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厐思纯
(作者系贵州省文史馆特聘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 坤)
黎庶昌(1837-1898),字莼斋,遵义禹门沙滩人,幼年师从伯父黎恂、表兄郑珍,21岁为府学廪生。其学术成就与郑珍、莫友芝齐名,合称“郑、莫、黎”,海内公认为黔中学术代表。
同治元年(1862),为救敝起衰,重振国势,清廷“下诏求言”。黎庶昌不顾自己地位卑微,向都察院两次呈递了《上皇帝书》。他以其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高远的识见,提出了荐举贤才,裁减冗官,停止捐官,增大守令权限,改变科举内容,全面发行钞票,改变军事制度,安置旗民等兴革十五事,皆切中时弊。
为标榜政治清明,表明自己延揽人才的“诚意”,慈禧除采纳《上皇帝书》中一些“尚属可行”的建议外,还责令有关部门“遵照办理”,并下谕:“黎庶昌著加恩以知县用,发交曾国藩军营差遣委用,以资造就。”
同治二年(1863)暮春,黎庶昌行抵安庆曾国藩江南大营,随后被派去稽查保甲。一日,曾国藩夜巡至一屋前,见灯火犹明,书声琅琅,进去后见是黎庶昌,便想考考其才学。令其惊奇的是,眼前的这位青年博古通今,识见不凡,欣喜之余,纳为弟子。之后,通过接触与了解,曾氏对黎庶昌有如下评价:“莼斋生长边隅,行文颇得坚强之气,锲而不舍均可成一家言。” 无独有偶,中兴名臣丁宝桢亦慧眼识英雄,亦认为黎庶昌“志节坚贞,抱负甚伟”,因而向清廷举荐。
光绪二年(1876),首任驻英大臣郭嵩焘,因与黎庶昌有旧,知其才识宏通,便檄调其充三等参赞。同年十二月,黎庶昌随郭嵩焘等抵伦敦。黎庶昌将沿程的奇异景色、风土人情、珍禽怪兽、关山名胜记述下来,并与中国古代的记载相印证,写成了《奉使伦敦记》。在伦敦行使外交使命时,黎庶昌利用各种机会对西欧各国进行广泛的考察,体验了西方的民主政治,目睹了这些国家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军事、先进的文化及多彩多姿的民风民俗,从而心中萌发了变法图强的思想。他认为,中国应该仿效西方列强,开设火车,建立轮船公司,创办电报、信局,以求国家富强。
之后,黎庶昌先后随刘锡鸿、曾纪泽、陈兰影出任德、法、西班牙使馆参赞,曾奉命代中国出席巴黎巴拿马运河开凿筹备公会。
黎庶昌使欧五年,游历十国,写成了《西洋杂志》一书。该书内容丰富多彩,记录了中国使节向英、德、法、西班牙呈递国书的情况,以及马嘉里事件后中英外交活动;记录了德皇、俄皇被刺的情况,以及英、德法议政院“立法”、“行法”、“执法”的情况;记录了西欧各国的电讯、报馆、书局、瓷器厂、兵工厂、织呢厂、官钱局和农务学堂;记录了伦敦、巴黎的街道、油画院,以及巴黎大赛会(博览会)、英人的赛马、西班牙的斗牛及各国的钱币。《西洋杂志》面世,对封建专制的中国士人来说,无疑是一本了解西方世界的好书。
光绪七年(1881),黎庶昌出任驻日公使。在日期间,黎庶昌对明治维新后日本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痛感中国惟有“整饬内政”,“酌用西法”,才能自强。为此他于光绪十年(1884)向清廷上《敬陈管见折》。认为发展工商业,整顿财政、税收,以资增加财力,是当前之要务。而有了雄厚的财力,则军备自然会得以充足,国力自会增强。此折曾得到李鸿章和曾纪泽的高度评价。然而在顽固派的反对下,最终被弃用。
黎庶昌醉心中国传统文化。使日期间,公务之余,他留意中国古籍的搜求,凡旧版、秘籍、孤本、善本无不收之,然后陆续出版。这套《古逸丛书》系其“节三年薪俸万数千金,耗两年心力”而辑成的,由此可见他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
光绪十三年(1887)十一月,黎庶昌再度出任驻日公使。在日期间,他推行民间外交,结识了不少日本文士,日本“士大夫略涉文墨者,以不知黎公为耻”。黎庶昌的人格魅力使不少日本友人对中国怀有好感,使他们厌恶政府的对华政策,认为日政府有“外饰友与之义,内乏唇齿之实之嫌”,使“有志兴叹,识者寒心”。
使日期间,黎庶昌潜心治学,其《拙尊园丛稿》大多撰写于此时期。同时他广泛搜集黔中历史、地理、文学、风俗及先贤轶事和地方掌故,撰写了《全黔国故颂》《牂牁故事》《黔文粹》等,又刊印了《黎氏家集》,并将自己写的古文辑为《续古文辞类纂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