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伟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体育文化是体育发展的深层动力,体育发展自身的向心力、凝聚力、协同力和战斗力,以及体育发展对外部的感召力、动员力和品牌影响力均来自体育文化。在成功举行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进入了建设体育强国的新阶段,推动和促进体育文化建设成为新时期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则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体育事业发展应该突出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深化挖掘体育的文化内涵,夯实体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
“文化”是高等院校的灵魂和核心,高等院校从本质上来看是社会的文化组织,是人类高尚精神的殿堂,其在传承文明、创新知识、弘扬传统、引领社会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促进文化繁荣中具有其他社会组织不可替代的作用。某种程度上,文化追求是高等院校的本质特征。高等体育院校也不例外,作为以“体育”为特色的行业性院校,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不仅担当了为国家培养各类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的使命,同时在体育文化研究及建设方面亦做出了独有的贡献:早在20世纪60年代,北京体育学院和成都体育学院等院校,即开始了新中国最早的体育史和体育文化研究,成都体育学院成立了国内唯一的体育史研究专门机构,汇集了李季芳、董时恒、孙仲达、张咏(中国首位海外留学体育博士)等一批在国内体育史学界和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广有影响的学者,搜集、整理与发表了国内最早一批体育史史料和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史与体育文化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高等体育院校是我国体育文化研究的重要渊薮。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伴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当时学术界“文化研究热”背景下,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敏锐地展开了体育文化研究,1986年12月在成都体育学院召开首届全国体育与文化研讨会,由此掀起了国内体育文化研究的一阵热潮。在周西宽教授的主持下,编撰出版了全国第一套“现代体育科学丛书”,对推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一致好评。自此,学术界通过将体育置入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系统来加以认知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综合引入了文化学、历史学、社会学、传播学、宗教学、民族学、美学和艺术学等理论与方法,一定程度拓展了国内体育科学研究的视野,深化和丰富了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对传统体育观和体育认知模式的改变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进入21世纪的十多年,是我国体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十多年:竞技体育成绩跃升至世界前列、全民健身运动亦成绩斐然,特别是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且在金牌总数稳居世界前三,彰显了我国体育发展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我国体育发展仍面临着诸多矛盾及问题:如,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群众体育仍然是体育事业的基础性薄弱环节和突出“短板”;竞技体育领域仍存在着运动项目和成绩结构不均衡,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和群众喜爱、社会影响广泛的集体球类项目水平较低;运动员文化教育、就业安置和伤残保障等长远性、根本性问题没有得到系统、全面的解决;体育产业总体处于发展初期,市场配置体育资源作用还没有发挥;体育道德与行业作风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1]。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在体育领域的表现,但也有其深层“文化”原因: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重要事实是,我们今天的体育样态,从根本上讲是19世纪末叶开始,伴随着中国谋求现代化和民族自强的激烈变革,由西方传入的体育与中国本土文化经过冲突和融合而发展起来的。“文化”的视角或路径,或许可给中国体育突破“瓶颈”开辟一个方向,不仅有学者提出了“文化兴体”[2]的倡议,国家也加大了体育文化建设的力度,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组织召开了全国首次体育文化工作会议,研究了体育文化工作;2012年4月又下发了专门文件(《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部署体育文化建设的相关事宜,均体现了深刻的洞见。根据《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未来几年国家加强体育文化建设除要切实加强对体育文化工作的领导及加大对体育文化工作的资金投入等外,还将重点“加强体育队伍综合素质建设,加快体育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体育文化阵地建设;鼓励和繁荣体育文艺创作,积极开展各类体育文化系列展示、评选活动;积极挖掘、整理和传承优秀体育文化遗产;发展体育产业,推动体育文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体育文化交流”[3]。显然,要完成这些“任务”需要体育领域多种力量的充分涌动,高等体育院校责无旁贷。如前所述,高等体育院校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其在“文化育人、文化创新、文化融合和文化引领及文化对外交流”方面的独特功能。2013年3月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与成都体育学院共同建设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在成都体育学院成立,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国家体育总局对高等体育学院在体育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给予高度认同,也启示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将促进体育文化建设作为自身使命。
在成功申办和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带动下,近年来,高等体育院校顺应体育事业发展需求,开阔视野,发挥自身学科特色和优势,在体育文化建设上已有所“突破”。如2007年上海体育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成立,2011年成都体育学院中国体育史博物馆建成开馆,此二馆不仅对于我国传统体育文物的挖掘、整理、研究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且拓宽了体育文化研究的领域,并将体育文化研究从理论层次衍生到了物态文化,实现了理论研究服务于现实需要,进一步提升了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的层次,作为其中之一的院校,我们深感自豪同时也倍感责任重大。
着眼于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成体”在体育文化研究领域的历史积淀和学科优势与特色,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加大投入,推动体育文化研究和体育文化建设,以期为我国体育文化事业发展做出贡献。其一,我们将进一步整合本校资源,以建成国内体育文化研究高地为目标,加强体育文化研究。新搭建的“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整合校内体育史、体育新闻、体育经济、体育外语、民族传统体育等研究资源,重点围绕体育史与体育文化基础理论研究、体育文物研究、体育文化传播、体育产业文化、西南民族传统体育和传统养生文化等展开研究,在获取高级别课题和发表高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实现突破,力争经过努力,将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建设成为国内体育文化研究的高地。其二,凝聚国内研究学者,打造国内体育文化研究和交流平台,依托“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体育史与体育文化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定期开展体育史与体育文化教学与科研讨论,凝聚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体育文化研究学者,共同开展体育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各高校因地制宜开设体育史与体育文化课程;建立体育文化研究研修与培训机制,通过开设暑期培训班和研修班等形式,凝聚一批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体育文化研究学者;建立体育文化学者论坛和会议机制,打造国内体育文化研究和交流平台。其三,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打造海内外体育文化研究的交流中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重点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世界体育史学会以及中国台湾体育运动史学会等专门机构的联系和合作,打造海内外体育文化研究的交流中心。
[1]刘鹏.中国从体育大国到强国 面临五大挑战[EB/OL].http://sports.qq.com/a/20100809/000657.htm.
[2]宋继新.文化兴体:建设体育强国的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2).
[3]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体育文化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 sport. gov. cn/n16/n33193/n33223/n35574/n2568363/296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