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晓峰
(作者系岚县县长、县委副书记)
为了加快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我于2012年5月9日到辽宁省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职锻炼,任铁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副主任。
铁岭曾是一个农业大市,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都比较低。2008年辽宁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后,铁岭市委、市政府开始进行经济发展战略大转移,短短几年时间,铁岭市充分利用沈阳经济区巨大的辐射、吸纳功能,规划建设了起步区域为96平方公里的18个工业园区,并构建了与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相配套的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占全市GDP比重已达到52%。铁岭城镇化也有了质的飞跃,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2010年铁岭新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在上海世博会上,铁岭新城以其绿色、环保、低碳的独有特色,从全国60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中国城市。
到铁岭挂职锻炼近六个月,我有两点感悟:
第一,解放思想是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近年来,铁岭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作出一系列关系全局、影响深远的重要决策,综改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我的感受是,解放思想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巨大。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滞后,就谈不上综改工作水平的提升和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思想解放了,观念更新了,眼光才能看得远,步子才能跨得大。铁岭市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综改试验不能等待,必须加快速度,敢于尝试、敢作敢为,这不仅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工作态度,是敬业、爱业的体现。综改试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中间会有若干手续、矛盾需要解决,而要想以最快的速度缩短这一过程,就必须有敢于尝试、敢作敢为的精神。
第二,改革创新是永恒的主题。铁岭大胆实践,设立示范区和先导区先行先试,自下而上实施改革创新。特别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一系列措施表明,体制机制改革是综改试验的核心,也是工作创新的动力。在实践中,坚持“谁改革谁受益”的政策导向,充分调动了基层组织的积极性,赋予其自主创新权、自主发展权和自主改革权,以基层组织作为改革实施主体,在核心领域率先突破。
结合铁岭的发展经验和我们岚县的实际,我感到有两方面需要加快经济转型跨越的步伐:
第一方面,围绕四大领域改革,努力在大项目、大生态、大县城、大民生上取得突破。
一是围绕产业转型,在大项目建设上创先争优。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攻方向,黑色与绿色并重,煤与非煤联动,地下地上一体,以新兴产业引领转型,以园区集聚承载转型,以发展现代农业提升转型,建立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先行示范区。二是围绕生态修复,在大生态建设上创先争优。紧紧抓住我县被列为全省“实施区域流域或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县”的机遇,加快黄河水保生态治理、汾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与保护等绿色生态工程。以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废弃矿区厂区治理以及尾矿库后续治理为重点,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工作,努力创优生态环境。三是围绕城乡统筹,在大县城建设上创先争优。充分利用吕梁新区建设机遇和太原都市圈建设机遇,促使它们形成优势叠加效应,在城市互动、产业转移、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开放,无障碍活动,多层次协作,打造吕梁市和太原市对接桥头堡,建设晋西北转型发展高地。四是围绕民生改善,在大民生建设上创先争优。把全民创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等民生工程作为最大发展工程,把创新社会管理作为最大基础工程,把抓好安全生产作为最大发展保障,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发展依据,使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
第二方面,围绕机制创新,努力破除制约我们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形成与转型综改试验区相适应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政策。一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牢固树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大招商”格局。二要创新行政审批机制。完善项目审批机制,成立“行政代办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把行政审批项目统一纳入政务大厅,变分散办公为集中办公,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度,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三要创新财税管理机制。对上级投资的项目资金要统筹使用,优先投资县里确定的转型标杆项目,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四要创新土地管理机制。尽快制订废弃工矿用地开发利用方案,出台闲置工商用地处置办法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办法,启动城乡土地利用增减挂钩工作。优化土地使用效益。把住用地关口,建立以投资产出效益为主要指标的建设用地准入制度、土地利用效益评估机制,考核单位建设用地的投资强度、产出效益、吸纳就业能力、项目建设周期四项指标,引导企业集约节约用地。加强土地资产经营管理,建立土地储备制度,解决土地供应不足问题。五要创新生态补偿机制。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的原则,扩大生态综合治理试点,对各种利用、污染、破坏资源环境的行为征收生态补偿资金,建立健全矿产资源开采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排污谁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以工业废弃物排放收费、污水处理收费和垃圾处理收费为重点,探索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和外资参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六要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设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奖励。实行“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一流地位”,切实让优秀人才发挥应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