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勋
(青岛理工大学经贸学院 山东 青岛 266520)
经济落后地区在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时,总是期望经济、环境等各方面都能实现收敛,以达到地区间的和谐发展。那么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和环境质量是否实现了趋同?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更有效的政策促进地区间的平衡发展。
国内外学者对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收敛问题和环境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主要观点有:第一,对地区间人均收入是趋同还是趋异,学者们没有达成共识。有的学者认为存在U型收敛(张兆杰,2000);有的学者认为不存在绝对趋同,但是否存在条件趋同和俱乐部趋同并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沈坤荣和马俊,2002);有的学者认为存在条件收敛(彭国华,2005);有的学者认为存在俱乐部收敛(徐现祥和舒元,2005)。第二,关于环境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检验Grossman和Krueger(1991)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在我国的存在性以及探讨其形成原因(Panayotou,2000;宋马林等,2011)。近年来,基于收入趋同延伸出的污染趋同在国外文献中也越来越被重视,但在国内,关于环境污染收敛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除胡玉敏和杜纲(2009)外,其他文献则较少涉及该问题。
在上述研究中,虽然学者们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但是很少将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联系起来,而本文的研究试图弥补这一不足。
为了检验地区间是否存在人均收入收敛,我们经常采用检验β收敛假说的方法。β收敛是指经济欠发达地区比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更高的人均经济增长率。为了更好地考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均收入的逐年变动情况,并且与即将考察的污染排放强度逐年变化对应起来,我们运用如下模型:
其中,ln(yi,t/yi,t-1)为省份 i从 t-1到 t期人均收入的增长率,ln(yi,t-1)为省份 i在 t-1期人均收入的自然对数值。
若β小于(大于)0,表明绝对β收敛存在(不存在),人均收入增长率与上一期的人均收入负(正)相关。在本研究中,意味着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比发达的东部地区具有更高(低)的人均收入增长率,人均收入最终与东部地区实现趋同(趋异)。
我们定义污染排放强度 xi,t=ei,t/yi,t,其中,xi,t为省份 i在时期t的污染排放强度,ei,t为省份i在时期t的人均污染排放量,yi,t为省份i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显然,通过污染排放强度表达式可以看到,污染排放强度是人均收入的函数。
为了研究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我们仿效A.Markandya,S.Pedroso和D.Streimikiene(2004)以及齐绍洲和罗威(2007)的方法,假定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污染排放强度差异是中西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异的函数。我们定义:
考虑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按照A.Markandya,S.Pedroso和D.Streimikiene(2004)的做法,加入一个一期的滞后变量,于是有:
将(3)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到:
其中,△yt=yu,t/yi,t。将(5)式代入(4)式,然后整理得到:
其中,B=μlnA,C=μ,D=μη,vi,t为残差项。至此,我们可以用方程(1)来检验地区间人均收入的收敛性,用方程(6)来检验地区间污染排放强度的收敛性。要判断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最为重要的是求出η,η=D/μ=D/C。结合人均收入收敛研究和污染排放强度收敛研究,我们大致可以分如下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种情况,如果方程(1)中的β<0,即存在绝对β收敛,而通过方程(6)计算得到的 η 大于 0(小于 0),通过(2)式可以得到如下判断:如果中西部的省份i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yi,t与东部所有省份人均收入均值yu,t的差距缩小1个百分点,那么该省的污染排放强度与东部所有省份污染排放强度均值xu,t的差距将降低(提高)η个百分点,即中西部地区在缩小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过程中,污染排放强度差距也是不断缩小(扩大)的。
第二种情况,如果方程(1)的β>0,即不存在绝对β收敛。这时,如果通过方程(6)计算得到的 η 大于0(小于0),通过(2)式=A(yu,tyi,t)η可以得到如下判断:如果中西部的省份i在时期t的人均收入yi,t与东部所有省份人均收入均值yu,t的差距扩大1个百分点,那么该省污染排放强度x*i,t与东部所有省份污染排放强度均值xu,t的差距将提高(降低)η个百分点,即在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污染排放强度差距也是不断扩大(缩小)的。
为了验证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和污染排放是否存在收敛或趋同,我们通过《中国统计年鉴》收集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和重庆除外)1995—2010年的面板数据并进行了相应的处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收集到的29个省份1995—2010年的名义GDP,计算得到实际人均GDP(以1990年为基期),用以衡量各省实际人均收入。我们选取了三种污染物进行研究,这三种污染物是:工业废气、工业废水以及工业固体废物。我们用各省份1995—2010年每年人均工业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别除以各省每年实际人均GDP(以1990年为基期)来衡量污染排放强度,分别得到了464个有效数据。
为了检验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变动趋势与其污染排放强度差异变动趋势的关系,我们应该首先决定运用什么模型更有效。根据研究目的,我们将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其理由是:第一,对于大量个体的随机抽样来说,样本可以看作是总体关系的判断,因此应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但在本文的研究中,只有我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西藏和重庆除外),个体较少,因此将个体效应看作为固体效应更为适合。第二,Hausman检验结果表明,应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而不是随机效应模型。
我们利用Eviews6.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方程(1)和(6)进行回归。首先,我们对方程(1)进行回归来检验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的收敛情况,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人均收入收敛模型的估计结果
回归结果显示,ln(yi,t-1)的系数 β 大于 0,并且系数的 t统计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这表明人均收入增长率与初始人均收入正相关,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并不存在绝对β收敛。
显然,当β大于0时,我们对污染排放强度收敛性的判断应参照上述理论分析中的第二种情况,下面关键是求η。我们对方程(6)进行回归,其中,用g表示废气排放强度、w表示废水排放强度,s表示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与人均收入收敛性分析一样,对废气排放强度、废水排放强度以及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收敛性分析,我们也认为固定效应模型最有效,表2给出了回归结果。
表2 污染排放强度收敛模型回归结果
通过表3中污染排放强度收敛模型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关于废水排放强度的收敛性。估计结果显示,ln(wu,t/wi,t-1)系数为正且统计上显著,ln(△yt)的系数为负但并不显著。因此,严格地讲,我们不能通过回归结果判断随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废水排放强度差异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
第二,关于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收敛性。估计结果显示,ln(gu,t/gi,t-1)、和 ln(su,t/si,t-1)的系数符号都为正,并且系数的t统计量在1%或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我们根据估计结果计算η废气=D/C=0.0482/0.3833=0.1257和η固体废物=D/C=0.0361/0.2974=0.1214都大于0,这表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异每扩大1%,导致中西部地区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比东部地区提高0.1257%和0.1214%。这意味着,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人均收入差距扩大的过程中,其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的差异也在不断扩大,但扩大速度要慢于人均收入差异的发散速度。
综上所述,即使我们不能完全确定地区间废水排放强度的收敛性,然而地区间废气排放强度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趋于发散却是的确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西部地区不仅没有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收敛,其环境质量差异也没有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缩小趋势。也就意味着,相对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走了一条更“高污染、低效率”的经济发展路径。
上述结果表明,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不存在收敛,污染排放强度差异也基本上呈现发散的趋势。因此,中西部地区要缩小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异和环境质量的差异,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我国地区间人均收入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表明,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已迫在眉睫,国家应采取更为积极的政策措施,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我国地区间污染排放强度发散的趋势表明,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更加依靠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因此,中西部地区欲实现与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和环境质量的双收敛,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改变以牺牲环境质量但却没有带来经济收敛的粗放式增长模式。
[1]刘夏明、魏英琪、李国平:收敛还是发散?——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争论的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2004(7).
[2]胡玉敏、杜纲:中国各省区环境污染趋同研究——基于4种污染物的空间计量分析[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9,(2).
[3]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7,(7).
[4]A.Markandya,S.Pedroso,D.Streimikiene.Energy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cs:Is There Convergence Towards the EU Average? [Z].FEEM Workingpaper,2004,N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