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朱生志
由于互联网是作为一柄双刃剑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其负面影响将会伴随着发展过程的始终。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遭遇挫折。可以这样说,互联网管理也将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艰难过程。
从1996年1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建成并开通到现在,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网民数量突破5.91亿。越来越多的普通公民投身互联网,网上购物、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网络活动方兴未艾。互联网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已为之改变。
作为一把“双刃剑”,互联网提升了社会参与程度,加快了文化繁荣,推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假恶丑”也在腐蚀着社会健康肌体,网络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屡禁不止,网络赌博、网络欺诈现象层出不穷,网络与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互联网健康发展,影响着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2012年,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汇聚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市工商联等多方力量开展联合调研,最终形成关于加强北京市互联网管理的调研报告和常委会建议案。2013年,在调研报告和建议案的基础上,北京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提出《关于加强我市互联网管理的提案》。经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第三次主席会议通过,该提案被确定为由吉林主席领衔督办的提案。
在听取市相关部门的情况通报,赴多家互联网企业实地调研,召开高校师生、社区居民代表座谈会,举行专题研讨会等调研活动中,各方对加强互联网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形势需要互联网管理寻求新突破。
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管理水平也应跟上互联网发展形势,只有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才能适应与推动当代互联网的发展。
然而,思想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仍然影响着互联网管理工作。比如,有些政府部门对加强互联网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清,对互联网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面临的重大挑战认识不充分;一些网民对加强互联网管理的必要性缺乏共识,认为互联网是“虚拟社会”,没有约束,可以在网上不负责任、不担义务,随心所欲;部分互联网企业认为加强管理会制约互联网的发展,对一些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为了追求点击率而放任有害信息发布等等。
思想认识和管理理念的滞后影响着互联网管理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管理水平的提高与加强,需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管理理念。
互联网所涵盖的领域纷繁复杂,所传播的信息数量如山似海,所传播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如果没有全过程管理、整体管理理念,必将淹没在互联网的信息大潮之中,管理将无从谈起。近年来,北京市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市—区(县)—乡镇(街道办事处)”三级管理体系,从资本、产业、技术、内容、人员等角度切入,垂直整合互联网网络层、沟通层、内容层、搜索层的管理资源,进行立体治理,全方位开展信息传播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一体化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管理环节的无缝衔接,从而推进互联网信息传播的全过程管理,整体管理。
网络社会也是法治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社会中对每位成员应有的约束和规范,在网络社会没有理由不遵守。所有维护社会安全的法律,在网络社会也同样适用。互联网应当而且必须在现实社会法律法规下运行,不会也不能有超出法律规定的绝对自由。因此,互联网管理的法制化水平的提升依赖于法治思维的确立,依赖于依法管网理念的树立。
近年来,北京市共关闭违法违规网站一万多个,其中2012年关闭违法违规网站达3200个,被关闭网站内容涉及危害社会稳定(如销售涉枪类违禁品)、意识形态领域、淫秽色情信息、兴奋剂及虚假药品销售、成人用品销售、虚假招生、侵权、网络诈骗以及用户投诉等不同领域。关闭违法违规网站有利于及时消除不良信息利用互联网传播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
“要形成一个真正成熟、理性和法治的网络社会,需要更具体、更全面、更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市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完善各项法律法规,明确政府部门、互联网企业、网民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互联网管理才能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互联网管理的目的是推动发展,只有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为网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互联网管理才能有基础。“互联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草根老百姓也因此有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调研组成员、十一届市政协委员、民革朝阳区委主委绛云对此深有感触,“我们在强调管理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服务,少说管制,多讲服务。”
互联网管理工作是为互联网各方参与主体而服务,服务意识、服务理念归根结底就是要以人为本。比如,各网络管理部门可以深入企业了解发展需求,听取意见,着力优化网络发展环境,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支持、项目支持、人才服务、搭建服务平台等多种形式,助力企业发展,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要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不断提升互联网管理水平。
现实社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相互包容,相互开放,共同推进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虚拟社会”同样需要包容与开放,同样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网络之大,各种不同之声的存在在所难免。对此,市政协委员、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制片人黄殿琴认为“要坚持以开放的胸怀面对媒体、面对公众,充分尊重媒体,坦诚对待记者,以对媒体和记者的尊重和诚恳赢得理解和支持。”
这就需要我们树立包容开放理念,对互联网信息实行整体研判、分类管理,对于正当表达诉求、反映社情民意的要予以支持鼓励,对于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娱乐习俗及不同的交流形式要予以适度包容,对于网民的困惑、抱怨、牢骚等信息,要积极疏导,及时回应,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秩序、影响个人正当权益的要坚决制止。这样才能使互联网上的正能量持续发出光与热,才能使互联网生机勃勃,繁花似锦,才能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和工作平台。
2005年11月,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成立;2011年12月,北京市互联网宣传管理领导小组更名为北京市互联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增加到28家。北京市的互联网管理格局逐步形成。
虽然28家职能部门在工作职责上进行了分工,但各部门之间管理边界不清楚,存在职责分离、职能交叉、管理分散、协调配合不够等问题。比如,负责网络全面管理的网管办对网站新闻、信息内容方面的把握比较清晰,侧重于意识形态方面的管理,但其没有执法权,需要借用名义执法。通信管理局属于准入管理,负责准入登记、缴费之类的事宜,对于信息内容方面的把控则是“短板”。各部门都可以依据不同法规,通过不同手段对网站实施管理,管理重叠,执法尺度不一。因此,数据库互不兼容、监测体系各自独立、缺乏协调和联动机制、综合协调主体缺位等问题使既有的互联网管理工作成效大打折扣。
加强互联网管理,除了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外,关键是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市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市委社会工委委员赵小卫认为,“北京市相关部门应该形成统筹协调机制,实现综合部门的统一协调,研究提出本市互联网发展的总体规划、重大方案和重要政策。”只有打破部门界限,形成大管理模式,集合各管理部门资源,互联网管理才不会多方掣肘,才不会出现“好管的都去管,不好管的都不管”。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互联网管理工作已经充分意识到互联网管理体制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在北京市互联网领导工作小组的成员由18家扩大至28家后,由市委宣传部长担任组长,分管公安、信息产业发展的领导担任副组长,实现了更大范围的统筹。更为重要的是,2013年5月,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正式成立,统筹规划、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全市互联网各项工作的落实。
随着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工具的兴起,信息来源更加多元,信息发布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信息受众更加广泛。人们面对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时,选择多样,不再拘泥于一个信息源。
如何充分利用新兴社交工具推动互联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成为了新时代下的一个新课题。政府部门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新兴社交工具,推动政务网站、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博客论坛建设以及地方重点新闻网站、媒体法人微博微信建设,全方位打造网上舆论宣传引导主阵地。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微博发布厅”已有55个委办局、16个区县共计71个单位和7位市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入驻,各部门、各单位开设的二级政务微博超过2000个,总粉丝数量超过4830万,共发布消息20余万条,解决网民提出的问题2500余件,涌现出如“平安北京”、“北京发布”、“安居北京”、“交通北京”等一批信息发布量多、与网民互动性好、拥有众多粉丝、广受网民喜爱的政务微博。美联社、德新社、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十多家外国媒体的官方微博已对“北京微博发布厅”加了关注。
互联网的存在与发展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历史趋势,互联网注定会为人类开辟一条通往未来之路。在当代中国,互联网更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涵义,寄托了更多的希望。互联网将会促使更多的普通中国人直接参与到现实生活中去,为维护、捍卫自身的各项合法权益而斗争。这无疑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但是,由于互联网是作为一柄双刃剑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其负面影响将会伴随着发展过程的始终。这也就意味着互联网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可能遭遇挫折。可以这样说,互联网管理也将是一个曲折前进的艰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