林改造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20(1):22~23.

猜你喜欢
油茶树低产油茶
浅谈油茶树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油茶树不结果?有一点原因要注意
家乡的油茶
茶耳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