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永飞,李 辉,殷红敏
(1.安顺学院 a.教育管理系,b. 马列部,贵州 安顺 561000;2.云南师范大学 教育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092)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5年规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城镇化率达53.68%①。对于西部地区,这无疑是个契机和挑战。一方面,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政策的支持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当地经济;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建设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意味着将有更多的人口流向或迁居城市,城市如何包容和接纳流动人口,让他们完全市民化,这是一个难题。
围绕少数民族农村流动人口及农民迁移与城市融入的问题,国内学者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进行过系统探讨。理论层面,胡令明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分为四类:普通务工型、特色经营型、盲目流动型、迁徙城郊异地开发型;[1]柏贵喜发现,半开放的政策环境、流动人口的边缘化生存、低下的人口素质、贫穷和封闭等阻断了西南农民的外出之路;[2]阿布都外力·依米提认为,影响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因素主要有文化素质、对少数民族的一些偏见、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3]李伟梁、曹菁轶和高向东发现,户籍身份、民族因素和自身素质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定居城市的三大主要因素。[4-6]汤夺先、迟松剑和侯海坤认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来自距离大城市较近的民族地区,受城市、民族、宗教等因素影响较大。[7-9]实证方面,余泳提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与收入及耕地面积有很高的相关;[10]吕红平和李梦凡指出,经济和资源压力大是基本原因,生活水平和就业机会是直接原因,国家政策的支持是诱导因素;[11-12]刘晓梅和王宏波认为,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进入城市;[13-14]王振卯、刘毅和李林凤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居住的时间较长、经济状况稳定、与配偶一起流入城市等能够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15-17]上述研究从各个角度出发论述了影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借鉴,但是研究大多从单一的因素出发(个人因素或经济因素或社会因素),而较少将几种因素综合来考量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因此,本研究认为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经济因素和主观感受因素等,这些因素互相作用,共同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产生影响。
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为了便于与迁居人口相区别,依据上述定义,将农民工限定为外出务工在三个月至一年之间,每逢重大节日回乡的农民③。
根据研究需要,抽取云南和贵州境内少数民族农民工为研究对象。以两省几个世居的人口较多、文化影响力较大的少数民族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国家界定的国家级贫困县和民族县标准,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原则,抽取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农民工。为了便于抽取,本次调研主要在2010、2011年春节前后进行,共发放问卷1 000份,回收问卷912份,回收率91.2%,有效问卷868份,有效率95.2%。
有效样本中,傣族214人(24.7%),彝族202人(23.2%),苗族175人(20.2%),白族90人(10.4%),布依族89人(10.3%),侗族77人(8.9%),其他少数民族 21人(2.3%);男性 436(50.2%);女性 432人(49.8%);未婚 130 人(占 15%),已婚 738 人(占 85%);最小16岁,最大78岁。详见表1。
表1 少数民族农民基本人口学特征(n=868)
通过文献分析与质化访谈,确定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城市融入可能造成影响的变量,编制《少数民族农民工基本情况调查表》。自变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信息:个人因素(性别、年龄、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婚姻状况、有无子女、是否失地农民等)、经济因素(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个人年均收入等)、主观感受因素(收入满意度、生活状况满意度、子女教育压力、就业压力、生活质量评价等),共14个变量。通过对个人因素、经济因素、主观感受等因素的考察,探讨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的影响因素。因变量采用“你是否愿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0=否,1=是,选择“是”意味着融入。
测试人员主要是经过培训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和本科生。考虑到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在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和安顺学院招募部分民族大学生。首先,必须是来自调研点当地的农村大学生;其次,选择对农村相对比较了解的大一学生;最后,有一定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技能的大学生。调研在春节前后,以村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要求被试仔细阅读指导语,然后按要求填答问卷,作答时间40分钟。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由调研人员统一读题目,然后由他们自主选择作答,时间为90分钟。
所有回收来的问卷首先判别甄选,建立数据库,最后所有数据使用 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统计分析方法: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等。
层流雾化法始于Rutharde开发的雾化技术。[4]其主要是采用了特殊的喷枪设计。原理是金属液流在气流中呈层流状态。液流在气体剪切力和挤压变形作用下,逐渐层流纤维化 [14]层流雾化法通过克服气流扰动作用和气体能量损失等问题,提高了雾化效率,制备粉末粒度分布窄。
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农民工愿意融入城市的为276人,占31.8%,不愿意融入城市的有592人,占68.2%(表2)。
在不愿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的群体中,女性较多,且已婚人数比例占 90%,其中,87.5%的有子女;失地农民13.9%;31~40岁和21~30岁人分别占36.3%和21.8%,51岁及以上的为12.2%;小学学历最多,为38.5%,其次是初中,占37.5%,文盲最少,仅占11.7%。愿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的群体中,男性较多(56.2%),已婚人数占85%,有子女人数 74.6%;63.4%的人无宗教信仰;21~30岁最多,占34.8%,其次是31~40岁,占32.2%,51岁及以上人数最少;初中学历最多,占34.4%,其次是小学,占29%,文盲最少,占12.3%。比较发现,愿意群体中,男性、无宗教信仰人数较多。不愿意群体中,女性、有宗教信仰人数较多;愿意群体已婚和有子女人数比例有所下降;75.7%在40岁以下,比不愿意群体多12.6%;高中或中专及以上人数是不愿意群体人数的近一半。
经济学特征方面,不愿意群体中,个人年均收入 1500元及以下人数比例最多(44.6%),其次是1501~5 000元(39.0%),15 001元及以上人数比例最少(2.7%);样本中贫困民族县比例为 51.2%,贫困非民族县占24.8%,非贫困非民族县占21.6%,非贫困民族县最少,为2.4%,国家级贫困县占76%,非贫困县占 24%。愿意群体中,个人年均收入1501~5 000元之间人数最多(36.2%),其次是1 500元及以下(30.8%),15 001元及以上人数比例最少(9.4%);贫困非民族县占 40.6%,贫困民族县比例为35.1%,非贫困非民族县占20.3%,非贫困民族县最少,为4.0%,国家级贫困县占75.7%,非贫困县占24.3%。比较发现,两类群体个人年均收入1500元及以下的最多,但不愿意群体比愿意群体多13.8%,而愿意群体中超过5 000元的占33%,是不愿意群体的一倍多。
主观感受上,不愿意群体在生活水平满意度方面,“基本满意”的最高,占57.7%,“基本满意”及以上人数比例为76.8%;对个人收入感到基本满意占52.5%,“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为28.9%和5.2%;生活质量不好也不差人数最多,占58.1%;有子女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人数比例分别为43.9%和26.4%。愿意群体在生活水平满意度方面,“基本满意”的最高,占63%,“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为18.1%和4.3%,“基本满意”及以上人数比例为77.4%;对个人收入感到基本满意占46.7%,“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分别为32.2%和7.6%;生活质量不好也不差人数最多,占59.1%;有子女教育压力和就业压力人数分别为60.5%和46%。比较发现,收入水平满意度方面,愿意群体“非常满意”和“基本满意”人数比例低于不愿意群体,而“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人数比例高于不愿意群体;生活质量的评价方面,愿意群体,“差”和“很差”比例高于不愿意群体,而“好”和“很好”人数比例低于不愿意群体;在子女教育方面和就业压力方面,愿意群体均有较大的压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愿意群体总体特征,男性比例较大,且以 40岁以下年轻人为主,年均个人收入相对较高,但是压力较大,满意度较低(表2)。
表2 愿意和不愿意融入城市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群体特征(n=868)
尽管可以确定愿意或者不愿意在城市定居和生活的群体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究竟哪些是有效的预测因素,能够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农民工的选择。为对影响因素进行更好地预测和判断,以下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方面变量的作用效果及其相对重要性。
首先将参与分析的变量转化为虚拟变量,然后做Logistic回归,方法使用向前逐步筛选策略,多层次Logistic回归模型见表3。模型1是个人因素对融城意愿的影响,模型2是个人因素和经济因素对融城意愿的影响,模型3是个人因素、经济因素、主观感受因素对融城意愿的的影响。从模型的拟合程度来看,在个人因素的基础上逐渐加入经济因素、主观感受因素,使模型的解释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表3 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n=868)
模型1结果显示,性别、宗教信仰、是否失地、年龄和受教育水平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有显著影响。男性更倾向于选择融入城市,发生比是女性的1.512倍。有宗教信仰的人群多偏重于回农村。少数民族很多都信仰宗教,如傣族多信仰佛教,有宗教信仰的群体会在固定时间和固定地点举行宗教聚会。进入城市后宗教聚会场所缺乏,再加上城市生活的艰辛,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宗教活动,因而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更多的选择回农村。失地农民也倾向于选择融入,城镇化建设导致一批农民失去土地,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流动打工和在本地自主经营就成为常态的生活方式。
年龄与融城意愿成反比例关系,即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回农村,年轻人更喜欢选择融入,老人多喜欢留守农村。年龄群体中,20岁及以下、21~30岁、31~40岁、41~50岁与51岁及以上群体均有显著差异。20岁及以下融城意愿最强,选择融入的发生比是51岁及以上群体的13.180倍;其次是21~30岁群体,为10.143倍。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愿意融入者呈现出年轻化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有:首先,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年轻人体力旺盛和精力充沛,劳动潜力大,企业更倾向于雇用他们;其次,未婚青年,缺少婚姻和孩子的羁绊,自由空间较多,愿意选择去城市发展。即使是已婚的,家里父母年龄大多在50~60岁之间,有余力照顾留守家里的孩子,也使他们更多地选择外出务工;最后,年轻人接受能力较强,在接受新事物时比老年人有优势,他们较易接受汉文化和专业技术培训,较快融入城市。更为重要的是,年轻人对于相对较发达的城市生活有较强的向往意愿。
受教育水平也是显著影响因素。由模型1可看出,文盲与其他三类群体没有显著差异,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与小学、初中群体有显著差异,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学历群体较倾向于融入城市。因为学历较高,就有较多的机会学习汉语和先进文化,对汉族文化的了解也就越多,对城市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较容易接受并适应,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也较深,更渴望接触外部世界和文化。
总之,少数民族愿意融入城市的农民工中,男性、年轻人、无宗教信仰者较多,文化素质越高,越倾向于融入。大量研究也证实了我国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外流主体是一种农村“精英流失”,即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口大量外流。[18]文化素质不高已成为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主要因素。婚姻状况和有无子女两个变量没有进入方程,说明在没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与参照类相比,他们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的选择影响不大。
经济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后,模型的解释率有了明显提高。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本地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年均收入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的选择。本地经济发展状况方面,非贫困非民族县、非贫困民族县、贫困非民族县与贫困民族县有显著差异,贫困非民族县少数民族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融入城市,发生比是贫困民族县的 2.526倍,其次是非贫困民族县,为2.519倍,非贫困非民族县为1.543倍。调查发现,非民族县少数民族很多是和汉族聚居在一起,大多会使用汉族语言,熟悉汉族文化,出去打工或自主经营也能比较适应,因而较多选择融入城市。同样,贫困也是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入城市的一个原因。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会汉语并熟悉汉族文化的少数民族农民会选择进入城市打工。
个人年均收入方面,收入越高,越倾向于融入。由发生比分析可发现,1 501~5 000元收入的人群,选择融入的人数是1 500元及以下人群的1.570倍,以后逐渐增大,15 001元及以上群体更达到6.296倍。这说明,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试图改变困境而进入城市打工是大多数少数民族农民工的选择。事实上,进入城市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增加个人收入。这又会吸引更多的少数民族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或自主经营。[19]
模型3引入了主观感受因素后,模型的解释率得到显著提高,Nagelkerke R2为0.255,正确判断率为81.4。分析发现,就业压力和收入满意度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就业方面,有就业压力的人群更倾向于选择融入城市,选择融入发生比为2.097。首先,有就业压力就表明准备进入或者已经进入城市工作;其次,进入城市工作就必须面对就业问题,压力不可避免。因此,有就业压力的少数民族农民工较多选择融入城市。
收入满意度方面,满意与不满意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对收入不满意群体倾向于选择进入城市。作为农民,为了增加收入,进入城市打工或自主经营应该是主要的选择。
由以上因素分析可以发现,愿意融入城市人群,就业压力较大,大多对个人目前的收入不满意。生活状况满意度、子女教育压力和生活质量评价三个变量没有进入方程,说明在没有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与参照类相比,它们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的选择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年龄、性别、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是否失地、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个人年均收入、就业压力和收入满意度等9个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都有显著影响,并且,作用都比较稳定,没有因其他变量的加入而发生方向性改变。
综上,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不高,超过三分之二的不愿意融入城市。性别、受教育水平、年龄、宗教信仰和是否失地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有显著影响。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多地选择融入城市。学历越高,越倾向于融入。年龄越小,越倾向于融入,尤其是 40岁以下的群体是融入城市的主力军。无宗教信仰和失地农民倾向于选择融入城市。本地经济发展状况、个人年均收入、就业压力、收入满意度等因素对少数民族农民工融城意愿也有显著影响。个人年均收入越高,越倾向于融入;地方经济相对较发达及汉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农民工,较多地选择融入。有就业压力、对收入不满意群体倾向于选择融入城市。
基于此,政府应实行对少数民族农民工就业的保护政策。首先,要加强少数民族农民工自身知识和就业技能的培训,为他们就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少数民族农村女性的培训,为她们就业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其次,在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前,应对其积极开展双语教育,既要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更要学习汉族文化,将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融合,增强其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为他们融入城市打下基础。第三,鼓励用工单位接纳少数民族员工。提高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工资收入,维护并保障他们的权益,使其拥有融入城市的物质保障。第四,尊重少数民族习俗,建立农民工宗教聚会场所,和他们一起举办民族特色庆祝活动,使其尽早融入当地社会。第五,加强其文化认同,从理念上引导他们在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间找到平衡点,融会贯通,积极认同。第六,加强社会认同教育。少数民族农民工进入城市难免会有不适应,尤其是就业困难和收入相对较低方面,应使他们意识到这种不适应(就业困难和收入较低)不仅仅针对他们,而是所有外来群体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引导他们用理性平和的心态看待类似的现象,积极进取,主动融入城市并改善他们目前的境况。
注释:
①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指出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49.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把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以此算出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3.68%。
②数据来源:根据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 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计算得出。
③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1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2种户籍。本研究将农民定义为“具有农业户口的公民”,因此农民工也归属于农民。
[1]胡令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新情况、新问题[J].民族论坛,2001(4):37-38.
[2]柏贵喜,罗义云.西南民族地区乡城人口流动的推阻因素分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1):45-49.
[3]阿布都外力·依米提.制约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流动因素的分析及其对策——以维吾尔族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6(5):64-69.
[4]李伟梁.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生存与适应——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27(5):109-113.
[5]曹菁轶.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迁移选择性及主要影响因素[J].发展,2007(12):157-158.
[6]高向东,余运江,黄祖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研究——基于民族因素与制度因素比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44-49.
[7]汤夺先.西北大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若干特点论析——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J].民族研究,2006(1):31-41.
[8]迟松剑,刘金龙.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原因差异的民族因素影响分析[J].人口学刊,2012(1):84-90.
[9]侯海坤.近年来国内关于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研究视角浅析[J].长安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9-81.
[10]余 泳.中国少数民族村寨人口流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6(2):99-102.
[11]吕红平,李 英.流动、融合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流动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6):14-21.
[12]李梦凡,张 良.人口流动现象和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基于改进的乡——城人口流动模型的经济学分析[J].企业经济,2011(11):141-144
[13]刘晓梅.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以云南省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09,(9):130-132
[14]王宏波,赵晓宇,段莉群.城乡人口流动的单向性及其社会经济约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61.
[15]王振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31(5):109-113.
[16]刘 毅.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入与社会管理创新[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5):103-107.
[17]李林凤.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J].贵州民族研究,2011(1):13-19.
[18]李 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1):125-136.
[19]程 遥.健康城镇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发展趋势与对策[J].经济地理,2012(4):25-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