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晋芳
吕梁山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这块革命的热土上,遍布着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洒下了无数革命英烈的鲜血。吕梁山也是红军东征的主战场,红军东征的足迹遍及吕梁13个县市,东征期间的许多重大会议、重大决策、重大战役都与这块热土息息相关。也正是在举世闻名的红军东征期间,毛泽东写下了那首气势磅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沁园春·雪》。柳亚子曾誉之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沁园春·雪》不仅仅是一首北国风光的赞歌,同时也表达了毛泽东崇高的革命气概和无产阶级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更抒发了他的伟大抱负和雄视百代的豪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来到吕梁,虽没有看到雪飘冰冻的景致,但在交口县却与2013年,冬后的第一场雪不期而遇,虽只零星飘落,但也足以让我感到惊奇与兴奋。
众所周知,毛泽东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又是一位诗人。他的许多成功之作均与一定的政治军事事件相关联。《沁园春·雪》就是毛泽东创作于红军东征期间的千古绝唱。
回顾历史,红军东征可以说是毛泽东的英明杰作,反映了他多谋善断,绝处逢生的远见卓识。历史也清楚地表明,东征是红军和根据地巩固发展的正确选择,是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必由之路。正如当年亲历东征的红十五军团政委程子华所说:“作为抗日战争的前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序幕,红军东征将以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载入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册。”
品读那段历史,我完全沉浸在一种史诗品格的氛围之中。
读毛泽东的诗词,不难发现他的创作特征:
一是有“景”,要么是“山”,要么是“云”,要么是“雪”,总之应有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色。《沁园春·雪》的美学成就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全词境界高远,气象宏伟,景象非凡。上阕主要写景咏物,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着重论史抒怀。
1936年2月20日晚,天空下起了大雪。红军东征先头部队十五军团,经过激战,抢渡黄河天险成功。时任渡河先遣队队长的曾思玉将军回忆:“……2月21日10点钟左右,我们看到河口附近辛关渡对岸河边上,这时,雪已经停了。冰封了的黄河,更有一幅奇特的景象……”(曾思玉《踏雪访黄河》,《星火燎原》第四集)
22日早晨,毛泽东率红军总部由陕西清涧县西辛关渡河,从吕梁的石楼县东辛关进入山西。上岸后不久,毛泽东来到了一处叫冠子峁的山头,环首远眺。面对雪后绵延起伏、广袤无垠的群山高原,看着脚下覆盖在冰雪下面的滔滔黄河,遥想长城内外的北国风光,激情澎湃之下,一首咏雪绝唱油然而生。
今天,当我站在黄河岸边的这个山头,看着脚下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心潮依旧澎湃,不由自主想张开双臂把这壮丽河山揽入怀中。闭上眼睛,似乎已感受到当年毛泽东站在冠子峁山头,面对“山舞银蛇”的大好河山,发出那一股“欲与天公试比高”的万丈豪情。一代伟人,那一刻思接千载,那一刻洞悉未来,那一刻傲视古今。
毛泽东以“背负青天朝下看”的审美视角,纵览祖国北方的河山。看到银蛇飞舞般的白雪使北方的大自然这样美丽。“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若在晴天,阳光映照在白雪上,祖国的山河岂不更美?“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则把上下两阕连缀得天衣无缝。
二是有“情”,就是革命胜利鼓舞下对未来充满必胜信念的壮志豪情。红军东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毛泽东为筹谋这场行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红军东征战略从最初提出,到最后决策,历经了1935年11月下旬到1936年2月上旬近三个月的时间。针对种种忧虑,毛泽东在通过多次召开会议、致电、写信、个别谈话等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才得以付诸实施。因此,渡河胜利的喜悦对当时他的触动可想而知。
22日晚,毛泽东路居于石楼县的留村。
当我们怀着景仰和敬畏之情,站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触摸那段已定格在烽火岁月的历史传奇时,那一件件简朴的甚至简陋的历史遗物,仿佛在向我们倾诉着它们经历过的峥嵘岁月,它们所折射出的,就是一种被称作革命精神的中华民族最伟大、最可歌可泣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沿着斑驳的旧墙往前走的瞬间,还是伫立在伟人路居地的门前,历史都像放电影似的一幕一幕从眼前滑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虽都有大的历史影响,但也都没能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毛泽东以一感情色彩十分浓厚的“惜”字领兴,既肯定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是为如此多娇的江山“竞折腰”的英雄,又评说了他们的历史局限:“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接着,笔锋一转,一句“俱往矣”引出今朝。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堪称全词的点睛妙笔,这一震撼千古的结语,不仅发出了超越历史的宣言,也道出了改造世界的壮志,更展示了毛泽东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对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下的人民大众改天换地的使命充满信心。
2月23日,毛泽东偕夫人贺子珍率总部人员,离开留村,经石家坪到达张家塔,自3月1日离开,在近8天的时间里,毛泽东在张家塔先后指挥了过河后的两场胜仗,即关上和篷门战斗,使红军突破天险后冲破阎军第二道防线,实现了东征的第一步战略任务。
3月1日,毛泽东又率总部人员翻山越岭,到达石楼县城北15华里的西卫村。在这里,毛泽东召开了各军团团以上干部及地方工作队负责人会议,就创建吕梁山革命根据地做了安排,并提出了“扩红、筹款、赤化”三大任务。也是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首次给与会人员传看了《沁园春·雪》。据时任组织科长、后任轻纺工业部部长的王达成同志回忆:在那次会上,毛泽东还根据众人的建议,将词中“原驱蜡象”的“驱”字改为“驰”字。
《沁园春·雪》在西卫村只是对内公开。后来,毛泽东去重庆谈判时才正式公开发表,当时便轰动了整个山城,人们盛赞这首词“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连蒋介石也不得不叹为观止。
《沁园春·雪》在那一刻的问世,好像嘹亮的号角,召唤着人们朝着解放的路上迅速奔跑,去争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光明前途。触摸中国革命历史的脉搏,时时处处都能感到中国革命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和震撼力。感动之余,唯觉只有珍惜当下,才能表达我们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和感恩之心。
当历史的沧桑淹没记忆,灵魂的触碰必思将来。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自身的“重量”,也有各自不同的“社会重心”。可以说,没有红军东征,就不会有《沁园春·雪》。把《沁园春·雪》和红军东征链接起来,糅合起来,就构成了一部感人至深、令人难忘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光荣史。当然,也是诗人的心灵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