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作文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2013-08-12 02:13汤贵清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学会评价作文

汤贵清

一、培养学生自主选择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一:降低难度选择。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是很让人头痛的脑力劳动,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都谈不上一个爱字。为此,我主要是通过降低难度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七年级时我根据班级良莠不齐、基础不等的现实对作文实行三类要求:即复述他人作文、模仿他人作文(仿结构、仿内容、仿开头结尾、仿主题、仿文题、仿句子)、创新作文。

兴趣二:评价机制选择。评价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得优的学生有三类,即文有妙段,朴实但洋洋千言,短小但隽永严谨;评价的人有学生、教师、家长。评价的内容可只评优点,可只找问题,可只评某段,可只评主题,只评情感,只评层次,只评结构,只评书写,以使学生感受到有点可评,有点可学。

兴趣三:自主评改选择。教师根据情况分别进行自改、他改、教师改、互改、小组改、集体改;改主题、改错字病句、改情感价值观、改开头结尾等等,而不是面面俱到,只要有进步就好。

兴趣四:成功体验选择。读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评选大家最喜欢的文章发表在校刊校报上,张贴在墙上,印成小册子,如八年(7)班小说集、诗集等,也可发表在博客日志中等等。

二、创造学生自主体验的机会

1. 到生活中去。国家教育部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就为我们教师提出了“生活作文”教学的研究主题及要求。

没有生活的作文必然缺少生命力,作文应源于生活,提炼生活,感悟生活,演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要给人以启迪、鼓舞或教育,让其跳动时代的脉博,而不是仅仅用来应考的工具,为此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是丰富学生生活空间、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有效方法。

2. 到阅读中去。教师要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指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本身就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手段。另外,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秀的段落、语句,有的结构严谨和谐自然,有的文词隽永,意味深长,这都是我们模仿和借鉴的好内容,教师只要先选好切入点,适时训练就会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有好处。

3. 到课外活动中去。要让学生在参观、访问、游玩、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作文和运用作文。可以先提出作文要求,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有关活动,活动后写出作文。也可以先无目的地开展有关活动,在有了充分的生活感受和体验后,在有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时,趁势提出作文要求,进行写作。也可以让学生在自觉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自然产生写作的愿望,进行自拟题作文。

4. 到网上去。着眼于社会热点选材也是体现时代精神的有效方法。纷繁多变的当代社会生活是写作的无尽活水,学生只有紧跟时代步伐,才能不断激发出对生活的新鲜感受,写出时代感强的鲜活文章。

真实的体验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作文就源于生活,恰当的表达和抒发就是再现生活。

三、创设学生自主参与的作文环境

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应该首先学会观察和思考,学会热爱生活。

一次一个学生有病吐了一地,周围的学生立刻逃开,我轻轻地收拾后,让学生讨论《假如吐的是我》,大家说得很坦诚,明白了在困难时最需要理解和帮助的道理,即教育了学生,又训练了学生的作文表达能力,后来我说把它写出来就是文,学会做人也就学会了作文。

猜你喜欢
学会评价作文
学会分享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