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娜
王基,一个让很多老师头疼的孩子,在我的帮助下,他正以阳光的心态走向未来。故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那一天,当打开王基的作业本时,我不禁一颤:“老师,你不喜欢我,讨厌我,是吗?你看我时眼神总是那么冷淡,不像看别人那么亲切柔和……”这并不工整的字迹,让我一怔,是啊,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刚开始我还能还耐心地说服教育,可他屡教不改,我已经失去了信心。本着教师的责任,我认为我从没有在他面前流露出什么,可没想到,今天他居然对我这么说,我知道他已经从我不经意的眼神中读出了对他的轻视……如果说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那我对待王基的态度也可能葬送一个孩子美好的未来,这沉甸甸的书信,让我自责。
于是,我坚定了信心,一定要改变他。我把他找来,轻轻抚摩着他的头,真诚地说:“孩子,对不起,没想到赵老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 “其实老师是恨铁不成钢呀!知道吗?我早就答应了你的家长,一定努力改变你的缺点,可你这样,我如何向你父母交待呢?”说着说着,他的眼圈红了,当场就认了错。我发现其实他是自尊心极强的孩子,当被批评时,他用反叛维护着自己易碎的心,想以此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尊严。所以,那些简单的训斥,粗暴的恐吓,只能对他造成更大的伤害。要改变他,就要让他接纳我。我开始关注他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状况,尽可能地发现其“闪光点”, 课堂上、活动中,只要他有一点优点,我都会让同学一起送去掌声,向他学习。听到我对他的肯定,他得到的是一份意外的惊喜。他也在悄悄改变着。
我暗自高兴,可一段时间后,不在我的身边,不在我的课堂,他又回到了重前。一节音乐课上,一向唱歌比较出色的他,公然和老师叫起了号,激怒了老师,老师要请他的家长。事发后,我急忙和音乐老师进行了交流,我要求替他接待孩子的家长。
在等待家长的时间里,我回忆起曾经无数次接见他的家长,告了无数次的状。可每一次,回家后一顿棍棒之苦,不见效果……我该怎么办?在办公室里王基留下的感人泪水和今天对音乐老师那肆无忌惮的目光让我觉得他前后判若两人。我忽然意识到每一个孩子心灵最深处都蕴藏着两个小人:一个好孩子,一个坏孩子。我要让所有的人和我共同唤醒他内心的好孩子,让他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师,王基又让您费心了!”家长的话打断了我的思考。我急忙迎进他的家长,非常真诚地对她说:“不是的,虽然他曾经有许多缺点,但现在他变。”我尽量多地描述了王基的优点,然后我郑重地说:“今天找你来的最主要目的,是想请你回家好好帮他练习练习,音乐老师想请他在精彩星期五活动中做一次展示……”送走王基的家长,我期待着第二天的到来。
第二天,我来到教室,在我的教科书,里面夹着一张字条:“老师,谢谢您,从幼儿园开始,从老没有人表扬过我,本来昨天,我已经准备好了来应对妈妈的呵斥、辱骂甚至体罚。可是真的让我意外,妈妈买了大大小小的礼物,说是奖励我所谓的优点。更感谢音乐老师对我的希望,我哭了,我知道我做错了,老师,我以后不会让你那么操心了。相信我!下课后,我一定去音乐老师那里赔礼道歉……”我望着他,深情地点点头……
那一刻,我也明白了一个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反复发展的过程。不要企图“毕其功于一役”,对出现反复的后进生仍要尊重、信赖,直到彻底转化为止。所以,我设计了许多活动,让同学了解他,渐渐地,他也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他开始变得自信起来,虽然仍有缺点,但他正在心理需要的满足中不断地进步、成长……
看着他的变化,我如释重负,是啊,爱一个“好”学生容易,爱一个有缺点的学生确实难。纵然有千万个理由,我们也不能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对他冷若冰霜!我庆幸,我没有放弃王基。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了他正从灿烂的阳光中向我走来。
(作者单位: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编/张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