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尊重生命的教学环境之我见

2013-08-12 02:13周玉玲常立华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4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育人心理健康

周玉玲 常立华

学校是学生的精神家园,是扬帆起航的港湾,应该给学生以安全感、幸福感,应该充满无限的吸引力和足够的动力。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时时体验成长是健康的,成长是快乐的,成长是超越的。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关注生命个体的客观性和社会性。还要尊重孩子的快乐,把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使命,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孩子的健康、快乐心理得到满足。

一、坚持以人为本,突出生命安全教育

对于学生来说,生命教育是让他们认识生命的意义、感悟生命的价值,能够珍惜生命、挖掘生命潜力、提升生命质量,使有限的生命得到无限的发展。

对于教师来说,生命教育就是树立教育要直面生命,关怀生命的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到心中想学生,眼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开展每一次活动,都要从关爱学生生命的角度去思考、设计、实践,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应有育人为己任的思想情怀,忠实履行教育使命的坚定信念,还要不断探索生命安全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共创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重视教学渗透,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1. 上好心理健康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帮助他们矫正各种不良心理倾向与行为,树立并保持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同时让学生知道如何实现个人与家庭、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培养对自己有信心、对他人有爱心、对社会有责任感的良好心理品质。

2. 多种形式授课。我将心理测试、心理游戏、心理小剧等形式与授课融为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这是开展生命安全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动员学生珍爱生命意义之所在。我担任班主任时,根据学生现状不失时机地开展《生命诚可贵 安全价更高》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课,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表演歌舞、小品或杂技等,各展其才。借此机会,我就适时地将生命安全意义渗透给学生,使学生养成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的良好习惯。

3. 融入学科教学。我总是把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心理健康教育适时地渗透在自己的教学中,写在教案上,落在实际中。比如,教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时,同学们纷纷讨论回答:有的同学说:“我发现有的人为了所走的路径短,经常跳窗、跳墙”;有的同学说:“我发现有的人不顾生命危险,经常直接淌过小河、穿越铁路。”还有的同学说……这时,我在鼓励同学们善于观察的同时,及时讲明这样做的危险及危害,强调生命安全第一!我希望同学们今后千万不要这样做呦!在作业批改时,恰到好处的用鼓励性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使生命安全教育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三、营造和谐氛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师生双边活动的和谐是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尊师爱生是和谐课堂的核心。无论哪种类型的课,我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为此,我经常和同学们一起上室外活动课,各小组的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时,我也参与其中,使同学们感受到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与此同时,我更重视与同学们沟通、交流、了解观察同学们的爱好、特长以及某些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内容是否健康,活动形式是否安全,发现隐患或危险及时劝阻,避免事故发生。

2. 倡导人文关怀。我在教学工作中一直以“为人服务”为己任,因此每接领一个新的班级,首先要做好家访工作,与家长沟通,与学生交流,便于日后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和思想教育。然后变换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家长的角度想问题、看事情,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讲各种安全事故的案例,提醒学生重视生命安全。同时关心、帮助他们学习,解决生活上的困难,给他们精神上的鼓励和安慰。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教育思想固然重要,但我们还要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注重将生命安全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中,让生命安全教育之花开满校园,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育人心理健康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生命安全教育理念下的小学体育和健康教育探究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生命安全教育现状与解决策略
高职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探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高校生命安全教育的若干思考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