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水 那树 那学堂——品味清华·感悟清华

2013-08-15 00:44文建中
吐鲁番 2013年4期
关键词:水木清华园相依

文建中

年轻时候,羁旅在北京几年,数次到过清华园,都是来去匆匆,未曾刻意作过停留,自然就无法细细品味。见宝山而未窥其门径,终究是一个遗憾。

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座“清华园”牌坊门,青砖白柱、三连拱门、孤寂矗立,古朴中透着优雅,简洁里透着厚重,似乎把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好好地融合在一起了。这是否承载了内忧外患之际先知先觉者“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执著追求?未经考证,不得而知!但穿过牌坊门后,门外的喧嚣确实一瞬间便无影无踪,门里的幽静顺势扑面而来,清华园便成了思考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好去处,这时的牌坊成了穿越之门,贯通了现实和历史。

这座牌坊门,最易让人联想到圆明园那断壁残垣,似乎就是将大水法的残景直接搬了过来,一直静静地诉说国运中道衰落的无奈和忧伤。这是否寄托了先知先觉者“万里长城万里空、百年强国百年梦”的救亡图存梦想?未经考证,不得而知!众所周知,清华学堂的前身就是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确实烙上了国耻的印记!此后,再也没有到过清华园,心底两个疑惑始终挥之不去,总想找个机会考证考证。

借着在清华大学参加新疆财政系统处级干部能力建设研修班的机会,端午节后来到清华园,并将用半个月时间集中聆听大师们思想的声音。因为课程调整,又遇上难得的吐鲁番式的晴朗天气,我决定完整地利用今天下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好好地看看清华园,品味清华园,感悟清华园。

午间小憩之后,穿过紫荆路,沿着无名河畔信步往南。河畔两岸排列着伟岸的白杨、遒劲的槐树、苍茫的松树、灵秀的杏树,青翠欲滴,绿影成阴;河里浅水清澈见底,没有波光,也不见潋滟,又能让人感觉到它在静静地流动。如果不借助阳光偶尔透过浓密的树叶,投射在水面形成斑驳的光影,你根本无法判断这清水流动的方向;每走过一小段路,便会有一座小桥,连接一片空旷的草地,延伸一条寂静的小径,不自觉地被引领到一座座透着书卷气的古旧建筑物前。

绕过听涛园,顺着草地中的小径,便来到了“五斋”楼,我不禁肃然起敬!“斋楼”,那可是高僧坐禅的地方。驻足细看,原来是新斋、明斋、善斋、平斋、诚斋五栋教学楼,建校之初用作学生宿舍,现已改为人文学院教学楼,仍然取名为“斋”,足见学校对学生静心学习、潜心思考的殷切期望。人文科学啊,那可是仰望星空的活儿,需要高僧坐禅的定力,担当得起“斋楼”两个字。漫步跨过桥下的清水,面对百年古木,走进每一栋“斋楼”,心灵一定会得到净化。

顺着无名河往西拐弯,便到了“水木清华”,这是清华园里最幽静之处。山林之间掩映着两座玲珑典雅的古亭,亭下一汪湛蓝的池水,水面上间或伸出几片荷叶,水底倒映着蓝天白云,水边环绕着垂柳,岸上躺椅上有的人在阅读、有的在垂钓、有的在相拥……除了林间鸟儿在欢叫之外,一切都寂静极了,让人体会到了城市里久违了的“鸟鸣山更幽”的意境。偶尔有微风拂过,便是涟漪澹澹、荷叶连连、垂柳依依,真不枉了谢混“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的赞美。

邻近“水木清华”的是因朱自清散文而闻名的荷塘。荷花自然如先生描写一般的婀娜多姿,水自然如先生描写一般的绿意盎然。由于一路走过的景色,尽是水木相依,因此我更加关注荷塘边上的婆娑绿树。它不像无名河边,树木密实到两岸枝条参差交错,把河底的水掩映起来;不像“五斋楼”边,古木参天,错落有致,与无名河里的水远近相宜;不像“水木清华”池水边,树木疏密相间,与池水相得益彰。荷塘边树种更加丰富多彩,树径大小不一,树干高矮不一,树冠疏密不一,更像无序地自由生长,却又如此和谐;因为有了塘边绿树,荷塘的水尽管经过太阳暴晒,还是不温不凉,竟然让人产生“濯吾缨、濯吾足”的臆想。

环过荷塘,穿过甲所、丙所前的草地和槐树林,便来到了莘莘学子心中圣地——清华学堂。这青砖红瓦、坡顶隆起的古典学堂是清华建校初期的主体建筑,也是早期的国学馆,汇集了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大导师”等数代学术泰斗,“中西融会、古今贯通”清华办学风格也发轫于此。因为有了周边的槐树这种君子树,梁启超先生对清华学子做了《君子》演讲,倡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并自此成为清华校训。当我静静地站在日晷前凝视清华学堂时,过来一位老教授神秘地说,清华学堂和电机馆、同方部、科学馆等这个老建筑群布局是有讲究的,并提示想象成八卦图,特别强调一定要把梁启超说的乾卦坤卦联系起来。我心里觉得这太玄了,但因为有了这卦象的心理暗示,眼前的建筑物顿时幻化成一棵棵参天大树、聚聚合合、瞬间连成一片大森林;建筑群中央大草坪的小草顿时幻化成一滴滴水珠,此起彼伏,瞬间连成一片水泽……依稀中似乎听到了水滋润树、树涵养水的声音。我自己也惊呆了。

回到芝兰园,我问邻桌的在校学生,他们入校之初是否开展过类似“品味清华、感悟清华”的活动,并请教为什么清华师生喜欢用“水木清华”指代学校。这位学生笑了笑,说没有开展过类似的专题活动,他们在学习中品味、在实践中感悟!至于喜欢“水木清华”四个字,或许是因为水木相依吧!

水木相依!这位学生说得太好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注释了“行胜于言”校风。无名河、五斋楼、水木清华、荷塘不都是这样吗?

我看过北大的未名湖和勺海,为北大那种虽有一湖水亦甘居“未名”、虽仅一勺水亦敢称为“海”的胸襟所折服。今天,看了清华园,又为清华那种独木可参天、成林相辉映、若水修性、以槐正德的品格所倾倒。清华北大,北大清华,不分伯仲,难分轩轾,不也是一种水木相依吗?万千变幻都非凡境,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我知道比喻永远是蹩脚的,但仍不惮把水和木作一番比喻。如果说教育是水,那么学生就是木;如果说政治清明是水,那么社会进步就是木;如果说长治久安是水,那么跨越发展就是木;如果说民族融合是水,那么国家稳定就是木……

无须刻意品味,无须刻意感悟,无须刻意考证,因为水木总相依、水清必木华就是中国梦!

我心里的疑惑也释然了。

猜你喜欢
水木清华园相依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水木之约”居室设计
血肉相依
繁华·热烈之爱
相依相随
相依相伴
水木剧
清华大学之“清华”的由来
月饼里的情书
让梦在白天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