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道南《河渠志》编撰的历史背景

2013-08-15 00:46
黑龙江史志 2013年14期
关键词:水患水利

申 艳

(郑州大学历史系 河南 郑州 450000)

明朝万历年间由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于陛发起了官修本朝正史的活动[1],吴道南负责撰写《河渠志》。吴道南《河渠志》收录于《吴文恪公文集》中。其中卷三至卷十记载有河渠志内容,卷三:河渠志引、运河,卷四:黄河、通惠河,卷五:沁河、卫河、白河、济河、淮河、汶河、沂河、泗河、洸河、卢沟河、桑乾河、滹沱河、蓟州河、昌平河、密云河、天津海口新河,卷六:诸湖,卷七:诸泉,卷八:闸坝,卷九:海运,卷十:郡国水利。

这部志书依据《明实录》、《大明会典》、万历《兖州府志》、《河防一览》等原始史料,记载了从明洪武到万历年间的水利事业。之所以要撰《河渠志》是有一系列的原因的。

一、社会现实的需要

《明代水利之研究》中就说到:“水利之说,关于民者甚大。水利通则溉泄有备,虽大涝终免赤地漂没之苦,否则灌汇无所,禾苗无救。”[2]因此,从古至今,统治者都在关注着水利事业。最早的就有大禹治水的传说。纵观明代,大小河患接连不断,贯穿明朝始终。根据《黄河水利史述要》的统计,从1368年到1642年,大小河患共发生了112次,平均每2.4年发生一次。[3]不论河患是否严重,都会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灾难。如“洪武二十三年秋,河决开封西华诸县,漂没民舍。遣使振万五千七百余户”[4]。又如“永乐八年,河决开封,环城二百余丈,民被患者万四千余户,没田七千五百余顷”[5]。“嘉靖二十六年秋,河决曹县,水入城二尺,漫金乡、鱼台、定陶、城武,冲谷亭。”[6]史书上有关明朝的水患记载比比皆是。也正是由于河患较多,明人才更加的重视水利。统治者遣派官员前去治理,官吏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自己的治水经验,把自己的治水实践活动编写成书,以供后人参考,力图最大限度的减少河患对社会与人民造成的危害。因此,明朝出现了大量的水利专著。据《千顷堂书目》、《中国水利史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及《续四库全书》等记载明朝水利专著达170余部。这里有记载关于黄河的水利专著,如:刘隅著有《治河通考》十卷,潘季驯著有《河防一览》十四卷;有关于漕河的,如:王恕著有《漕河通志》十四卷,王琼著有《漕河图志》八卷;还有关于三吴水利的著作,如:伍金福著有《三吴水利论》一卷,王圻著有《东吴水利考》十卷。可见明人对水利事业的重视程度。

二、统治者维护其政治统治的需要

明成祖朱棣取得统治权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并防御蒙古族的侵扰,将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同时,为了防御北元的侵夺,明成祖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沿长城一带设置了九个边防重镇,且皆有重兵把守。因此,政治、军事中心转移到了北方。与此同时倭寇开始在沿海作乱,北方屯田也开始遭到破坏,京杭大运河的作用就凸显了出来。明代治理运河的目的在于保障漕运,南北粮食的运输,几乎全靠运河。元代对京杭运河治理不够,淤塞严重,到了明朝,不得不进行整治。另外,从明代运军及漕船规模也可证运河对运输官粮的情况。《明史》记载:“运船之数,永乐至景泰,大小无定,为数至多。天顺以后,定船一千七百七十,官军十二万人……每船受正耗米四百七十二石。其后船数缺少,一船受米七八百石。”[7]以此可见,船只能否畅通无阻的通过运河,对明王朝的兴衰存亡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历代统治者十分注重对运河的疏浚。

三、经济方面的需要

上面提到明成祖朱棣把都城迁移到了北方,但是经济重心却在江南。明朝的财政也仰仗于江南。再者,明代重农,而水利又和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大明会典》中有这样的记载: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各处闸坝坡池引水可灌田亩以利农民者,务要时常整理疏浚。如有河水横流、泛滥、损坏房屋、田地、禾稼者,须要设法提防、止遏或所司呈秉或人民告诉,即便定夺。奏闻若隶各布政司者,照会各司直隶者,札付各府州或差官直抵处所,踏勘丈尺,阔狭度量,用工多寡。若本处人民足完其事,就便差遣。倘有不敷者,令邻近分添助人力。所用木石等项,于官见有去处支用。或发遣人夫于附近山场採取,务在农隙之时兴工。毋妨民业。如水患急于害民,其功可卒成者,随时修筑,以御其患。[8]

可见明初皇帝就开始重视水利,重视农业。因此,江南的水利事业得到了极大地重视,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水利,兴修水利事业成为重中之重。关于水利的重要性,张内蕴,周大韶就谈到:“夫水利下奠民生,上关国计。水利兴则民安而国计盈,水利不兴则民病而国计绌。斯劳臣志士之所为,日夕经营而不已者也。”[9]而且江南兴修水利的专著也极其宏大。《千顷堂书目》所记载有关三吴地区水利专著就达三十余部。

四、由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陈于陛发起了官修本朝正史活动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四日,他正式上疏撰修本朝历史。之所以要发起修本朝正史的活动是因为明朝初期,统治者采取文化高压政策进行统治,如太祖制定“士不为君用律”以至于士大夫不敢读书识字,那时的史学也不可能发展。到了万历朝已经历了两百多年,史学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官修与私修的史书。但是这些史书存在一些瑕疵。如官修的历朝的实录,虽然明实录是依据档案按照年月日记载的,士大夫们也时常称之为国史,编撰书录所依据的史料相当有限,如王鏊说:

前代修史,左史记言,右史记动,关中有起居注,如晋董狐、齐南史皆以是守职;司马迁、班固皆世史官,欲通知典故、亲见在廷君臣言动而书之。后世读之,如亲见当时之事。我朝翰林皆史官,立班虽近螭头,亦远在殿下。成化以来,人君不复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记。凡修史则取诸司前后奏牍,分为吏、户、礼、兵、刑、工为六馆,事繁者为二馆,分派诸人以年月编次,杂合成之。副总裁删削之,内阁大臣总裁润色。其三品以上乃得立传,亦多纪出身、官阶、迁擢而已,间有褒贬,亦未必尽公。后世将焉所取信乎?[10]

这段话说明了《明实录》所依据资料的不准确性。而且统治者的意志也必然影响到实录的真实性。比如,燕王朱棣做了皇帝后,把《太祖实录》中有关建文帝在位四年的史事删掉,而且对《太祖实录》进行了多次重修,以利于自己的统治。私修史书质量不高,为了使后人更准确、详细的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有必要进行撰修本朝历史。所以陈于陛发起了这次修史的活动,而吴道南就负责撰修《河渠志》,并完成了它。

五、重视治理水患是皇家本身保护祖陵的需要

黄河多发生水患地点凤阳,是明朝历代皇帝的陵墓所在地,因此保护皇陵对皇家本身而言及其重要。这就要求明代皇帝必须重视治理水患,保护皇陵不受侵害。据《明经世文编》记载:

但泗州凤阳,祖陵、皇陵所在国家基本,又须回避拱抱,不可逼冲反跳。[11]

这是嘉靖六年黄绾上的《论治河理漕疏》里的一句。可见上自皇帝下至大臣对保护皇陵的重视。

吴道南编撰的《国史河渠志》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这部志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各个时期的有关水利的事件,与《明史·河渠志》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又补充了《明史·河渠志》中的不足。吴道南写此志书的目的,自己也很清楚。书中说:

今历朝实录烂然可睹记。臣等因其类而次之,复冠以图册,载其要领,俾后之治水者有所考镜云。作《河渠志》。[12]

可见就是为了给后人兴水利、治理水患时一个历史参考。

[1]李小林.万历官修本朝正史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1.

[2]秦佩珩.秦佩珩学术文集[M].上海: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191.

[3]葛文玲.明代治河类著述略说[J].图书与情报,2007(2):107.

[4][5]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14.

[6]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2036.

[7]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21-1922.

[8]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M].影印明刻本,卷一九九:373.

[9]鞠明库,李秋芳.略论明代水利撰述的特点[J].殷都学刊,2001(2):50.

[10][明]王圻.续文献通考[M].北京市:现代出版社,1986,11,第四卷:2644.

[11]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2:1565.

[12]吴道南.河渠志[M].四部禁毁书丛刊.明崇祯吴之京刻本,集部:31-343.

猜你喜欢
水患水利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水患变水利 保护安阳“母亲河”
牛鉴在治理开封黄河水患中的作为
探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及应用
优化水利档案管理工作 促进水利事业健康发展
黄河水患对开封经济影响研究
万利一矿31上煤探放水研究
河南黄河水患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