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哪里来

2013-08-13 22:55毛胜
前线 2013年12期
关键词:改革开放道路中华民族

毛胜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行的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根本原因”。“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的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她源于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伟大转折点,这次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全国各族人民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全面吸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探索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基础上,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成功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内外政治风波、经济风险、自然灾害等一系列重大历史考验中,始终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不动摇,始终奉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切入点,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党自身建设的方向和目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时,在充分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既成功地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抓住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以“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切入点,明确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从求速度、求增长的粗放式发展向求协调、可持续的永续式发展转型,为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了新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同时,对世界社会主义500年历史特别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进行了新总结,进一步回答了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強调要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中国奇迹”雄辩证明,从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愧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国家富强之路、人民幸福之路。

她源于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不懈探索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探索可以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于改革开放之后,但它与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以毛泽东同志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建立了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奠定了理论准备、创造了物质基础、提供了宝贵经验。

不可否认,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和实践经验的不足,改革开放前的探索并没有从根本上脱离“苏联模式”。许多阻碍生产力发展、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或者只在特定历史条件甚至理想状态中才起作用的体制机制和思想观念被当作“社会主义原则”加以贯彻;许多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思想理论和实践创新,被当作“资本主义复辟”加以批判。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全盘否定这段历史时期的探索,更不能片面强调探索中出现的曲折和失误,乃至一笔抹杀这段探索所取得的光辉成就。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将艰辛的探索过程看作胜利的前提条件,在胜利后总结经验,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前行,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虽然在探索的思想观念、方针政策、具体实践上有很大差别,但从本质上讲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探索实践,都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核心的探索实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来源,后者是前者继承和发展。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总结道:“从许多方面来说,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当然,我们也有发展,而且还要继续发展。”

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关系,决不能将二者割裂甚至对立起来,既不能用后者的成就否定前者,也不能用前者的失误否定后者。明辨是非、分清主次,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汲取教训,这样才能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她源于170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程

19世纪40年代,有两件大事震惊了世界:一件是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被迫打开国门;另一件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正式诞生。这两件事在当时看来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事实证明它们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英国战舰发射的炮弹,彻底打碎了清朝统治阶级“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局面。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了寻找救亡图存、强国富民道路的漫长探索。然而,地主士大夫阶级的洋务运动、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相继失败,西方资本主义框架下的各种舶来思想都没有改变中国的命运。

诸路皆走不通之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先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由此而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把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与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结合起来,面对重重困难,始终坚定不移、奋发进取,完成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并向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可以称作“前一百年”;“后一百年”是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完成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两个一百年”告诉我们,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的必由之路。

从“两个一百年”的角度认识和思考170多年来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政党要兴旺,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都必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符合時代要求、反映人民意愿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所处的阶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所处的阶段,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严峻、复杂和充满挑战。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才能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她源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历史传承

马克思有一句名言:“要了解一个限定的历史时期,必须跳出它的局限,把它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较。”毛泽东同志也强调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因此,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回溯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史,从中汲取营养,得出启示。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人类文明。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共同的土地家园、共同的文化精神、共同的理想信念将中华儿女的人心和力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这是中华文明不断发展的重要依托,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既深切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崇高理想,也深切反映了先辈们的美好愿望。

俗话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道路合适与否,最具发言权的当然是这个国家和这个民族的人民。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世界上没有放置四海而皆准的经验和模式,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原因。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历史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千千万万劳动群众才是中国道路的开拓者、中华文明的创造者和中国历史的主人翁。中国梦是民族的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坚持在中国道路上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始终与群众心心相印、与群众同甘共苦、与群众团结奋斗。只要人民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够汇聚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历史连着未来,历史通向未来。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内涵,特别是它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不仅有助于我们倍加珍惜这条来之不易的正确道路,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基础上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习 伟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道路中华民族
道听途说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季札挂剑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城市的道路为什么叫马路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