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英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体育教学部 江苏常州 213022)
试析南京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①
沈丽英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体育教学部 江苏常州 213022)
本文通过数据比较和理论分析,认为南京市发展休闲体育产业面临如下机遇:政策的大力支持、大型运动会的刺激发展、当地政府的重视程度提高。面临的挑战有:休闲体育产业专门人才匮乏、当前南京的休闲体育产业资源市场化程度不高、营销实效不佳、休闲体育产业发展不平衡等。
南京市 休闲体育产业 机遇与挑战
南京市具备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很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发展障碍。休闲是现代城市文明化的重要标志,生活在休闲城市的南京人应抓住党的十八大指示精神,不失时机的在业已发展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成南京市休闲体育产业上一台阶。作为南京市产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南京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否取得成效将直接影响到南京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甚至影响南京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休闲城市的光辉形象。
党的“十七大”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些为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空间。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这些都为广州开展休闲体育产业提供政策基础。
南京的第十届全运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十运会开幕,还专门邀请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参加开幕式,意义重大。十运会场馆建设总投资54.8亿元,其中比赛场馆投资46.7亿元,训练场馆投资8.1亿元。十运会使用的比赛和训练场馆共132个,其中比赛场馆54个,训练场馆78个。可供利用的原有场馆98个。为满足办赛和训练要求,新建了34个体育场馆。新建的比赛场馆有:体育场2个,体育馆11个,游泳、射击、射箭、自行车、小轮车、赛艇皮划艇、激流回旋、帆船帆板、垒球、棒球、曲棍球、马术赛马、冰场和网球等专业场馆各1个。新建比赛场馆投资46.1亿元,比赛场馆维修改造花费0.6亿元。新建比赛场馆总建筑面积71.7万平方米。在全国运动会的45年历史上,十运会的赛场设置上是一个里程碑,赛场不再集中于中心城市及其周边,而是遍布江苏省所有13个省辖市,100亿元投入,让江苏省体育场馆的整体水平提升了10年左右,也为南京市加快休闲体育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后,在奥运经济的带动下,促进了我国体育产业市场化发展,促进了体育产业国际化,有助于体育产业规范化管理和企业制度完善,对建筑建材行业对房地产行业,对高新技术行业、信息行业、旅游酒店相关等行业都起了很大的带动作用,这些也为南京开展休闲体育产业提供有益借鉴。
2014年南京的青奥会,更是对南京城市市民一次休闲思想的大解放促进,这样有了全运、北京奥运、广州亚运等等大型赛事的经验,南京市目前正在为青奥会而加紧建设河西走廊,规划协调发展,更是对南京人参与体育的多次思想大解放,可见全运会、奥运会、青奥会都已经或将为南京的休闲体育发展提供了或即将提供物质保证和精神层面的支持,必将为南京的休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
南京市落实“新南京·新商机”项目、开展“南京全国行”,进做旺了旅游、美食、购物、会展等消费市场,培育了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新型消费业态,开展新一轮国家级酒店创建活动,推进全市美食街区建设,促进了消费持续增长、启动健康城市行动计划,倡导阳光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了森林、绿地、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沿海防护林等自然生态系统,切实保护古树名木,构筑“一城、两围、三纵、四横”的城乡一体绿地网络体系,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建设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区,确立并实施了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传媒出版、体育演艺娱乐等文化产业,可见,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南京休闲体育产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
休闲体育产业专业人才的匮乏是南京市有效开展体育休闲产业的主要短板。休闲体育产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首先,表现在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较低。在现有的产业经营管理者中,许多人是退投的运动员、教练员以及其他一些无专业知识基础的人员,他们缺乏对市场运作和经济规律的了解,缺乏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知识与技能,因而不能将体育产品或服务有力地推向市场,不能促进体育产业化市场机制的有效发挥。其次,从需要体育产业人才类型上看,目前主要缺乏以下几类人才:(1)负责体育产业、体育市场规划、监管职能的管理干部;(2)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3)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这些人才的缺乏都是南京市目前发展休闲体育产业的短板。
市场化是经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是在相关法律条款下得以保证和实施的。目前南京在对休闲体育资源市场化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休闲体育资源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休闲体育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休闲体育产业运作中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是国家赋予休闲体育产业实践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right),可是我们在体育休闲产业资源开发的时候常常公私不分,见利扯皮现象时有发生。这样,南京市休闲体育资源开发后的价值归属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休闲体育企业对体育资源的开发无法作长期投入计划,影响到南京休闲体育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南京市大多数休闲体育经营单位营销不佳主要归结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淡薄、缺乏新意和活力、缺少现代人文、绿色营销等先进理念,不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心理,不可能更好地占领该市场。第二,市场营销观念落后。接功近利中小企业在市场营销中往往把注意力盯在成本、费用上,只注重短期收益,而不重视研究消费者需求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趋势,不懂得全方位地培育目标市场,忽视营销创新,使企业失去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少数企业虽有一流的产品,但没有一流的服务与之相配套,无法抓住顾客。产品策略缺乏创意。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产品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性能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事实上,现在的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越来越趋向理智化,受外界的影响越来越小,如果不去做扎实的销售网络建设,而是靠广告轰炸来吸引经销商,那么时间一长,市场出现问题就成为必然;促销策略不得要领。许多中小企业不明白促销只能是暂时性营销活动的道理,经常是一种产品这个月打折,下个月买一赠一,让消费者觉得这个产品、这个品牌不值钱,适得其反,影响销量。另外,中小企业只注重自己产的销量情况,而忽视促销行为中应承担的社会道德与法律责任,忽视促销行为塑造和改变企业公众形象的作用,破坏了企业的公众形象,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更有可能使老牌企业名牌产品走向没落。
首先,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得南京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不仅体现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规模上,更重要的是在水平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最明显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主城区和拥有大批休闲体育资源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远远大于其他;其次,南京市休闲体育产业项目间相关产业开放得不平衡,主要由于各类休闲体育项目的技术水平差异、体育者偏好、观赏者的偏好及个人休闲体育文化教育差异等所造成的,故产生了不同休闲体育产业的市场效益和发展水平不一样,这种现象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更需要政府政策加以引导。
[1] 曹琛.中外体闲体育产业比较研究[D].首都经贸大学,2005:23-26.
[2] 鲍明晓.我国体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J].体育科研,2005(6):1-12.
[3] 李建国.上海都市生活圈模式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汇编[C].北京:中国体育科学协会,2004.
G812.4
A
2095-2813(2013)09(c)-0131-02
沈丽英(1963—),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副教授,河海大学常州校区体育教学部主任,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