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高校中开展太极拳的意义

2013-08-15 00:54唐守凯汪希硕曹春顺叶海燕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0期
关键词:学报太极拳心理健康

唐守凯 汪希硕 曹春顺 叶海燕

(1.芜湖市青少年体育学校; 2.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安徽芜湖 241000)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而太极拳则是武术文化明珠中一块晶莹剔透的瑰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1]。太极拳是一种技术动作在意识指导下柔和缓慢、轻灵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连绵不断、前后贯彻的运动[2]。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达到良好的健身、健心的效果。太极拳运动所追求的人自身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价值取向,深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当代大学生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人是寥寥无几,不少学生平时除了上课就是宅在宿舍里上网,再加上不科学的作息时间,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体质越来越弱,又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学习以及情感问题等因素,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每况愈下,令人堪忧。而太极拳具有集养身、健身、修身、医身于一体的特点,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最佳锻炼方法之一,而且,学习它,还具有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访谈部分学生与教师、专家)。

2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生理的影响

2.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在高度竞争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的神经衰弱现象越来越普遍,有调查显示[3],造成该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生活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学习方法不良,学习负担过重;个别学生偏重学习而忽视文体活动,使大脑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情感因素;考研压力等。神经衰弱日常表现为失眠、多梦、厌食、头痛等临床症状。

太极拳运动特别要求练习者在练习时“心静”,即注意力集中,并讲究“用意”,即在有意识地运用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区域的转化,使得大脑运动区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皮层的其他区域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大脑的兴奋与抑制得以平衡。

太极拳运动属于中小强度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快大脑新陈代谢,从而提高了中枢神经的机能水平[4]。另外,通过太极拳练习,神经系统也会更专注地支配其他系统如运动系统、呼吸系统等,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等。

王国谱等(2007年)通过实验数据结果表明,练习太极拳能够加强对身体姿势的自我控制,它间接地对大脑神经中枢起着训练的作用,从而促进和易化中枢神经和外周感觉机能[5],提高了神经中枢系统的紧张度,活跃了其他系统与器官的机能状态,加强了对大脑的调节作用。

2.2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太极拳运动要求“气沉丹田”,这是一种腹式呼吸(以横膈运动为主完成的呼吸形式),整套动作练习要求以腹式呼吸为主,步伐与呼吸节奏要求开、实为呼,合、虚为吸,一开一合即一呼一吸,通过膈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呼吸运动,这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既能增加肺部的通气功能,又能通过腹压有节奏的改变,使血流加速,从而增强心肺系统功能。

文建生,苏敏(2012年)通过实验数据得出太极拳中的逆腹式呼吸,可以使大学生的安静心率降低,肺活量增大,同时也对微细循环和心肺机能具有良好影响[6];欧阳燕,唐生钊(2004年)阐述了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作用,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慢性病,这些疾病表现为明显的通气功能障碍,而经常练习太极拳可降低通气阻力,提高肺泡通气量,改善肺通气功能。同时,太极拳以其独特的呼吸方式对肺换气功能以及肺动脉高压状态都具有改善作用,从而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具有预防和康复的作用[7]。因此,在高校中教师在进行太极拳教学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太极拳健身锻炼,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及有氧代谢运动能力。

2.3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大学生消化系统疾病也是比较普遍的问题[8],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不规律及辛辣刺激饮食,有调查显示,约有15%的大学生早上有不吃早饭的习惯,有时不能按时就餐,或靠方便面充饥,此外,有的大学生经常吃一些过酸或过辣的食物,这些都会对胃肠粘膜造成损伤。(2)神经因素,大学生由于面临学习与就业的压力,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并伴有便秘的现象,影响身体的健康发展。(3)大学生男生中有抽烟、酗酒;女生中有为追求身材“骨感美”而盲目减肥,这些现象都会对消化系统造成损伤。

太极拳运动可使膈肌上下运动,对肝脏与胃肠也有自我“按摩”的作用,从而使肠、胃、肝也随之发生运动,一方面加强脏器的运动;另一方面,促进了消化道的血液循环和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改善了体内的物质代谢。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增进食欲,减少便秘现象。

2.4 对骨骼、肌肉及身体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一般处在18~22岁的年龄阶段,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是骨骼、肌肉不断成熟、完善的阶段,而大学生人群是缺乏运动的人群,因此,在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之余有必要进行一次体育锻炼。

太极拳的动作柔和、轻灵、缓慢,其运动如抽丝,处处有弧形,似展非展,圆活不滞,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配合均匀细长的呼吸,整套动作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太极拳运动中,能使骨骼肌肉最大程度的放松,但并不是松松垮垮,而是为了保持运动的状态,对抗肌要放松,主动肌则适当收缩,这才叫“松而不弛”[1],加快了骨骼的血液循环,使骨质变得坚韧。另外,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肌肉可放松拉长到其他运动所达不到的长度,使得人体肌肉发展均匀和富有弹性[9],还可增大柔韧性和灵敏性。

张斌南等(2010年)分析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男大学生骨健康的影响发现:太极拳运动能够改善男大学生机体骨量和骨强度,促进骨健康状况改善,尤其是改善跟骨、股骨和腰椎的骨健康状况,预防和延缓骨质疏松症发生。[10]

3 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中明确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态,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适应上健全安好的状态。这就表明人们在重视生理健康的同时也应关注心理健康,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令人堪忧[11],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活不适应、学习压力大而产生心理困惑;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的心理焦虑;生活上的困难和挫折导致自卑心理;人际交往能力差而产生心理孤僻。

太极拳运动要求练习者精神与身体完全放松,缓慢、轻松、宁静地进行肢体活动,它不同于其他剧烈运动,使肌肉紧张和疲惫,在整个太极拳运动中,耗能较少,运动结束后,练习者普遍会感觉心旷神怡,从而能够缓解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

通过参加太极拳对抗活动,特别是太极推手的技术练习,能够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让练习者时刻去体会太极推手中所不断产生的矛盾以及如何去化解矛盾的过程。而集体太极拳练习可以大大增加人群间的交流,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打破自我封闭;在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会使得原有的孤独感和忧郁感等淡化乃至消失,使个体能够忘却烦恼和痛苦,并且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增加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刘永峰,章要在(2000年)通过实验表明大学生长期从事太极拳锻炼能表现出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对调节人的心理健康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并随着习练年限的延长,对人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越大,心理健康的水平也就越高[12];李凌云(2007年)通过实验表明以太极拳作为锻炼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妄想有积极影响,从而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13];杨祥全(2003年)也做了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有关报道,结果都说明了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14]。

4 “太极拳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武林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符号象征,它涵盖了哲学、美学、兵法学,中医学等文化内容。太极拳承载着中国千年文明发展的特征,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树立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有着不可取代的教育功能。而和谐是太极拳文化的核心,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5]。同时,大学生练习太极拳还能够起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5 太极拳运动对和谐社会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人的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前所未有的紧张。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和理念,能够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5.1 太极拳体现人自身的和谐

太极拳其练功方式主要是把人的意念、呼吸、动作三者融为一体,可以达到练习者身心的和谐,达到行与神的统一。身体的和谐可强身健体,心理的和谐可减少压抑和烦恼,只有身心都达到和谐才能使练习者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乐观的精神投入到工作和学习之中[16];只有在身体和精神在和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自身的安祥与和谐。

5.2 太极拳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观

由于残酷的生存竞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演变成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定胜天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所产生的极端反映[17],而太极拳的文化体现着一种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调节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太极拳运动主张“道法自然”,人身一小太极,自然一大太极。当你置身于草原、田野、园林等空气清新的大自然环境之中,用一种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心情去打一套太极拳,以顺乎自然、天人相通的观念来行拳走势,与大自然静静的交流,天人一体,生机无限,你会感受到你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生命体。当你静下心来,抛开工作以及人际关系所带来的一切烦恼,随心所欲、无拘无束[18]。与大自然轻轻地对话,达到一种“宁静自如”的境界,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5.3 太极拳体现人与人的和谐观

随着现代生活的快速节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不断缩小,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以及今后发展的压力,使得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人与人之间也随之变得冷漠。

习练太极拳能给人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切磋和讨论,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消除人们的寂寞,特别是对大学生。太极拳以其绵缓斯文的运动风格,尤其容易增加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观念。如太极拳推手中,正是两个人之间不断产生矛盾,又不断化解矛盾的过程[19],讲究“舍己从人,随屈随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20],人们在练习中会深深体会到这种哲学思想,它不是对抗,而是应保持自身与他人的和谐。

6 结语

综上所述,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的积极影响已经得到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肯定。因此,不论从养生保健、还是从文化发展、亦或从社会和谐角度来说,在高校推广和普及太极拳运动都是非常必要的。

[1]刘丽霞.太极拳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J].体育科技,2008,29(3):5-9.

[2]蔡仲林,周之华.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43-146.

[3]郭莉娟,祝雁,郝曙光.在校大学生神经衰弱病因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6):1045.

[4]陆海燕,施菲菲,朱晓霞,等.浅谈太极拳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14(4):84-88.

[5]王国谱,松本清,佐久间春夫.太极拳促进中枢神经与外周本体感觉的心理生理学效果[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2):40-43.

[6]文建生,苏敏.太极拳逆腹式呼吸的生理效应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3):67-70.

[7]欧阳燕,唐生钊.太极拳运动呼吸方法对呼吸系统慢性疾病的康复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6):61-63.

[8]吴秋桃.浅析大学生消化性溃疡成因与对策[J].科技风,2008(3):58.

[9]王志斌.简化太极拳普选课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1):132-133.

[10]张斌南,王力,郭义军,等.长期太极拳练习对男大学生骨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62-65.

[11]薛静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7):141-142.

[12]刘永峰,章要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6):108-109.

[13]李凌云.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身体自尊水平的影响[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2):43-45.

[14]杨祥全.太极拳对普通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18(1):63-66.

[15]王永胜.论太极拳运动对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影响[J].山东文学(下半月),2010(4).

[16]范维.太极拳“和谐”文化及文化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11,8(4):15-16.

[17]王柏利.竞争社会中太极拳的时代价值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42-45.

[18]徐昶楠,施丹萍.太极拳健身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1(26):239.

[19]林小美,苏欣,杨建营.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J].体育科学,2007,27(11):21-24.

[20]邱丕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12(3):70-72.

猜你喜欢
学报太极拳心理健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