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市马铃薯病毒病流行原因与防治技术

2013-08-10 03:28邹雪玉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种薯蚜虫复合肥

邹雪玉

(福建省长乐市植保植检站 350200)

福建省长乐市马铃薯主要在冬季种植,20世纪90年代初只在沿海旱作区小面积种植,常年种植面积不足600 hm2。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稻区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年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 hm2左右,已成为长乐市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但是,马铃薯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危害严重,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很大损失[1]。马铃薯病毒病能引起马铃薯种质退化,产量降低,最严重的减产达90%以上[1-2]。近年来马铃薯病毒病有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2008年偏重发生,感病品种一般减产30%~40%,严重的减产80% ~90%,甚至绝收,而且收获的块茎品质下降。病毒病已成为长乐市马铃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对近年来马铃薯病毒病发生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病毒病发生特点

1.1 发病时间逐年提早

长乐市马铃薯大部分在11月下旬种植,12月中下旬出苗。根据定点调查,2007年、2008年马铃薯病毒病始见期分别为1月13日、1月10日,2009年、2010年、2011年始见期分别为1月5日、1月2日和1月2日,比2007年分别提早8 d、11 d和11 d,呈逐年提早趋势(表1)。

表1 长乐市马铃薯病毒病始见期

1.2 发生规律

图1说明,马铃薯出苗后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病毒病,从12月30日开始发病,1月中下旬进入发病盛期,2月中旬起进入发病高峰期。

图1 长乐市马铃薯全生育期病毒病发生情况

1.3 发病范围和面积不断扩大

20世纪90年代末,该病仅在沿海旱作区发生。2000年后,水田种植区和沿海沙地旱作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发病面积明显扩大,2008年全市发病面积高达900 hm2(表2)。

表2 长乐市马铃薯病毒病发生面积

2 发病原因分析

2.1 种薯带毒

长乐市主要从黑龙江省引进秋收种薯,每年引进种薯近600万kg,种薯基本由市场供给,引种渠道混乱,全市现有马铃薯种薯供应商18户,这些个体商户主要以赢利为目的,往往缺乏基本的专业知识,盲目引种,种薯不同程度带有病毒,从而降低种薯级别。

2.2 栽培管理粗放

主要表现:多数田块无清园,病原多;化肥用量大,水田区每667 m2施用复合肥100~175 kg作基肥,沿海旱作区施用复合肥100~125 kg作基肥,再加50~60 kg复合肥作追肥,化肥用量大、有机肥用量少;苗期长势过旺,植株郁闭,抵抗力降低;防病不及时,发病后以喷施化学农药为主,而目前还没有治疗马铃薯病毒病的特效药剂[3],防治效果较差;田间培土时,病健株没有严格区分管理,也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

2.3 虫媒寄主丰富

蚜虫是植物病毒传播的主要介体[4]。由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散户种植,农田作物布局复杂,大田插花种植严重,农田生态复杂化为虫媒提供了大量的食物。长乐市马铃薯种植区分为水田区——种植双季稻后冬季种植马铃薯或各种蔬菜;沿海旱作区——全年作物布局多,复种指数高,种植的作物有白萝卜、西甜瓜、结球甘蓝、花菜及叶菜类等,为蚜虫提供丰富的食料和繁衍场所。复杂的耕作制度为蚜虫生长繁殖提供源源不断的寄主作物,为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丰富的传毒媒介。

2.4 气候条件适宜

长乐市马铃薯生长期跨越秋冬春3个季节,由于气候总体变暖,温暖的气温及适宜的湿度有利于病毒病的发生流行。

2.5 种植期长

长乐市马铃薯以冬季种植为主,部分在秋季种植,早的10月上旬开始种植,11月下旬是种植高峰期,迟的第2年1月份才种植。种植期持续3~4个月,传毒蚜虫容易找到适宜的寄主,十分有利于蚜虫的就近转移扩散和病毒病的传播蔓延。因此,种植期长也是马铃薯病毒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2.6 化学防治效果差

目前还没有治疗马铃薯病毒病的特效药剂[3],常用的如病毒A、病毒K等药剂虽然对病毒有一定的钝化作用,但没有治疗效果,误过预防时期,就无法有效地控制病情。

3 科学防治措施

马铃薯病毒病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以培育和种植脱毒种薯,减少初侵染源;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马铃薯抗病性;以及科学用药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选用脱毒种薯

在马铃薯生产中控制马铃薯病毒病最有效的手段仍然是脱毒种薯的生产和应用[5]。可以通过茎尖离体培养脱除病毒[5],脱毒后建立无毒种薯繁育基地。另一方面,必须选用抗病、耐病优良品种,从而有效减轻病害。近两年来,加大引进脱毒种薯及其推广力度,病毒病发生面积与危害程度已经明显下降(表2)。

3.2 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每667 m2施复合肥50 kg、有机肥1000~1500 kg。及时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土壤湿润,严防大水漫灌。大田农事操作时先健株后病株,及时拔除表现花叶、卷叶、叶片皱缩、植株矮化等症状的病株,并带出田外深埋或销毁,病株不能随意抛弃在田间地头,避免造成病害的再次侵染。及时防治蚜虫,可选用醚菊酯、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喷雾。

3.3 科学喷药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用45.5%氨基·乙胺·烷胺1000倍液、20%吗胍·乙酸铜或0.5%氨基寡糖素5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7~10 d喷1次,连续喷2~3次,轮换用药。

[1]胡新喜,何长征,熊兴耀,等.马铃薯Y病毒研究进展[J].中国马铃薯,2009,23(5):293-300.

[2]张仲凯,丁铭,方琦,等.云南马铃薯病毒种类及脱病毒种苗筛选技术体系[J].云南农业科技,2003(S1):121-131.

[3]高艳玲,张威,白艳菊,等.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J].植物保护,2011,37(3):149-151.

[4]刘莹静,李正跃,张宏瑞.防治蚜虫控制云南马铃薯病毒病传播的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5,19(4):242-246.

[5]肖雅,何长征,聂先舟,等.马铃薯病毒病防治策略 [J].中国马铃薯,2008,22(2):106-110.

猜你喜欢
种薯蚜虫复合肥
2022年7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2022年8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蚜虫婆婆
2022年1月复合肥零售价格
马铃薯种薯退化的原因及预防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流翔高钙系列肥 新型液体复合肥
爱吃蚜虫的“花大姐”
马铃薯种薯贮藏性能和贮藏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