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芦山地震考验着四川、考验着国人,也考验着中国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由地震引发的一系列经济金融问题使金融业成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力量。
大地震发生后,金融系统全力以赴,确保灾区金融运行稳定。人民银行第一时间紧急部署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工作,确保灾区金融运行稳定,要求确保支付清算系统稳定运行,建立国库资金划转便利通道。认真做好救灾款项的汇划服务,确保救灾款项第一时间到达指定收款人账户。对各级财政的紧急救灾款,建立资金划转便利通道,保证救灾资金款项及时拨付到位。切实保证灾区现金供应,密切关注灾区现金供应形势,满足救灾期间现金支付需求,认真做好抗震救灾信贷服务和金融稳定工作。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指导和协调有关金融机构做好本地区抗震救灾信贷服务工作。
与此同时,银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四川雅安抗震救灾和金融服务工作,灾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保证人员和财产安全的前提下,通过设立流动网点、搭建帐篷银行、手工记账等方式设立临时服务网点,恢复日常金融服务,确保满足灾区群众存取款需求,保障灾区资金汇划及时到账。
芦山县地震发生后,保监会要求灾区保险机构立即开通理赔快速通道。据保监会统计,截至4月23日下午3时,四川全省共有48家保险公司接到报案1396件。针对强烈地震的相关理赔事宜,中国保监会要求保险理赔服务要重合同、守信用,合同责任范围内的应赔尽赔、通融赔付,赔付次序先人后物、先简单案件后复杂案件、先个人后企业。
在金融管理部门的统一部署下,金融业积极协作,确保救灾款项第一时间到达指定收款人账户;通过设立流动网点,以及搭建帐篷银行、手工记账等方式设立临时服务网点,恢复日常金融服务,满足救灾期间现金支付需求;在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不足时积极提供支持;做好抗震保险理赔服务各项工作……截至4月22日,震区的291个营业网点,已有263个网点采取办公房营业、帐篷银行、汽车银行等形式恢复营业,正常营业率己达九成。其中农业银行、邮储银行的汽车银行运行顺利,邮储银行的一部汽车银行下一步拟开赴宝兴县城提供流动服务。
同时,随着抗灾进程的推进,4月23日,人行成都分行按照总行部署,及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做好“4·20”芦山县地震灾区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做好抗震救灾的金融服务工作。内容包括:支持金融机构增加对灾区的信贷投放力度,支持金融机构为灾区提供支付结算服务便利等方面。银监会办公厅也下发了关于做好四川雅安抗震救灾金融服务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全力做好震后金融服务。
大灾过后,更为重要的是灾后重建。目前,雅安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仍在不断统计中。截至4月23日16时,芦山7.0级地震己造成近73.27万间房屋受损,国道及县乡村道路毁损2986公里、桥梁329座。累计受灾通信站865个,受损灌溉水库55座、电站水库192座、934户企业受损,受损金额170亿元。尽管此次地震对经济全局的影响有限,但对于雅安地区而言,2012年为雅安创造了193.4亿元产值的水电矿冶产业“受伤”很重,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也难在短期内恢复元气。有专家表示,现在准确估计芦山地震重建支出可能还为时尚早,相关机构预测,如果参照汶川地震,雅安灾后重建工作的支出可能介于1000亿至2000亿元。
作为引导、动员信贷资金的重要力量,金融业同样义不容辞地成为灾后重建的支持力量。支持重建,目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户重建房屋的信贷需求和企业恢复生产的资金需求,其中农户重建家园的信贷需求尤为迫切。除了农户重建住房的信贷需求外,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恢复重建以及工农业恢复生产三个方面的资金需求也很大。保障这三个方面的资金需求,除了必要的财政投入外,信贷资金投入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动员、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在近日下发的《关于做好“4·20”芦山县地震灾区金融支持和服务工作的意见》中要求,灾区法人金融机构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在向当地人民银行机构报告的基础上灵活掌握贷款进度,适当提前安排部分贷款,增强其信贷投放能力。支持全国性银行驻川机构争取其总行向四川地震灾区倾斜,单独安排新增贷款额度。人民银行在已调增地震灾区5亿元短期再贷款、5亿元支农再贷款的基础上,再增加灾区再贴现限额3亿元,及时解决灾区金融机构抗震救灾及流动性资金需求。
而对于企业生产的恢复,《意见》还指出,支持灾区符合条件的法人金融机构发行混合资本债券、次级债券和普通金融债券,支持灾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区域集优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支持灾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资金重点用于灾区的企业,以及承担灾区保障房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公司发行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工具。
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也在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前提下,实施向受灾地区倾斜的信贷政策。据报道,4月24日,中国银行四川省分行与雅安市政府签订了《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合作协议》。该协议涉及灾后重建授信资金100亿元,授信领域主要为此次在地震中受灾严重的交通、电网、教育、卫生等重要领域以及个人的灾后重建。
据了解,为更好地引导金融机构积极、高效地服务灾后重建,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还将有针对性地实施信贷政策,陆续推出相应的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如发放专门的农户灾后重建小额贷款,以满足农村居民灾后住房重建的资金需求;对企业发放恢复生产专项贷款,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金融机构还可以尝试发放个人住房维修专项贷款等。
在经历了强震后的特殊时期,金融机构可要求贷款主体将上述贷款与财政救灾资金配套使用,并在贷款利率、担保条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优惠,同时做到简化手续、特事特办。金融机构将积极借鉴汶川地震中金融支持灾后重建的相关经验,改进灾区金融服务,支持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