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洪崧
(海南政法职业学院 海南海口 571100)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大学体育教学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体育教学实施过程的关键问题所在。通过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00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1]这对大学体育教学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意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途径主要通过人力资源的配备、体育设施资源的改进、体育课程内容的甄选来改变现有的体育课程资源缺失和不足的方面,并逐步完善体育教学的需求。人力资源的配备可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体育设施资源的改进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体育课程内容的甄选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本文从体育课程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入手,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进行阐述。
体育课程资源也称体育教学资源[2],就是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随着人们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关注及研究的深入,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资源,根据形态划分[3],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人力资源、体育课程体育设施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
长期以来,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后,对体育课程资源的研究主要从人力资源的配备、体育设施的改进、还是课程内容的甄选上都有较大的变化,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尽人意的新问题。
2.1.1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填补体育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满足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达到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独立思考并自主创造出新的体育运动,使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更接近生活,反映了体育运动来自日常生活中;在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上的局限性和教学方法上的单一性,导致学习氛围不浓,学生学习体育兴趣不高,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不积极,因此,要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验弥补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枯燥、单一,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1.2 加强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学习,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是起到主导作用,在体育教学内容是起到决策作用,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是灵活多样化,在教学方式是多种手段并用。因此,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是保证体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关键环节,是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体育竞技运动,那么,体育教学内容更应该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去寻找体育教学内容,达到满足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兴趣需求,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活动。体育教师是不断的参加各种形式的业务能力的学习,提升业务的综合素质,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学习先进的知识理念,改变现有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和教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两者之间的优势资源,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业务素质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体育教师业务能力的学习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2.1 对现有器材设备的改进
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现有的体育器材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器材使用的多种功能用途,改变器材短缺的难题。由于学校体育器材的紧缺,体育教师要善于转变教学方法,在教学组织上要采取小组形式进行共用器材,以达到每位学生都能使用到体育器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根据器材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体育教学中,要合理安排分配学生使用体育器材,提高体育器材的使用率。同时充分利用废旧物和其他生产工具等等进行加工改进,解决器材的短缺问题,满足课堂教学的需求。
2.2.2 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体育教学内容对现有的场地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调整,重新设置场地设施的功能,改善场地不符合体育教学的场所,以及场地不足的问题。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时要考虑学生使用的安全,防止有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要考虑到场地设施实用性。合理安排场地就是要提高场地的利用率和使用年限;合理维护场地是延长场地的使用年限。对现有场地设施的改造要有全局眼光,从多角度思考和分析,改造后是否符合教学使用场地和竞技性比赛用的场地,两者要兼顾,否则改造后使用率不高。因此,会影响到正常教学使用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
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对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要把一堂体育课上好,体育教师不仅要认真的把备课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堂,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设施,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体育器材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的必须接触、熟悉,同时要掌握好器材的特点,才能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体育场地设施是学生了解体育运动规则的最直观的情景。体育器材和场地是体育教学最基本必备条件,所以,体育器材的改进和体育场地设施的改造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有效途经之一。
2.3.1 竞技体育项目的甄选
对现有的竞技体育项目进行甄选,始终要贯穿以终身体育锻炼为指导思想。在竞技体育项目的甄选。(1)要考虑到竞技体育项目的内容是否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兴趣;(2)要考虑到甄选出竞技体育项目是否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3)要考虑到甄选出竞技体育项目是否适合学生终身体育锻炼;(4)要考虑到甄选出竞技体育项目是否符合学校体育开展。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对甄选出竞技体育项目进行适当的修改运动规则;从技战术角度,适当的降低技战术的要求,同时要适当改造场地和器材。竞技体育项目的甄选是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体现出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起到主导作用。
2.3.2 新兴运动项目的甄选
对众多新兴运动项目的甄选,要合理引用新兴运动项目,其运动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能够提高体育课堂学习氛围。新兴运动项目引入体育课堂,学生比较喜爱新鲜的事物,同时丰富教学内容。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甄选,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入新兴运动项目,要符合教学内容、符合学生体育运动需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使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同时满足学生的兴趣。例如:野外活动、素质拓展、体育舞蹈、定向越野、街舞、攀岩等等。甄选新兴项目时,要考虑学生身心健康的实际情况,内容要新颖、简单实用、参与性强。
2.3.3 传统体育资源的甄选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甄选是提高本校体育课程的特色,使学生生活经验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促进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很多,在教学过程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针对性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体育项目,拓展体育教学内容,使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甄选,要考虑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内涵又丰富了体育教学内容。
竞技体育项目和新兴运动项目经过修改规则和降低技战术要求,同时也改造运动场地,满足学生对体育竞技运动项目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学生长期以来接触最多的体育运动,经过内容整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的需求。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体育教学实施过程的关键问题所在。本文建议从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三个途径进行建设大学体育课程,即从人力资源的配备、体育设施的改进、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甄选的三个方面进行建设、发展大学体育课程,提高了大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人力资源的配备是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是保障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育设施资源的改进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堂的秩序有序进行,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甄选是提高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特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崔伟.体育课程论[M].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陈雪红.学校体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