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大泉
(哈尔滨市阿城区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300)
哈尔滨市阿城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地处张广才岭西麓,是五山半水四分半田的划分,地理位置坐标为东经126°42′00″—127°39′00″,北纬45°12′00秒—46°00′00″。与哈尔滨市,呼兰区、尚志、五常、双城等市县为邻。这里是金代肇兴之地,中国最北的一代帝都。几千年来,先后有肃慎人、挹娄人、靺鞨人、女真人、蒙古人、满人和汉人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至今存留有众多古代文化遗址,近代文化遗存和遗迹,有的已是国内外闻明的考古发现或成果;有的已收录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总之,阿城历史古迹古遗址的文化品位极高。现将阿城区几个年代的不可移动文物调查整理情况介绍如下: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前,我区已先后开展四次文物普查活动。第一次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间,是金代城址调查和测绘;第二次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间,是对金代矿洞、冶铁址、烘炉址进行踏查、实物采集、拍照和建档。
自1995至1996年,对金代墓葬、山陵址进行重点踏查。主要包括三清屯金代早起墓区、响水墓地考察和编撰。
又自2007年3月至年5月间,按照区政府关于做好田野文物调查要求,由区文物管理所牵头,邀请金上京文史研究会的历史研究员、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的文物专家,计16人。组成专门田野文物调查、考察队。共历时50余天。在对我区山川、水域和田间进行大面积踏查,重点考察了金代建筑址、清代建筑址和金、清古道及驿站等。
经过四次文物普查,据统计,全区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4处。分布我区14个行政村(街道)。其中有15处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金上京会宁府古城遗址和亚沟摩崖石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金太祖完颜阿骨打陵址、松峰山道教址、清真寺、小岭东川冶铁炉址;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驸马城址、小城子址、半拉城址址、东城子址、阿城文庙、交界古人类洞穴址、吉兴金源郡王斡鲁墓址、三清屯金代早期墓区。另有19处确定为文物保护点。
自2007年9月,在阿城区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始,就得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视,要求文物部门及文物工作者,要认真落实黑龙江省文物局对三普工作总体部署,结合阿城区这座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我区的文物普查任务,从组织、政策、物质方面给予了保障。
在三普期间,除有文物界普查队外,还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有久居古城的长者离退休的名人、农民、村干部、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政府公务员、文化工作者、业余文物单位保护员、公安、城建执法人员、自由职业者等,他们为普查发表了很好建议和意见,同时发来并收到有关信息数百条次;还确定文物研究专职人员查阅《黑龙江省地方志》、《吉林通志》和吉林外纪、哈尔滨文史资料、《阿城县志》及阿城文史资料。为普查提供了有关地理、历史文献和资料。从而保证了普查质量,加快了普查进程。截止2011年12月,共四年之久,全面完成阿城区该次文物普查工作任务。
三普期间,总行程为数万里,调查(含复查)遍及19个镇,108个行政村、808个自然屯社区。全区普查覆盖率为100%。通过考证认定全区不可移动文物遗址282处;新发现文物遗址248处;复查文物遗址34处;已消失不可移动文物遗址24处。随之,回执不可移动文物遗址地理位置分布图、平面图564张。拍照956张。采集标本247袋。
1.类别:
(1)古遗址:不可移动的古遗址,计218处,占文物总数量的77.3%。其中洞穴址1处、聚落址153处、城址8处、窑址6处、窑藏址1处、矿冶铁址6处、古战场1处、驿站古遗址1处、祭祀遗址3处、寺庙遗址26处、宫殿衙署遗址1处、其它古遗址6处、水利设施遗址1处(尚未发展水下文物遗址)。
(2)古墓葬:计18座,占文物总数量6.4%。帝王陵寝2座、名人或贵族墓10座、普通墓葬6座。
(3)古建筑:计4处,占文物总量1.4%。寺观塔幢2处、坛庙祠堂1处、宅第民居1处。
(4)石窟寺及石刻:石刻1处,占文物总量0.4%。
(5)近现代史迹及代表建筑:计41处,占文物总量14.5%。其中传统民居1处、宗教建筑1处、烈士墓及纪念设施4处、典型风格建筑或构筑物10处,其它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9处。
2.级别:在不可移动文物282处中,其中15处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67处上未核定级别文物保护单位。
3.年代:在新发现与复查文物遗址中,有旧石器时代的1处、战国秦汉的1处、三国两晋南北朝的1处;金代的156处;清代的88处;近现代的32处。
4.所有权:在新发现与复查遗址中,归属国家有权的269处;集体所有权的3处;私有权的8处;待确定所有权的2处。
5.现存状况:在新发现与复查文物遗址中,保存现状与带哦差环境较好的21处;保存现状与周边环境一般的46处;保存现状与周边环境差的174处。
1.以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址为中心,分布在周边的金代遗址比较密集。如在阿什河街道、双丰街道、杨树镇等地表遗存较丰富、面积也较大。目前,所知有城垣的6处。其中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小城子遗址、驸马城遗址的城垣保存尚好,四周城墙基本完整;半拉城子遗址、东城子遗址、杨树红旗屯古城遗址残损较大,存有少段城墙。
2.阿城的东部山区,是勿吉人、女真人和导师墓葬较多、又较集中地地区。其中勿吉人墓葬发现甚少,但补史、修史作用大;金代女贞贵族墓葬区,大多存有石像生;松峰山道教址的道观,摆布排列整齐规范。但各墓葬群、区,均藏在深山密林之中。
3.绥滨铁路的阿城路段(自舍利屯大东站至平山大东站间57公里)地域里,布存着中东铁路建筑24处。合计面积达6083平方米。其建筑风格以古典的俄罗斯建筑为主,在形制上为尖塔、穹顶、帐篷顶、倒悬卷脚、雕花浮饰等特点。
我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与往次文物普查不同的特点是,扩宽文物范围,考证文物价值,导向文物保护。
因此,努力做好古代、近代、现代社会各行业文化遗产、民间乡土风情实物的发现、调查、考察、登记和晋级等工作。如,对新发现的三合屯东遗址,它作为金代窑址,还是金代城市建设的建材重地。待进行保护、挖掘、研究、开发后,以解开金代城市建筑材料来源之谜。所以要把阿城区域发现尚属首例的金代窑址,纳入金史科研工作主要课题。
对阿城区存有的中东铁路建筑的发现、调查、拍照、统计工作已结束。先在查阅沙俄时期,中东铁路修筑在哈尔滨近代城市形成和发掘作用与影响等重要文史资料及阿城地方文史资料。待举办专题研讨会、汇集相关文稿、建立档案后,编撰《阿城区中东铁路建筑》文集。
对姜家磨房屯墓地的调查发掘过程,作了全详的记录。纳入加强管理的保护点。
对山区抗日时期的战壕,已引起关注,列为重点研究课题。初考,“自1931·‘九一八’至1934年,成立哈东反日联合军,赵尚志任总司令。他率领的反日联军,先后在珠河、宾县、阿城、山河三宝屯等地活动。与游击队、义勇军共同进行战斗。”该战壕应该是抗日联军反击日寇打击敌人的战地工事。
在此期间,我区文物管理所,向国家、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级文物主管部门分别申报:将刘秀屯金代建筑基底遗址、小城子遗址等6处晋升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将糖厂欧式建筑了1处定位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孙家屯遗址等5处定为哈尔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审核批复中。
这次对全区各主要遗址作了大面积的踏查、涉及范围广、调查时间长、文物学者专家爬山越岭、钻洞,发掘采集、侧量绘制,作了大量的考证和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首先,经大面积踏查,基本上摸清了全区各类遗址内部构成及现状,为我们文物主管部门,今后保存文物遗址、划定保护区域及制定开发规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其次,通过对遗址实地勘测,获得大量数据,绘制主要地段、区域实测图;另外在主要地段区域的遗址中,采集大量遗物,对这些遗物进行科学鉴定和考证,将有助于对其遗址的深入研究。
再次,通过文献史料的研究,并结合实地考查,对全区遗址出土文物的时代文化内涵有了较深刻的认识。阿城是历史上勿吉、靺鞨、安车骨部和生女真完颜部的发源地,也是这一民族系统所创建的金朝的发祥地。至元、明、清时期仍视为我国地方重镇。这是今人皆知的史事。这里有山岭东川的勿吉山城址、金上京会宁府故城址、有阿勒楚喀城址等等。在它们周边的地上地下的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厚,历年来不断有新的考古发现,添补了啊成立时文物和资料,促进了阿城历代史研究。
总的说来,这次我去第三次全国文物遗址的普查,是我们文物工作者为有效保护文物,弘扬中华民族文明所作出的一项具有积极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