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 平
北纬30.3度,东经103.0度,四川芦山。
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坐标。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一场7.0级的强烈地震将这里撕裂,整个中国,进入到“芦山时间”。
四川有难,重庆忧心。
巴蜀本是同根,山水相连。
巴蜀唇齿相依,心手相牵。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启动一级响应机制。重庆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派出救援队伍紧急驰援。向灾区群众捐助救灾物资和慰问金。
这是重庆的行动,传递着重庆人的关注和大爱。
我们看到,重庆派出的1 1支救援队,以最快的速度紧急集结,向震中挺进。在抢救伤员的同时,灾区卫生防疫、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也在同步跟进。截至28日16时30分,仅重庆紧急医学救援队累计救治伤病员1760人次,手术71台次,消杀36.8万平方米,健康教育2308人次……
我们看到,前方紧急驰援灾区,后方爱心汇聚。百岁老人捐出半生积蓄,盲艺人捐出“角角票”,40万毫升爱心血液紧急运往灾区,志愿者开展行动……地震当天下午,10辆满载救灾物资的大卡车从重庆开往灾区,9辆满载救灾药品和器械的卡车启程。震区紧缺A型、O型血液,重庆人纷纷走上街头义务献血,流动献血车前排起等待的长队。大多数市民都一次性献400毫升血,6台流动献血车一天采血量超过40万毫升,是平时的9倍。与时间赛跑,救命血液当即被运往震区。
……
4月22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向重庆市委、市政府发来感谢信。信中写道:“你们的热忱关怀和有力支援,充分体现了‘川渝一家亲’的深情厚谊,必将极大地鼓舞我省干部群众奋力抗震救灾、重建美好家园。”
芦山的灾难让我们回想起五年前的汶川。回想起从汶川的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到今天的新汶川,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勇气:芦山一定战胜灾难。
从汶川到芦山,大爱写进了每一个重庆人的心里。
从汶川到芦山,大爱彰显了重庆应对灾难的城市力量。
祝福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