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学思想和方法研究

2013-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弊病好学论语

宋 平

(大连大学档案馆 辽宁 大连 116622)

孔子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首领。他在教育史上一个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他开创了规模较完备的私学堂,并以诗、礼、乐、御(驭)、射、书、数先后教门徒三千,以他为首的七十余门徒形成了学术集团,给春秋时期乃至以后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侧重研究孔子的好学精神以及他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一、孔子好学的精神

孔子在青少年时期就致力于学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一直是勤学奋勉,“发愤忘食”,“不知老之将至”,“专心一致,思索熟察”直至晚年。

孔子是历史上一个多才多艺、智慧超众的人物,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天资,“我非生而知之者”(《论语·述而》)。他认为一个人才智是来之于勤学好问,“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上)。他从历代文化中所得来的知识是经过“专心一致,思索熟察”而获,但又不是一成不变,死搬教条,而是“温故知新”。他认为只有“温故”才能“知新”,二者是互相影响着的对立统一体。“新”是由“故”转化而来的产物,离开“故”就无法知“新”;而“故”离开“新”就没有什么更高的价值了。孔子把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恰当地应用于好学钻研之中,体现出研究学问的科学态度和首创精神。他“好古”的内容,是把周代文献史料作为研究的中心,从中总结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探索出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性,所以他能在政治、经济、文史、哲学、教育、宗教、艺术等学科方面精辟地提出他的见解。可见,他的“好古”、“温故知新”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并给后人指出了好学求知,广知古今的途径。

孔子好学的目的,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和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有利于推动社会前进。他说:“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论语·泰伯》)。这种思想境界在当时的知识界是少有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他好学的目的明确,才树有恒心大志,他说:“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论语·子路》)。他主张为学应立志于“博学于文”,要广泛的掌握知识,认为“学而不厌”“默而识之”是获得“博学”的一种手段。同时,他也反对“学则不固”,他把“固”与“学”这二者的关系看成是相辅相成的。学习知识和巩固知识,就要注意理解和消化。认为学习光凭记忆是不行的,而是要掌握其基本观念,“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把学得的知识同基本观念贯串起来,才能使学习收到更好的效果。

孔子不仅努力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能虚心在社会实践中学,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孔子这种“笃信好学”以及他那种“学知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的追遂求进,生怕学不得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学习的。

二、富有创建性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他从五十七岁正式搞教育工作,由于他刻苦好学,精心思教,所以在教学方面积累了比较完善的经验。不论他的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均富有创建性的特征,已成为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他的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和进步性,在他所论述的教学问题中,有不少论点合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认识事物规律的合理性。特别是他创建的“有教无类”的方针和“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法,对后世教学研究和学术思想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孔子创造性的教学思想,贯串在他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最突出的特点是引导学生“学而不厌”,教育学生“诲人不倦”的高度负责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导下,他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即在知识上要多才多艺,在为人上要做品质完善的模范人物。他认为“一事不知,学者之耻”,所以他提出“博学于文”,“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实践标准(《论语·述而》)。他从历代文献和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提出对待别人忠心,与人交往讲信实的教育准则,“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同上》)。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在社会上生存的人来说,就应该有知识,有品德,懂礼节,“约之以礼”。因此,在他的教育学说中,充分体现出他所注重的德、智的教育。

孔子教学有方,形式多样,能针对不同的人和问题进行解答。“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这是他在回答问题中,采取的反诘法,使提问题的人发现自己的概念自相矛盾时,能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当他运用这种先助后导的方法时,不是千篇一律,而是根据学生的智力不同特点分别进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上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雍也》)。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智力发展、性格志向、技能大小、接受知识能力强弱等都作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掌握、研究和分析,作为因人施教的先决条件。在性格上,“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先进》)。在技能上,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论语·公冶长》)。他的学生中出现不少有特长的,是他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在智力发展快慢上他也作了观察和分析,“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同上)。这种观察和分析,对掌握学生的思维能力分别进行教育是很有益处的。孔子不只是注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同时还注意其志向的培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论语·先进》)。他把对学生志向的了解,看成是培养人才的重要一环,认为一个人有了志向才能发愤图强,孜孜以求之,志向是获得知识和鼓励人前进的动力。在接受知识的能力上,孔子认为,不论接受能力的高低,都不能离开一个“积”字,这就是要年积月累,他用积土成山来打比喻,“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启导学生求知要持久,“多”是由“少”而积成。就是接受能力强的,如果懒得做下去,也会停止不前,学业的止进关键在自己;就是接受能力弱的,只要自己肯下功夫,就会积土成山的。

孔子教育学生要把学业当作终身大业去看待,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他认为不仅要懂得、喜爱、而且要以它为终身之乐,这样才会取得好的成效。在他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和“温故而知新”的经验(《论语·新政》)。学了就要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和接受它,并要温习过往的知识,并从中发现新的知识。知识不只是能增长智慧,而且还能增强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尽管人的技能、智力、接受能力等不同,但只要通过认真地学习,也可以缩短差距,达到理想的结果。

孔子对学生不只是在求知方面要求很严格,同时,在思想和言行修养上,也是不允许“轻而无礼”,而要言必谨,行必慎,对工作要勤劳敏捷。“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为人说话不要轻易随便,光说,行动跟不上是可耻的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要“言必信,行必果”“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孔子看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如何,是以言行一致为衡量准则的,但重点是要考察一个人的行为。“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由此可见,孔子更注重在实践中检验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修养。

孔子培养学生,遇事要多断多谋,深思熟虑,谨慎稳健;反对简单、粗鲁。他的学生子路有勇无谋,有一次他问孔子,“‘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述而》)。无论事情大小,都要“三思而后行”,这样,会把事情处理得当些。与人交往上,也要有个正确观点和目的,在交往朋友中,能在学业和道德上得到帮助,所以,他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颜渊》)。同时,还指出交友的对象中,分成“益”“损”两类,在此两类中又各分两种,“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也就是说:不是以吃吃喝喝聚会友人,而是以文章学问聚会友人,并求得帮助修德。与正直、讲信实、学问广博人交友,同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者,以宣扬别人优点为快乐者,以多交贤德的朋友为快乐者交友,会得益处;与阿谀奉承,阳奉阴违,夸夸其谈者交友,同以骄傲为快乐者,以闲逸游玩为快乐者,以大吃大喝为快乐者交友,必遭害处。孔子这种观点,对我们仍有其一定的启发意义。

孔子以诚挚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教育事业,他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尽心尽力为学生服务。他指导学生在德、智、信、直、勇、刚等道德修养方面,都不能离开学问,离开学问就会出现六种弊病。“子曰,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弊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直不好学,其弊也绞;好勇不好学,其弊也乱;好刚不好学,其弊也狂”(《论语·阳货》)。翻译过来就是:光爱好仁德不爱学,弊病则愚蠢,爱好聪明不爱学,弊病则飘荡,爱好诚实不爱学,弊病则被伤害,爱好直率不爱学,弊病则说话尖刻,爱好勇敢不爱学,弊病则闯祸,爱好刚强不爱学,弊病则狂妄。他的基本观点是学习是基础。因此,他在学习上,对学生尽心传授,积极指导,从中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经验。他认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是把学习与思考结合起来,否则就会偏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与“思”二者是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学习途径上,孔子突出“学”、“传”、“习”三个字,虽然它们含义大致相同,均包含着“行”的意思,但它们各自有独具的特点,“学”是指人对学知的活动。“传”主要是指师所传授的所专之业;“习”是指人将以知之事付诸实践。从他的这些论点中,体现出他获得知识的“一贯之道”的方法。

孔子以近于辩证的观点,进一步对“学而时习之”的“学”字,“传不习乎”的“传”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字,阐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区分出它们的各自独立性,同时,还强调了它们统一的深刻意义。他认为“学”与“思”是认识上的两个方面,“学”是基础。“吾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在勤奋好学的基础上,去继之以思,以思维活动去启发和推动它进一步的发展。孔子在实践中深有体会地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虽然“思”字不能作为获得丰富知识的先行法,但它却能作为发展“学”的一个重要步骤。“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功问而近思”(《论语·子张》)。“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论语·子罕》)。“传”与“思”也是一个问题从两个方面而言之,光有“学”“思”,而无师之“传”,学习会走许多弯路,在一些难知的问题面前,会出现徘徊不前。所以,“传”字也是不可忽略的。要想把学的知识加以巩固,必须在平时不断地习练,“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习练的过程,乃是消化和巩固的过程。“传不习乎”,也是不能获得巩固的知识,所以“传”与“习”之二者关系,也同样是相互辅助和相互影响的。总之,孔子在“教”和“学”的问题上,提出“学、思、传、习”四个字,皆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所获得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的丰富经验,这些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是一个卓越的贡献。当然,他是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这是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1]于丹.《论语》感悟[M].北京:中华书局,2008.3.

猜你喜欢
弊病好学论语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担心等
加强公司财务治理的方法与策略探究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论网络玄幻小说的特点和弊病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