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村的党建创富启示

2013-08-14 12:46本刊调研组
当代贵州 2013年27期
关键词:从江县桑田班子

文Ⅰ本刊调研组

(执笔:肖 露 调研组成员:吴文仙 任玉梅 张天明 朱 江 责任编辑/蒋叶俊)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村支两委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图为阳镇黄桑田村林下养鸡村民。(黔东南州委组织部供图)

号召村民集资入股共同发展生产,不是每个村支两委都能妥善经营的集体事业。在青溪村,从商人身份到被群众推选为村干的老、中、青三位致富能人,正以市场化操作模式带领村民做起生意来。

青溪村:“能人班子”的示范效应

初秋时节,小雨淅沥。天柱县坪地镇青溪村口的大桥两侧,一边是种植大葱的农产品基地,一边是库区水产养殖区,这都是青溪村“能人班子”带领村民创业致富的新兴产业。

2010年村两委换届前,青溪村原两委班子结构老化,实绩平平。该由谁来接任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一直是村民热议的话题。那时,在外经商多年、年均纯收入超过30万元的青溪村人王朝勋、姚祖忠和刘元平是老乡们公认的致富能手,不少村民盼着他们能从外地回到青溪村,为大家的生产发展指点迷津。

“我从没有想过会回来当村干部。”村委主任姚祖忠对记者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王朝勋高票当选村支书,姚祖忠、刘元平则被分别推选为村委主村和副主任,这个远近闻名的“能人班子”应运而生 。

班子成立后,他们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自己富是家业 ,群众富叫事业”。王朝勋三人分别把自己在天柱县城经营的红砖厂、商务会所、茶楼等实业交由他人管理。短短两个月后,青溪村便民利民办公室落成,他们正式从生意人变为“上班族” 。

上任后,王朝勋等多次自费到周边区县和省市考察,还请来专家到村里指导产业发展方向,试图寻找一条适合青溪村发展的致富路。

“青溪村目前正利用山地库区资源建立新型合作组织,发展综合农业和生态旅游业。”王朝勋介绍说。经考察,他们将产品销售渠道和主要市场锁定在近邻四川和重庆,以“支部+产业合作社(协会)+农户+区域合作”的方式,形成跨地区和行业、产供销一体的产业链。

“种植技术含量低、成功几率大、收成快的大葱让村民迅速尝到甜头。”王朝勋说。班子成立之初,大家挨家挨户动员以每股5000元的形式筹资,由产业合作社统一支配。筹资入股在村里引来一片质疑声,不少村民担心参股入会后,钱是否会“打水漂”?

村民张忠浩因家庭经济困难,家人对参股也持反对态度,他瞒着家人揣着3000元找到村主任姚祖忠,借了2000元凑足一股成为了股东。2012年底,热销四川的大葱产业开始盈利,每股分到2000元红利,张忠浩带着钱回家,原本持反对意见的家人态度随之改变,反怪他不多入几股。

“跟老百姓要算明白账,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姚祖忠说,群众尝到分红甜头后,“能人班子”这个称号被叫开了。现在入股户数已从开始的59户发展到158户200余股,大葱种植面积从400亩扩大到1000亩。

除大葱项目外,青溪村规划发展的项目还有八墨塘农业休闲旅游区开发,黑猪、黄山羊和小家禽示范养殖畜禽产业区等,规划面积目前已覆盖4个行政村。年初投入建设的优质山羊种养殖场预计年产12000只优质羊种,预计年纯收入将达80余万元。

2013年,又逢新一届村两委换届。记者询问他们对连任的想法时,王朝勋说:“这个得老百姓说了算,村干本身就是一个活路头、农民代表,如果群众信任继续选我们,再苦也会坚持干下去。”

阳镇黄桑田村,素有镇远古城后花园之美誉。这座距县城仅7公里的美丽乡村依托镇远旅游品牌优势,抓住全省“5个100”中的2个(即:100个示范农业园区之一、100个重点景区之一)发展机遇,以创建“党建精品示范亮点”活动为平台,在为旅游旺季古城游客“井喷期”减压和舒压的同时,切实带动了当地村民们脱贫致富。

黄桑田村:古城后花园的致富经

往镇远县东北面10米宽的沿河公路行驶7公里,沿途大片蓝莓采摘园、千余亩烤烟种植林、村趣盎然的特色农家乐以及正在建设中的自行车漫游车道,黄桑田村俨然是“美丽乡村”的最佳范本。这个依托旅游服务,致力发展城郊型现代观光农业的小村庄,近年来已成为不少自驾游和体验游散客的最新目的地。

“每逢周末或节假日,数以万计的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向镇远古城,接待压力可想而知。”阳镇党委副书记何坤均对记者说。今年以来,黄桑田村支两委抓住古城近郊这一便捷优势,在引导当地农民 以种植烤烟、经果林、蔬菜为主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县里的政策,按规模拨付给村自办农家乐5-10万元不等的专项补贴。这条发展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路子,不仅为镇远县游客“井喷期”疏通了一个宣泄口,也为旺季中赴古城观光的游客提供了另一种选择。

几年前,在黄桑田村556户共计2218人中,约有一半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由于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数量居多,导致每户家庭收入结构单一。从去年春节起,何坤均和村支书曾纪孝一合计,决定以寄贺卡的方式给每户村民拜年,并在致辞中诚恳的建议在外务工村民回来走走看看。41岁的曾广佩曾在浙江打工10多年,年收入约7万余元,2012年回乡过年,看到村民种植烤烟经济效益高、见效快,于是他算了一笔账:每年承包30亩烟田,即使逢旱季年收入也有15万元左右,加上农闲时村里不少工地需要用工,用他的话来说“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远比在异乡起早贪黑强多了”。曾支书的儿子曾广林在广东打工10年,父亲鼓励他返乡创业,从起初的犹豫不决到尝试开荒承包45亩烟田,回乡两年来,收入颇丰的曾广林已成家育儿,生活过得滋润又有奔头。今年以来,黄桑田村有600多名青壮劳力先后回乡寻找创业就业机会。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黄桑田村支两委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带动了外出务工村民的返乡热潮。

“金钥匙”、“金纽带”、“金种子”、“金平台”,这个专门针对解决农村党员、群众创业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难题的党建品牌,越来越受到从江县基层群众的欢迎。

宰略村:“四金工程”绘小康蓝图

9月3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从江县雍里乡宰略村村民牛茂生一大早便来到自家的养殖场给鸡群喂食。听到他的吆喝声,上千只乌骨鸡从四面八方过来争相啄食。

“乌骨鸡肉质细嫩,味道比土鸡鲜美,所以非常好卖,贵阳、凯里、榕江还有从江县城的很多商家都来找我买。”牛茂生乐呵呵地向记者介绍。

今年年初,在村支两委的动员下,牛茂生拿出多年打工的6万元积蓄,加上从江县“金纽带”工程提供的2万元扶持资金,在自家承包的山头办起了乌骨鸡养殖场。现在,他饲养的乌骨鸡已经发展到1600多只。“现在养鸡半年就赚到了以前打工一年赚的钱,比以前强多了。”

2012年以来,从江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针对农村党员、群众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创新打造“四金工程”党建品牌。通过实施“金钥匙”培训工程提升党员创业带富能力,实施“金纽带”信贷工程破解创业资金难题,实施“金种子”项目工程引导产业科学发展,实施“金平台”服务工程完善创业保障体系。

目前,从江县已创建“四金工程”示范基地26个,示范户233户,县级领导重点联系示范村30个,全县驻村干部与农村党员创业示范户结成“1+1”对子626个;建立农村党员诚信档案,发放“金纽带”贷款198笔、共计783万元。同时,培养出全国人大代表、洛香镇大团村创业致富能手梁文同,“贵州省百家创业小老板”、停洞刺绣厂厂长王玉英,雍里乡宰略村村支书牛成光等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创建了一批农村产业示范基地。

“有了这‘四金’,发展不再愁。”宰略村党员、养猪大户杨艳说。作为全县第一批“金纽带”贷款的受益者,2012年,在她资金最困难时,通过支部推荐、乡党委评级、县信用社授信,拿到了4万元“金纽带”贴息贷款。由于讲诚信,加上帮带村里两名妇女养猪,她还获得了县委组织部提供的近2000元党内创业关怀贴息。

如今,宰略村已建起33户种养殖大户和1个油茶种植场,村民的年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余元。“下一步,依托‘四金工程’,我们将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我们的目标是2014年实现小康。”谈到发展前景时,村支书牛成光信心满满。

猜你喜欢
从江县桑田班子
青春作伴·沃野桑田
水天一色梯田美
白云不再“空悠悠”——白云村“两委”班子的“自我激励”
梯田稻熟
贵州从江:“铁牛”助农春耕忙
桑田
鸡毛蒜皮无小事
新班子 新作为 新形象
组织志 四任班子“接力史”——干部始终“钉”在领头蹚路
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