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凯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点与方向①
韩凯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31)
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演进产生制约作用。由于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某些偏差以及高校体育文化特点和学科内涵,当代高校体育教育需要以课程制度建设作为基点。而且,因为学校体育的阶段性、学生认知水平、人的职业生涯及幸福诉求,体育文化育人将成为当代高校体育的发展方向。
高校体育 课程制度 体育文化 发展基点 发展方向
中国学校体育已经有过百余年的发展历史,是在学校教育思想和体育思想的双重支配下形成的,且受到整个国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约。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背景下,学校体育有着不同的教育思想,并形成了具有明显节点的发展轨迹。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之前的体育思想,军国民体育思想成为主流体育思想,并作为“强国强种”、“尚武救国”的重要手段。在这一背景下,新式学堂开始大量引进德国、日本的“兵式体操”。“五四”运动之后至新中国成立之前,逐渐形成以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为主、中国传统体育思想为辅的体育思想。这一时期学校体育中的体操科改为体育科,废除了兵式体操,增加田径、球类等内容,使学校体育开始出现走向科学化。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体育教育领域既有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又有民族主义体育思想,学校体育按照新的教育纲领和体制改革步伐,开始引进苏联模式的“三基教育体育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思想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景象,各种体育主张异彩纷呈,如“增强体质”教育思想、身心二维体育观、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快乐体育思想、主动体育思想、竞技体育思想、终身体育思想以及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体育思想等等。在众多体育思想中“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脱颖而出,成为新时期的主流体育思想。[1]与此同时,学校体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1979年,基于全国青少年体质调查结果令人担忧的情况,学校体育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体质教育”;20世纪80年代末,迎合当时人们欲求轻松快乐的向往,且由于体质教育存在的缺陷,学校体育引进了日本的“快乐体育”;到1990年代初,由于对成功教育的研究成果开始向体育教育领域渗透,学校体育课程教育领域也相应出现“成功体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行了落实;此后的几年,随着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学校体育领域相继提出了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总体上看,在高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大阶段较为突出:(1)是倾向于“体”,认为体育应以运动(sports)为核心,建立身体练习的关注;(2)是认为体育的核心是“育”,主要功能是教化(education),体育课堂就是给学生提供体育氛围的机会,只要与“快乐”、“终身”相联系,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自由度相当大。[2]显然,在整个国家教育思想影响下的体育思想与学校体育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实际上,正如已有研究指出,从哲学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学校体育思想是人们对学校体育的客观认识和理性思维后提出,并经过长期的体育课程实践的检验、总结和提炼出来的[3]。也就是说,学校体育思想是对整个教育生态的理性思考,并通过教育实践检验而提出的,是对教育现实的把握,对未来的个体发展需要做出的判断。这样一来,在审视高校体育及其发展的复杂社会现象的过程中,究竟选择何种视角,如何整合和协调各种理论,取决于具体的研究对象——学生的情况。那么,对于以接受12年甚至15年体育教育后的学生为对象的当代高校体育来说,究竟以什么作为体育发展的基点,如何从高校体育百年演进轨迹来预见和把握体育的发展方向,无疑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高校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
基点既事物发展的根本、基础、中心或重点。近10余年来,国内不同领域对事物发展基点的研究给予了积极关注。比如,公有经济企业家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基点[4];公共性是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点;[5]扩大内需应从权宜之计上升到战略基点;[6]主体间性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点;[7]专业精神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8]这些研究主要从事物发展面临的难题、事物发展中的某项缺失、事物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及事物发展的主要着力点等方面寻求答案。也有研究认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设和提升都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着手:即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使命;对教育对象的尊重与关爱;对教育规律的把握与遵守;对自身价值的重视与实现。[9]还有研究认为,学校文化领导要从传统文化、学校现有文化、未来文化三个维度对学校原有的符号系统进行全面认知,并通过价值符号、德行符号、契约符号、环境符号四种领导方式进行,[10]并将此作为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这些研究说明,事物发展的基点可以是单一的,也可能是多重的。
体育发展基点也即贯穿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全过程的根本点、基本点、基础工程。实际上,发展是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过程、变化状态、变化趋势,具有三层含义。(1)有关事物变化的状况,即向有利方向进行的生长、发育、壮大、进步、提升、繁荣、昌盛,比如“发展才是硬道理”所指的发展。(2)有关事物变化过程,比如“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规律”。(3)关于事物变化的方式,比如科学发展观所指的发展。某一事物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是关系发展全程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高校体育的发展也不例外。因而,分析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点,可以从制约和影响目前和未来高校体育发展全程的各个要素入手。
当代高校体育的发展受到整个高校教育教学及其支撑体系的制约。从高校教育教学系统看,高校体育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所有对高校教育教学产生影响的因素,都会对高校体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实际上,当代高校体育既属于高校一个学科专业,又属于高校的公共课程之一。相应地,当代高校体育发展影响因素既有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因素,又有高校公共课程建设实施的因素。从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看,影响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是体育思想、体育课程建设、体育教师建设与专业化、体育场馆建设、体育教学实施、体育经费供给等。有研究认为,大学体育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大学体育学科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大学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大学社区体育建设,并提出了教学、训练、科研、群体“四位一体”的大学体育特色模式,用以构建一种新型高校体育发展模式。[11]
对这些因素逐一进行分析,我们可以从当代高校体育发展轮廓中理清最基本、最基础、最具制约性的部分,即高校体育发展基点。20世纪50年代和1999年,我国两次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对于整个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发生了重要作用,也是针对中小学校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边缘化,特别是学生健康恶化、体质状况连续下滑等严重问题的重大决策。2000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进行了落实。到目前,体育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也有了认识。尽管关于体育功能是多重性,也即在培养人的身体功能外,还实现由体质与健康涵盖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两个拓展功能的观点还在争论和探索之中,但比较清楚的一点是,学校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下的体育思想,对于当今高校体育的发展已不构成阻滞。从体育师资、场馆和经费投入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体育场馆建设也已有了重大改观,而且,在财政性教育经费大量增加的大环境中,这些已经不是制约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点,应该是体育课程制度建设。近些年来,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比如,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与人们对竞技教育的误解、应试教育的导向和儒家传统观念的束缚等因素有关;[12]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将大型赛事课程化,开展“课堂教学+课外训练+大赛实践+实践交流+考核评价”的综合教学模式;[13]应该借助于网络、宣传板等各种渠道,宣讲体质的构成、体质对于生命的意义,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珍视自己的身体[14]等等。在实践中,20世纪末开始,中国地质大学率先开设了户外生存体验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参加拓展训练的人多达百万,尤其是大学生的参与越来越多。[15]体育学院公体部广园校区教研室以《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学大纲》和《体育课考试内容方法和评分标准》为基础,结合广园校区体育场地、器材及教师专业特点,在广园校区进行了近2年的诱导性体育课教学模式试点改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内容”、“选择教师”、“选择考试项目”。[16]这些研究与实践表明,体育课程制度建设已经成为当代高校体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并作为整个高校课程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以身体教育的实施为例,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有用的运动技术来锻炼身体,这要求在选择开发新的运动技术内容时,应明确哪些是急需开发、需要开发、不必开发、不能开发的;另一方面是运动量和运动密度是身体锻炼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变量,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和体育课的特点所在,这就需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而以往的课改过程中,过分追求课堂整体效应,出现“南瓜扁担”、“多骨诺牌”等现象,结果热闹了、快乐了、成功了,然而学生的身体机能没有得到锻炼,忽视了体育课的本质是“进行运动技术的学习和进行相应素质锻炼的过程”。[17]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体育课程定位、体育课程权利配置、体育课程评价主体确立等课程制度建设的忽略和滞后。正如有研究所提出的,打破一种固化的教学常规,建立一种新式教学习惯,从理念到形式的置换,不仅是设计、构想便可以完成的,更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拿到现实中尝试、检验、改进和完善。[18]这无疑需要包括体育课程制度在内的整个高校课程制度建设的不断创新与完善。
体育文化是体育价值观念、体育物质基础、体育制度等人类创造并构成群体认同和行为方式的特定社会文化。其中,体育精神或者身体观、运动观、体育文化价值论、体育文化方法论、体育文化哲学、体育文化心理等,[19]属于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影响体育文化的表现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生物体育观,“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其核心理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体育文化的认知是政治体育观,从“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到“乒乓外交”、“中国女排五连冠”,体育的社会政治功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20世纪90年代,主导中国体育发展的认知是文化体育观。伴随着中国社会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体育背后的文化积淀,对精神文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20]高校体育从“体”到“育”的转变,就是在这一认识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的。
体育文化育人是用科学精神、求善求美精神、团结拼搏争先创优精神、创新精神、健康第一的观念[21]等体育精神特质,来培育、造就、养成学生的体育素养。这里的育,不仅仅是教化,而是培育,是体育精神文化对人的潜移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的体育能力形成,尽管在组织形式和观念上会出现“快乐”和“终身”,但也不是只与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就可以了。据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经过了12年的中小学教育后,竟只有22.93%的大学生获得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22]现代大学生具备的体育保健知识明显不足,对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和运动损伤方面的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只有10.5%的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曾经接受过一定程度的体育保健知识教育。[23]而且,即使经过了高校体育,学生走出校门后,竟与体育分手了。这就不是简单的“快乐”和“终身”所能囊括和解决问题的。实际上,终身体育是20世纪60年代末根据人体发展规律和体育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的。因为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育锻炼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终身体育的核心是进行体育能力的培养,从而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形成运动习惯,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态度,为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24]这些体育能力包括身体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体育保健能力、体育欣赏能力、运动处方能力等,对于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需要在高校群体和个体认知、认同,并付诸实践才能形成的。
体育文化育人成为当今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也是由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特点以及高校体育的特定功能和地位决定的。首先,高校学生认知水平较高,接受新知识快,能接受、理解、内化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处于学校学习的高级阶段。其次,在当代国民教育体制中,高校体育是在学前和中小学体育基础上的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阶段,是中小学体育在时间、空间上的延续、拓展。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由于社会的竞争,人们又陷入各种工作生活的压力中,对生活的质量提出更高诉求,希望体育运动能够伴随终生,用以消除工作的疲劳,释放自己的情绪,提高身体抗病能力。高等院校的体育师资、体育设施,以及学习制度,都更有可能使体育文化育人得以实施。
实现体育文化育人的教育目标,主要应在三个方面着力。(1)激发学生体育锻练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体育锻练产生兴趣,就能激发锻练的自觉性。(2)教给学生科学的锻练方法。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锻练方法,所导致的锻练效果也有不同。因此,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体育锻练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锻练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开展体育锻练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使力与美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3)制定严格措施,保证持之以恒。相对而言,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仍然较弱,锻练不易持久,须有一定的措施约束,才能使之持之以恒,养成规律性体育锻练的习惯。目前,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仅在28%左右,不仅仅因为公共体育实施条件和工作制度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与人们在学生时代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薄弱直接相关的。
[1]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2006:16-18.
[2]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等.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3]张学忠,杨旭东.当前学校体育思想研究泛化现象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9).
[4]张景学.公有经济企业家:国企改革和发展的基点[J].学术研究,2000(1):25-29.
[5]郭鸿勋.公共性: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点[J].中州学刊,2011(9):69-71.
[6]黄茂兴.扩大内需:从权宜之计到战略基点[EB/OL].http://www.fujian.gov.cn/ztzl/jkjshxxajjq/zthx/201205/t20120529_476489.htm/,2012-02-28.
[7]杨玉梅,杨俊生.主体间性: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点[J].广西社会科学,2010(3):41-45.
[8]杨小峻.专业精神: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96-99.
[9]田爱丽.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点及相应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21-23.
[10]叶忠,雷芳.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基点与实践机制——基于符号互动理论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29-32.
[11]张晓静,张秋艳,孙凤林.大学体育“四位一体”特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商业时代,2011(15):103-105.
[12]沈艳.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竞技教育的缺失及改革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1(6):152-153.
[13]许瑞勋,匡泉.大型赛事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105-107.
[14]杨芳,高海利.阳光体育运动的局限与超越——由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误区引发的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156.
[15]公黎斌.大学体育开展拓展训练课程教学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0(11):108-109.
[16]祝振军,焦建余.高校体育教育从强制性向诱导性转变的思考[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0):498-500.
[17]毛振明.进行新型体育教学设计的10要点[E B/O L].http://www.zqjyzx.jinedu.cn/xkxx/Show Article.asp?Article ID=13317/2012-01.
[18]贾卫国,张新生,杨国森,等.我国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12):96-98.
[19]白莉.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与构成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6):162-164.
[20]贺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使命与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11(9):138,157-158.
[21]李可兴,黄晓丽.高校体育精神的特质与培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1196-1197.
[22]陈琦.从终身体育思想审视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D].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2.
[23]孙洪涛,聂劲松,祁红.大学生体育保健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
[24]兰自力,黄文仁.对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反思与梳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The Basic Point and Dir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in Curr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n kai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Modern Logistics,Changsha Hu’nan,410131,China)
The evolution of the thoughts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as restricted by political,socio-economic and educational value orientation chang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would be the basic poi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some devi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sports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cademic connotation. Moreover, the physical culture education will inevitably beco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ntempor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cause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schools, students' cognitive level, people’s career and aspirations of happiness.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iculum System; Sports Culture;Basic Points of Development;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G 80-05
A
2095-2813(2013)11(a)-0132-03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重点课题“学校阳光体育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课题批准号:X J K 011A T M 002)。
韩凯(1983—),男,湖南长沙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