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芳
(厦门市同安区植保植检站 361100)
三化螟是同安区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同安区发生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20世纪50年代以来多次为害成灾,特别是1954年、1955年、1961年、1963年、1966年、1971年、1974年、1976年螟虫大发生,早稻白穗率4%~15%,严重的甚至基本绝收。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耕作制度、品种布局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水稻三化螟发生程度呈波浪式下降,种群消长变动较平稳,为害得以控制。为更好地把握水稻三化螟的发生动态规律,有效地控制其为害,本文就同安区1962~2007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系统分析,三化螟在厦门辖区1年发生4~5代,第1代、第3代为害造成水稻枯心,第2、4、5代为害造成水稻白穗,以第2代为主害代。2003年以后第5代基本不发生。1983年以来,三化螟各代蛾盛发期一般为:第1代在4月上旬至中旬,第2代在6月上旬至中旬,第3代在7月中旬至下旬,第4代在9月上旬至中旬,比1983年前有所推迟 (表1)。
表1 灯下三化螟成虫主要发生期
从历史资料汇总情况看,三化螟在同安区发生动态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1970年以前、1971~1982年和1983~2007年。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三化螟冬后虫源直接影响到当年各代三化螟的发生为害程度。据历年调查资料分析,20世纪70年代之前,冬后虫口基数较高,田间平均每667 m2虫口密度达4047只,比1971~1982年增加2.1倍,比1983~2007年增加15.9倍 (表2)。
1963~1982年1~5代三化螟灯下诱蛾量平均分别为4129只、39574只、77648只、6574只、3183只,分别是1983~2007年的43.00倍、15.48倍、16.21倍、4.40倍、6.42倍 (表1)。
表2 厦门市同安区历年早、晚稻三化螟虫口密度、枯心率、白穗率
通过对历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1983年以后各代三化螟的盛发期比1982年以前分别推迟了6 d、7 d、6 d、3 d、5 d,盛发期缩短了4 d、7 d、4 d、5 d、17 d(表1)。
3.1.1 品种与播种期 20世纪60年代之前,同安区种植的水稻多数为高秆、生育期长的品种,为三化螟繁殖发展提供丰富食物来源和发展空间。由于生育期长,必需早播种,造成早羽化的三化螟也早迁入,早繁殖早发展并成为有效虫源。20世纪60、80年代,品种繁多,而且早、中、迟熟品种均有,造成播种期不一致,三化螟不同发育进度的虫源均有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场所,为害也较为严重。1983年后早季多数种植中、早熟品种,且生育期短,使冬后虫源羽化后的成虫,由于没有秧田而成为无效虫源,为害减少。晚季全面推广种植倒种春,生育期缩短,扦插期推后,也有效避过为害敏感期。同时第5代三化螟,由于缺乏寄主而无法形成一定的群体,为此减少了虫源。
3.1.2 栽培管理 20世纪中叶,同安区水稻播种面积大,人力不足,从开始插秧到结束,时间达1个月,也为三化螟发生为害创造有利条件。传统的育秧方式以水秧为主,20世纪70年代后先后推广了水皮秧、旱皮秧、薄膜育秧、卷秧,有效地减少烂秧发生,减少秧田用地,同时也缩短了秧龄,避免三化螟为害。1980年后实行生产责任制,早稻育秧地多数采取薄膜覆盖和防虫网覆盖,减少了大量虫源。插秧期缩短为几天,为害程度进一步降低。
3.1.3 品种布局 1982年以前种植品种布局复杂,种植的多数为双季稻连作,且早稻中又种有早、中、迟熟品种,易造成早稻3代化螟成虫直接迁入中稻为害,4代三化螟成虫直接迁入晚稻田为害,为害较为严重。1982年后多数种植单季早稻或晚稻,少数区域为了水旱轮作而种植1季中稻,减少了三化螟短距离转移为害的可能,加上种植面积大量减少,由原来每年种植上万公顷降为几千公顷,从而有效地减少虫源。此外,由于土地复种指数的提高,收割后马上翻犁,也减少了虫源。
1962年以前,对三化螟的为害只能当成天灾来处理。1962~1982年受品种、耕作制度、气候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造成三化螟一度处于高度为害状态,一年早、晚季指导用药20次左右,防治盲目性较大,经常连续施药,造成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天敌大量被杀伤。1982年以后随着测报水平提高、科学安全用药的宣传,农民防治技术和意识的提高,能够及时防治三化螟,每年只用2~3次药,普遍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且以兼治为主,加之三化螟残虫量基数低,卵和幼虫少,三化螟发生程度较轻。
天敌数量也影响三化螟的发生。三化螟的天敌种类较多,捕食性天敌有青蛙、蜘蛛、蜻蜓、步行虫、隐翅虫、瓢虫、虎甲等;寄生性天敌有各类寄生蜂和病原微生物等。天敌对抑制三化螟种群数量有一定作用,加上防治三化螟一般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且以兼治为主,对天敌影响较小,较好地发挥了天敌对三化螟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