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吉林省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 王哲
档案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档案法制建设,它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途径和根本保障。近年来,档案法制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档案的行政执法工作也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档案法制建设中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是摆在档案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档案法制观念是依法治档的前提,没有档案法制观念,依法治档就不能落到实处。在一些档案管理部门,存在重视业务活动及指导作用,轻视法制建设与监督检查;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更多的是行政手段,而不是法律手段;在认识上,没有把依法治档工作摆到工作的首位,普遍存在着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对档案法制系统内部建设信心不足,使依法治档时常处于困乏状态。另外,从社会环境来看,档案法制观念薄弱问题也十分突出。一些部门对档案执法不以为然,以自身利益为重,应付检查,回避监督管理,因而造成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没有监管起来。在依法制档工作中,各单位一把手还存在对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不能配备高素质档案管理人员及专职工作人员,缺乏管理科学性。
依法制档的关键环节是严格执法。目前有些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档案执法过程中该管不管,管而无力,造成档案行政执法难以严肃。同时尚未建立健全执法监督系统是档案管理部门的一大弊病,其次缺乏专职的执法监督人员,使执法监督工作难以落到实处。
个别单位对档案管理工作还不够重视,档案工作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强,工作中所需的人、财、物和档案整理归档时间不能给予充分的保证,虽然各部门把档案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也部署专人负责抓落实,但真正把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还存在缺限。
多数单位与档案管理“八防”要求相差甚远。少数单位档案室变成了杂物间,同时设施设备明显老化,档案柜也五花八门不统一比较零乱。个别单位档案室设防意识不强,什么人都可以随意翻看档案,另外管理体制不到位,部分档案有破损。档案室保管条件差的原因,从客观因素上看,有些单位办公用房比较紧张,单独拿出一间房子作为档案室的确存在困难,极个别的单位根本没有对档案进行保管,档案资料象垃圾一样堆放在某一角落,这些问题的产生,归其根源就是对档案工作认识不足,档案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
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还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档案人员如果没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就不能胜任档案管理工作。调查中发现:有的单位档案人员一岗兼多职,不能全心全力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加上工作变动频繁、业务素质欠缺,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此外,档案人员业务不精,导致归档文件的整理、分类和保管期限划分等不够准确,其次,个别档案人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和责任性认识不够,存在随意应付了事,对各科室必须要形成的档案资料归档监督指导力度不够,思想上存在着“为难”情绪。
1.注意方法,把握宣传角度。在宣传教育过程中,既要宣传档案工作的重大意义,又要宣传依法治档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把《档案法》的宣传教育推向广度和深度,由小及大,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抽象,步步深化。2.突出重点,选准对象。每位公民都有依法保护档案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对《档案法》的宣传要有普遍性和社会性,每为公民的档案法制观念增强了,档案工作才会做到坚实有效。但在目前来讲,档案法制工作的重点推广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档案工作人员,只有领导干部的法制意识增强了,才能更加重视档案工作,更好地逐级抓好档案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3.主动出击,坚持常抓不懈。作为档案行政职能部门必须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敢于、主动、善于出击,把《档案法》的宣传教育纳入到档案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努力形成全社会重视档案事业发展的氛围。
档案执法的主要目的是把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切实依法监管起来,这是档案法制建设的中心环节。1.档案管理部门要组织广大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学习,从而促使档案工作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发展。2.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牢固树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观念,要敢于执法、严于执法。
1.要形成政府法制部门及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档案执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推动档案行政执法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2.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检查网络,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形成一个有领导、有组织的执法监督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