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七条』廉政碑之警世

2013-08-15 00:51:27■梁
支部建设 2013年9期
关键词:绛州戒律修德

■梁 冬

『文臣七条』廉政碑之警世

■梁 冬

在山西新绛县绛州衙门大堂的墙壁上镶嵌着高约1.2米、宽约0.7米的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

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行事自正。

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

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必专尚威猛。

四曰贵实。谓专求实效,勿竟虚誉。

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

六曰劝课。谓劝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

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这块楷书端庄、字迹清晰的石碑,便是宋朝著名的廉政戒律“文臣七条”碑。据考证,此碑为宋徽宗知绛州时期所立,被奉之为法,“仰尊圣训”。

“文臣七条”可谓言简意赅,其后的注解也言辞洗炼,一语中的。这一封建社会所立的七律,不仅对我们研究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而且对我们改进作风、推进廉政建设也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我们从正面理解,确有可吸取的教益。“清心”,就是教导我们平心待物,切莫感情用事,这样我们工作中就能少犯主观错误。“奉公”,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廉政,不收礼受贿,大公无私,只要你洁以律己、秉公执法,人民群众就自然敬佩你、服从你。“修德”,要求官员注重道德修养,遇事三思而后行,以理服人,不可对百姓动怒。“贵实”,就是教育官员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为了满足虚荣心和得到某种利益而浮夸吹嘘,不切实际地为自己表功,讨好上级。“明察”,就是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倾听民众的呼声,并力求司法公正。“劝课”,一是我们现在说的思想工作,以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为核心,百善孝为先,发扬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有利于调解平息矛盾纠纷;二是提倡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勤劳致富。“革弊”,就是要求官员体察民众疾苦,纠正缺点错误,为群众谋福祉和利益。

古语有云,“观今宜鉴古”。目前,中央出台了改进作风等八项规定,推出改进作风、加大反腐力度、倡导勤俭节约等新政,目的就是在干部队伍中加强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惩治腐败分子。这对于推动和改进我们的工作意义重大。古人把戒律“刊石或书厅壁”,明镜高悬。我们更应仿效前人,把党员标准、干部准则、廉政制度,示之于堂,刻之于心,时刻警示自己,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责编:郭琦镖)

猜你喜欢
绛州戒律修德
修德箴言
修德箴言
研学传承中国绛州鼓乐
科学导报(2023年56期)2023-09-09 11:01:17
修德箴言
修德箴言
自觉遵守“十条禁令”、“十条戒律”承诺书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2
绛州情(钢琴小品)
当代音乐(2018年4期)2018-05-14 06:47:13
绛州木版年画:追忆民俗味道
科学之友(2016年12期)2016-12-21 17:10:56
戒律和自由
公务员文萃(2016年9期)2016-09-20 19:28:43
唐代中前期绛州铸币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