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顾孟潮
作者系中国建筑学会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今年是华揽洪先生诞辰100周年,去年12月12日华先生在巴黎逝世。从1951年华先生举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到1977年退休后回巴黎,前前后后在北京生活工作42年,他一生最好的年华都贡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故乡北京。
对于中国建筑界,梁思成先生是一个巨大的存在。相形之下,知道华揽洪先生的人可能不是很多。华揽洪先生生于一个建筑世家,其父华南圭是20世纪早期留法中国著名建筑师。华揽洪中学毕业后,于1928年赴法国,1936年从法国土木工程学院毕业后又考入法国国立美术大学建筑系,半工半读。1942年在美术大学里昂市分校获国家建筑师文凭,“二战”结束后在马赛市开设建筑师事务所。1951年回国后,在梁思成先生的推荐下,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第二总建筑师,还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他的规划设计与研究生涯有40多载。
今年是华揽洪先生诞辰100周年,去年12月12日华先生在巴黎逝世。从1951年华先生举家回国参加祖国建设,到1977年退休后回巴黎,前前后后在北京生活工作42年,他一生最好的年华都贡献给了他的祖国、他的故乡北京。但是,如今中国人,特别是成千上万受益于他作品的北京人,很少有几位知道华先生的名字。
华揽洪先生的大名,我是从上世纪50年代他规划设计北京儿童医院和北京幸福村街坊时开始了解到的。1973年,他还创造性地设计了北京第一座为自行车使用者着想的,也是全球第一个让汽车和自行车分道顺畅行驶的三层立交桥——建国门桥,今年是此桥问世40周年。
关于幸福村,早年我去看过,感触很深,那些北外廊式单元住宅,用25平方米就解决了一家人“住得下、分得开”的问题,很了不起,终于使许多老少“几代同堂”的家庭“像个家”!而看看现在,许多建筑面积超过25平方米几倍的住宅设计,其经济适用的问题也未能解决得那么好。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建筑界公认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最成功的一项设计。1957年,梁思成先生曾说:“这几年的新建筑,比较起来我认为最好的是北京儿童医院。这是因为建筑师华揽洪抓住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不论开间、窗台都合乎中国建筑传统的比例。因此就表现出中国建筑的民族风格。”
1951年华先生毅然回国之前,已经完成如宠物医院、马赛港区改造等法国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项目51项,事业如日中天,已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回国后,他主持做出了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甲方案,主张保留城墙、广开门洞、保存绝大多数胡同……虽多有可取之处,但因为与苏联专家的意见相左,和“梁、陈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乙方案”的结局一样,被否定了。
正值事业成熟期的华先生,1957年被误定为右派分子。这个损失和遗憾太大了!否则说不定,华先生是另一位中国屹立于世界建筑界、规划界的梁思成、陈占祥、贝聿铭……
不久前,翻阅1957年的《建筑学报》,我看到了1957年前后华揽洪先生大起大落的过程。当时《建筑学报》每期只有60页,而第3期用了20页介绍北京幸福村街坊规划设计,占全期的三分之一,可见其设计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同年2月16日,华先生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这是众望所归。第6期刊登了他赞赏杨廷宝先生设计的北京和平宾馆,抨击了有人给这个设计戴“结构主义”的帽子。此前1956年10月25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华先生评议“沿街建房到底好不好?”的文章,引起北京建筑师的热烈讨论,《北京日报》收到讨论此问题的来稿有五六十篇之多,当时只发表了张开济、白德懋、陈占祥、戴念慈、周卜颐、张等8篇。多数文章基本同意华先生的看法。
不成想,风云突变。《建筑学报》1957年第9期,作为“反击北京建筑界右派分子陈占祥、华揽洪反党联盟专辑”,该期由60页扩版为120页,用40页篇幅刊登批判陈、华的文章和社论,文章作者包括学会理事长、规划设计院院长,建筑系主任到建筑工人、建筑系学生都上阵。第10期又用15页的篇幅刊登周荣鑫理事长的批判讲话和陈、华二人的书面检讨。另有8页戴念慈评华揽洪的文章,这类内容占全期五分之二的篇幅,来势凶猛,颇有泰山压顶之势。但此后的20年,华先生仍然认真坚持工作,直到1977年退休,移居法国。能做到像华先生这样,除非有高尚的爱国心、爱民心和坚强的事业心是不可能的。据有关数据统计,华先生在1951年至1977年,在中国独立完成、主持设计或参与的项目达36项之多。
华先生移居法国两年后才获平反,但他虽身居法国,心却与祖国一起跳动。他为中法建筑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如成功地协助中法两国在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举办“中国建筑、生活、环境发展展览”,展览盛况空前,每天参观人数近两万人,成为该中心参观人数最多、气氛最为热烈的一次展览。文化中心主任幽默地说,展览开展三天就把地毯踩坏了。后来该展到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巡展也获得成功,华先生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功不可没。
70多岁的华先生移居法国后,还作了5项规划和设计,包括为中国驻法大使馆文化处作的改造设计项目。1983年,他虽加入法国国籍,但还专门在我国《建筑学报》撰文,呼吁在城市化建设中要节约耕地、开发荒地建设新城镇。华揽洪先生贯彻终生的拳拳爱国之心令人感动!
而且,这种爱国心是华家三代一以贯之的。华揽洪先生的父亲华南圭在上世纪初赴法国留学后回国,在当时的北平都市委员会任总规划师;华揽洪先生的二女儿华新民是著名的散文作家,多年来,一直在为保护北京古都,包括文物、四合院等奔走疾呼,作了大量工作。知道这些更令人肃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