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犹如大自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
但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与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的人才“逆淘汰”现象也是存在的。也就是说,相比较而言,表现杰出的人被淘汰了,表现平庸的人反而得到了重用。西晋文学家左思的《咏史》诗言:“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即几株青翠挺拔的松树,长在了没人看得见的幽暗的涧底;几棵其貌不扬的小苗却高傲地摇摆在高山之巅。于是,有人感叹“庸才居高位,英才沉下僚”。这种现象可称之为人才的“逆淘汰”现象。
肯定有人不禁要问:这种反常的人才现象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回答这个问题,要先看“逆淘汰”发生在哪里,发生在多大的范围?如果是在很小的局部发生,那么很可能与那里的领导者用人行为不端有关。这是需要通过向上一级领导反映,加以解决。但是,如果发生在很大的范围,那就另当别论了。这里我们要评论的是与前苏共灭亡有关的人才“逆淘汰”问题。
苏联共产党曾经拥有2000万共产党员,曾经是社会主义执政党的老大哥,曾经领导过一个能够与美国抗衡的超级大国。可是,为什么顷刻之间就灰飞烟灭了呢?总结历史经验,发现有两个根本的原因:一个是权力高度集中;另一个就是用人上的“等级授职”。
马克思曾经以“等级授职”制来概括封建社会君主的用人制度。一个人能够担任什么职务,决定权就在上级直接领导手里掌握着。领导者决定下级的升降去留。这种排斥选举与竞争的用人制度,必然导致人才被埋没。而这个说了算的人,如果有了私心,就必然会用人唯亲、以权谋私,排斥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人,打击甚至迫害敢于对他提意见的人。如果哪个人比他的能力更强,也定然没有什么好下场。最近出版的李永忠、董英所著的《苏共亡党之谜》一书,阅读之后令人深思,书中分析了前苏联从斯大林开始,就埋下了“等级授职”的种子,并一步一步发展成体制性的毒瘤。
斯大林深知“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当上总书记之后,他全力抓住组织人事大权,制定了《关于选拔、任命工作人员的程序》,《关于同意任命和调动地方机关领导工作人员的方式的细则》,重新修订了《职务名册》,成为其实行“等级授职制”的重要法规依据。斯大林通过大力实施“等级授职”制,很快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管理层”控制,使整个干部队伍的产生,以“委任制”代替“普选制”,以“终身制”代替“任期制”,接班人也变成了指定制,民主流于形式。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层层任命”、“等级授职”,掌权的人又排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苏共干部队伍层层矮化、代代退化,终至弱化、异化、平庸化,寒门难出将相的局面。
斯大林之后的苏共领导人,总体上对“等级授职”制持“坚持”与“延续”的态度,虽有所变化,但调子基本相同。赫鲁晓夫是在反思中反弹,勃列日涅夫是在稳定中极化,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是在过渡中守成,戈尔巴乔夫是在改革中破产。
我国清代思想家魏源认为,从社会上的优秀人才占据什么位置,可以大致判断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如果最优秀的人才用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这样的社会就是盛世;如果最优秀的人才用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上,这样的社会就会实现小康;如果最优秀的人才很难被领导者使用,到处谋职游寓,这样的社会可能就要大乱;如果最优秀的人才不得不躲到偏僻的山沟里,这样的社会肯定已经天下大乱,国家灭亡。苏共的灭亡与前苏联的破产,正应验了目光如炬的魏源的判断。
令人深思的人才“逆淘汰”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是社会权力不能过分集中,二是用人权力也不能高度集中。用人方式要做到民众、民主力量的参与,形成一定的人才选拔的制衡机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而且,不仅党政干部的选拔应该如此,专业技术人才业务水平评定也应该这样。经过分析研究,发现凡是人才“逆淘汰”频频发生的地方,一般都是民主力量受到遏制的地方 。
对我们而言,当前的努力方向是,加强科学的人才评价制度的建设,制定人才发现、评价、选拔、任用的良性有效制度,并大力加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