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利
今年是东北抗日联军11军军长,祁致中烈士诞辰一百年的日子。
祁致中,山东曹县常乐集乡赵连成村祁庄人,1913年出生,1931年随同乡闯关东来到依兰东沟驼腰子金矿当工人。
东北沦陷后,日本侵略军占领驼腰子。为了全面掠夺黄金资源,他们开始了大量的地质勘查,并有组织、有计划、深层次的推进开采。
日本侵略者在驼腰子设置了金矿局后,驼腰子镇也由滨江省直辖,成为伪满洲国的“特区”。
1937 年,日本当局撤销了在驼腰子的依桦勃金矿局,分别设立了警察署和采金矿业所,金矿全部由日本掌管,所长为日本人山村。1938年,日本人在桦南火车站建立了火力发电厂,从此,驼腰子的采金使用上了水泵、电力提绞机等。同时日本人还投入了7艘采金船,加大了采金力度,提高了采金量。
在驼腰子金矿高产期,分布在驼腰子附近的大小金矿的工人达10000多人。日本侵略者为将掠夺来的黄金运回国内,他们在驼腰子庙岭、石头河子两地建起了两处小型飞机场。每星期日,飞机就从新京(现长春)起飞,降落在这两处被日本兵严密把守的飞机场,空中送来伪国币,运走大量黄金。据《桦南县志》载,驼腰子金矿在日伪统治时期,共采金250000余两,其中大多被日本侵略者掠走。
为了镇压劳苦采金工人,日本侵略者在驼腰子镇除驻守日本侵略军外,还设立了警备队800余人,派驻各采金点维持治安,监督工人采金,管理地方政务。警备队日夜用枪逼着工人们为他们卖命,而工人们吃的是橡子面,住的是大工棚,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金矿工人受到非人的待遇和残酷剥削,多次起来进行反抗和斗争。
发生在1933年的由采金工人祁致中领导的“驼腰子武装暴动”就是当时震惊满洲的一大历史事件。
1933年2 月,驼腰子金矿发生了一起坑道坍塌事故,是由于日本矿主不顾工人死活,使在没有安全防护的坑道里作业的3名工人活活被砸死,被日本人丢入“万人坑”,而工人祁宝堂等也受了伤。当时在另一个坑道里干活的孙继堂等人要求日本兵小野班长将受伤的工人送往医院抢救,而小野却不屑一顾地说:“中国人大大的有,死了死了的没关系”。并且赶着他们继续干活。下工后,大家想起死去的矿友,面对这残酷的现实,他们义愤填膺,操起铁锹、镐头要与日本人去拼命。这时,受了伤的祁宝堂叫住了大家,他说:“穷苦的兄弟们,咱们不能这样硬拼,敌人有枪,我们要吃亏的,我们得想个办法,先夺敌人的枪,武装自己,然后拉起队伍,和他们真刀真枪的干”。就这样,祁宝堂伙同好友7人结为兄弟,暗自筹集金钱,托人买了两支枪,寻机起义。6月的一天,他们趁日本军人围在一起吃饭之机,一拥而上,夺过了敌人的武器,击毙日兵7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6支、手枪2支、子弹200发。接着祁宝堂便拉起了由20余人组成的“东北山林义勇军”,退至深山,报字号“明山”。广大劳苦大众拍手称快,称他们是“明山队伍”。这就是当时震惊满洲的“七只老虎闹金矿”的事件,也是抗战时期东北金矿工人打响抗日的第一枪,后人则称之为“驼腰子起义”。载入《中国革命起义全录》(解放军出版社)。祁致中自从队拉起来以后,队伍不断壮大,祁宝堂多次袭击日寇,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后来他听到不少抗日游击队和共产党的传说,使他产生了要靠近共产党、参加游击队的想法,但始终无法实现。
1934 年初,队伍开进方正县,在一个屯子里,他们在搜查汉奸特务时,看见一辆汽车上有一商人打扮的乘客,并从他的大提琴里发现了共产党的文件和一封介绍信,此人叫王永昌,是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的组织部长。王永昌是在哈尔滨参加满洲省委集训后回汤原,被祁宝堂遇上。祁宝堂向王永昌赔礼道歉,并让他引荐找党组织。王永昌与他长谈,了解了他对抗日斗争的决心和爱国热情,并向他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抗日主张。
1935年2 月,祁宝堂率部在方正县窝里村与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相会,祁宝堂拜访了军长赵尚志和政治部主任冯仲云。冯仲云与他促膝长谈,劝他去掉“山林队”绰号,改名“致中”,意谓“致力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从此,祁致中的名字便载入东北人民抗日斗争史册。1935年冬,经原汤原抗日游击总队政委夏云杰介绍,祁致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接纳了党组织派来的政治干部。祁致中在汤原党训班学习半个月后,返回部队,整顿了队伍,严明了纪律。4月间,他率部西去,随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打大小罗密、半截河、新开道、老五团局所、楼山局所等敌人据点。5月上旬,又攻打了三道通伪警察署。9月间,祁致中再次整顿队伍,清除了动摇分子,使队伍更加纯洁、强大。
1936年5 月,祁致中所率部队正式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合军独立师,任师长。祁致中很注意后方基地建设,在驼腰子东部七星砬子修建了规模较大的修械所,为部队修理和制造武器弹药,后来扩建成为抗联的兵工厂。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1937年6月,祁致中率队深入富锦地区,参加多次战斗,连战连胜,其独立师发展到1500多人,各级干部也基本配齐。后在省委代表李兆麟的指导下,独立师正式编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一军,祁致中任军长,成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一支主力军。
1938 年初,东北抗联处于极其艰苦的环境,祁致中便过江前往苏联求援,结果和赵尚志一起被苏方关押了一年半之久。
1939年7 月,祁致中回国,任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副官长,在攻打乌拉嘎战斗胜利后,不幸牺牲,时年26岁。
祁致中是东北抗联队伍中最年轻、最出色的军事指挥员,他战功卓著,名震三江。他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面对强大的日伪军奋起抗争,英勇杀敌,被冯仲云称之谓“祁老虎”(见《星火燎原》第四辑)。他立场坚定、不怕牺牲、浴血拼搏、多谋善战,他为东北抗联基地的创建、巩固和发展,为东北人民的持久抗日斗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叱咤风云、战功显赫的东北抗联第11军的将领,却由于与东北抗联的一位主要领导人发生矛盾,最后被他错误杀害了。
全国解放后,以周保中、冯仲云、彭思鲁等为代表的东北抗日将领始终在为祁致中鸣不平,主张为其平反,一直到1964年才由国家民政部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其功绩入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和东北烈士纪念馆,并载入《黑龙江省志·人物志》和《桦南县志》。
现在,桦南县驼腰子乡建有致中广场,并立有祁致中塑像,这里已成为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