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态伦理思想浅析

2013-08-15 00:46宋晓娟
黑龙江史志 2013年9期
关键词:伦理思想孟子生态

宋晓娟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550)

环境伦理指的是可为人们的环保行为提供精神动力的伦理信念、原则和道德规范,是环境保护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就已经具有了百家争鸣式的环境伦理观,其中《孟子》一书反映的孟子的环境伦理思想极具有代表性。孟子 (约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自幼被慈母“三迁之教”[1],年长“受业于子思之门人”[2]学有所成。曾历游齐、宋、滕、魏等国,仕任齐宣王客卿。孟轲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学生,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被人尊称为“亚圣”。《孟子》一书系统、完整地保留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其中包含有十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能给处于生态困境的当代人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基础

《孟子》中记载:“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3]牛山的植被一度很茂盛的,但是因为距大都市太近,所以都被砍伐光了。本来它还具有再生的能力,可是牧民却看上了这块土地,把成群的牛羊赶到这里放牧,于是脆弱的植被再次受到破坏,无法再生,成了光秃秃的山包了。这是一例生态破坏的典型事例。虽然孟子是为了证明他的性善论,但是对他来说这是记忆犹新的一幕。同时,我们知道孟轲生活在社会动荡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频繁的战争使人民的生活陷入水生火热之中,经济遭到重大影响,同时肯定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只是这一问题被当是严重的社会和政治危机所掩盖。孟子通过反思,通过对自然环境变迁的的思考,提出了著名的“仁民爱物”的思想。因此当时的社会环境成了孟子生态环境伦理思想的形成的外部原因。

孟子的性善论是其生态伦理产生的内因。孟子说,当一个人看到小孩子掉到井里时都会去救他,这并不是因为这个人想和小孩的父母有交情或是想得到什么名誉,也不是讨厌小孩子的哭声才去救他,是因为这个人有同情心,是发自内心的行动。于是孟子得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四心。孟子还举了一个例子:齐宣王由于不忍心看到以牛祭钟便用羊来代替,他说,“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这种不忍人之心就是生态伦理产生的心理基础。如果没有一种覆载万物的天地情怀,就不可能有博大深沉的仁心慈念,不会对动植物的处境有感同身受之情,君王以此“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则能做到“仁民而爱物”[3]。

二、孟子生态伦理思想的内容

孟子生活在农业社会,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完全依赖自然环境。因此要想长久地生存下去,首先必须要对自然有合理的认识。他说:“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肯定了自然万物多种多样的存在形式,人类要认识他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孟子认为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与大自然是和谐一体的。孟子主张“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3]孟子把“仁民”与“爱物”联系在一起,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这一思路看,人与自然是统一和谐的关系;从最终意义上讲,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认识自然的目的就是为了遵循自然规律而生存。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意思是说不违反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按照自然规律进行农业生产,那粮食就会吃不完;捕鱼时不用细密的渔网到池塘湖泊中捕鱼,那鱼鳖也会吃不尽的;砍伐树木要有一定的时间季节,不滥伐,木材就会用不完。在五亩大的庄园里,种桑养蚕,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穿上丝绸衣服;养殖鸡、猪、狗等家禽家畜,不要错过繁殖的时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就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田地,如不耽误农时不妨碍农务,几口的家庭就能吃饱了。慎重地办好学校教育,反复阐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这里的“时”有双重含义,一方面它是指世间万物都按照四季的交替发生发展的生态规律;另一方面则是指,人类生存发展也必须遵循万物生长的规律进行生产活动,适度地获取生活资料。这样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人民生活满意,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就有利于君王实行王道、拥护君王。因此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国家的安定、繁荣是非常重要的。孟子反对破坏自然环境,他在主张“时”的同时,对于自然环境也要“养”,他说“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3]只有懂得“养”,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才有得到恢复的可能性,如若不懂得“养”,那么所有的动植物都有可能消失,甚至引起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使我们想起恩格斯曾经说过的,“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人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更可贵的是,孟子“仁民而爱物”的命题还揭示了要将对于禽兽和百姓的恩惠相统一的生态伦理思想。孟子说:“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3]如果说只是将这些恩惠仅仅局限于对禽兽,百姓却得不到任何好处,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是将会失去人心的。他接着批评说:“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3]如果再出现这种残害百姓的事情,那简直就是惨无人道的本末倒置了!所以,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孟子用“仁民而爱物”的思想要求人们用仁爱之心去关爱世间万物,树立起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寻求一种生生不息的永续发展。孟子在强调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主张“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3]这就是说,穷极自己的善心就会觉悟到自己的本性,所谓人的本性是指仁义礼智四端。当人觉悟到了自己的本性,也就懂得了天命。保存自己的善心,滋养自己的本性,以此来顺应天命。这就是确立正常命运的方法。把心、性、天看成一体,努力发现人的“天”性,也就达到了天人合一。因此孟子认为“万物皆备于我”[3]即天地万物人的能理解,我们要做的只是充分地把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就行。所以孟子所向往的最高境界是:“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3]同时孟子又主张“以人为本”。他认为人应该不只是消极被动地适应天易,而要处于主导地位,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改造自然,为我所用。因而孟子的这一思想更适合于指导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适合于指导当今人类如何科学地生存与发展。

三、孟子生态伦理思想对我们的启示意义

《孟子》一书反映的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的思想,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贵遗产。对当今处于生态环境困境中的人类改善自身所处环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启示。人类要主动担当起对自然、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责任,积极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孟子》一书对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1]刘向.列女传·母仪篇[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8.1.

[2]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卷七十四)[M].北京:中华书局,2005.

[3]孟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伦理思想孟子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中国伦理思想的历史追溯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
生态
欧茨小说《大瀑布》中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
一部探究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