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兰县林区中草药资源有效保护及合理利用

2013-08-08 07:29薛峰吕嘉
防护林科技 2013年9期
关键词:中草药药材资源

薛峰,吕嘉

(1.青海省乌兰县林业局,青海 海西817100;2.青海省海西州林业局,青海 海西817000)

乌兰县位于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气候受高寒和荒漠干旱双重影响,且与盆地非地带性地貌交织,形成了特殊的林区环境,孕育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但是其利用仍处于自然状态,资源潜能尚未挖掘。保护森林资源,开发中草药资源,并实施其产业化经营,将有助于乌兰县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

1 中药资源现状

1.1 现状

1.1.1 野生资源概况 乌兰县林区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野生中草药的品种、面积、产量优势较为明显。目前所知的药用植物248种,有青海省重点中草药品种16种,有一些已成为地道的地方特色药。其中,真菌门1科1属1种,地衣门1科1属1种,蕨类门1科1属1种,裸子植物门3科3属5种,被子植物门47科142属240种。根据调查资料表明:有20余种,如肉苁蓉、甘草、藏木香、枸杞、败酱等具有栽培价值。主要野生中草药资源蕴藏量、分布见表1。

唐古特缬草、青海大戟、薤白 3000~5000 茶卡、铜普 鲜品水母雪莲、独活、南沙参、葶苈 2000~3000 茶卡、铜普 鲜品甘草、地肤子、铁棒锤 2000~3000 茶卡、铜普 干品地骨皮、藏木香、麻黄 1000~2000 茶卡、铜普、赛什克、柯柯干品独活、薄荷、防风、藏木香1000~2000 茶卡、铜普 鲜品

乌兰县野生中草药资源多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除当地蒙藏医少量利用外,未组织生产利用。近几年来,全县资源蕴藏量最多之一的锁阳,受保健品市场繁荣和价格上涨影响,遭到掠夺性的过度采挖,使得其寄主白刺林遭受大面积破坏,锁阳产量大幅度降低,分布区域明显缩减,使我们的传统优势逐渐减弱,给今后的保护和永续利用带来了很大影响。

1.1.2 人工培植中草药概况 枸杞是乌兰县拳头品牌,素以“柴杞”闻名全国。截止2012年底,全县栽培1333hm2,每年可采枸杞干果300余t;除枸杞外,全县尚有沙棘1000hm2、肉苁蓉133hm2和甘草20hm2的种植面积。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1.2 分布

乌兰县地形地貌复杂,以盆地为主体,高山、丘陵、湖泊、沙漠兼有。海拔在2725~5031m,由于地形与海拔高度的差异,中草药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有以下4种类型:

1.2.1 绿洲生态系统 主要位于希里沟、柯柯、赛什克、茶卡地区的绿洲人工林区,形成以青杨、沙棘、枸杞等树种占优势的森林植被,是三棵针、败酱草、大蓟、车前子等药材的主产区。还是枸杞、沙棘、甘草等栽培药材种植区。

1.2.2 草原生态系统 位于茶卡、铜普地区的山区,草原植被以禾本科针茅属、莎草科蒿草属及菊科蒿属植物为主,兼有一些以山生柳、金露梅、小檗、锦鸡儿组成的灌木林,实际为森林与草原的过渡带,是瑞香狼毒、大黄、唐古特缬草、薤白等药材主产区。

1.2.3 荒漠及半荒漠生态系统 位于赛什克、柯柯地区的沙漠地带,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植被稀疏,以白刺、梭梭、柽柳、盐爪爪等灌丛和藜科、豆科、禾本科草本为主,是锁阳、苁蓉、麻黄、甘草等药材主产区。

1.2.4 高寒山地生态系统 位于茶卡、铜普地区的高山区,海拔高,气候属高寒区,辐射强烈,寒冷而风大,昼夜温差变化剧烈。针叶林以云杉、圆柏为主,草本植物常为多年生、植株低矮的莎草科苔草属和菊科蒿属植物为主,唐古特红景天、秦艽、羌活、水母雪莲等汉藏药材均产于此区。

2 存在主要问题及建议

2.1 资源破坏严重

境内羌活、独活、大黄及锁阳等市场价值较高的中草药多被外来人员滥挖,其结果使伴生树木根系外露,生境遭到破坏。加之长期的过度放牧,使天然植被退化,与之共生的药用植物也随之衰退。药用植物资源日趋稀少,仅边缘高山、深山地区和独立自然区内中药植物保存完整,如雪莲、唐古特红景天、唐古特缬草、麻黄等。当地政府要把保护中草药资源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结合本县实际,出台地方性保护法规,建立重要野生药材保护区,加强保护力度,维系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资源利用率低

境内药用植物品种虽然不多,但蕴藏量较大,由于开发利用十分滞后,目前除草红花、藏木香和锁阳等少量中草药为县蒙藏医院和少数民间蒙藏医(私人)采集利用外,多数中草药处于自生自灭,被牲畜采食状态。对于沙棘、锁阳等宝贵的中草药资源,如何组织生产、增加收入,尚未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急需当地政府的重视,发挥优势,结合实际,制订中草药产业规划,使中草药得到适度、合理的开发利用。

2.3 人工栽培规模少

境内具有适宜栽培中草药的生态条件,如已有的草红花、云木香、薄荷、板蓝根和甘草等生长良好,但未引起人们重视,也未组织生产和收购,尚未形成规模。仅有枸杞、沙棘、肉苁蓉种植形成了规模,但枸杞种植时间较短,利用部分仅为果实,其叶、花、皮、根尚未利用,其深加工和利用处于停滞阶段。而沙棘仅为林业退耕还林项目种植,未进行合理栽植,结实量少,其药用价值尚未开发。对已种植中草药的乡镇,国家应给予适当扶持,建立中草药生产基地,提高生产能力。

3 规划设想

3.1 开发利用的原则

一是生态保护原则。境内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土地荒漠化严重,林区既是生态重点治理区域,又是中草药广泛分布区,中草药的开发势必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在开发中一定要着眼于长远,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防止以破坏林区生态为代价的中草药开发行为。二是突出特色原则。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品越富有特色,其生命力越强,周期性越长,经济效益越好。因此,要根据中草药资源状况和市场需要,突出“特产”,选择开发对象,走特色经济发展模式的路子。三是因地制宜原则。境内地域辽阔,各地水、热、土壤条件各异,中草药资源分布不均,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因此,应根据各地区自然条件和资源的生长及分布特点,确定开发利用的方向。四是适度规模原则。中草药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有一定要求,满足其各项要求则可以得到优质的产品,而境内多数地区受到水资源及土壤等条件的客观限制,受市场价格的波动性影响亦较大。因此,从生产条件和资源状况的客观实际出发,以生产优质产品为目的,合理确定规模,适度经营,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五是科技兴药原则。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药材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但科研开发利用状况非常薄弱,缺乏管理和科技人才。因此,加快中药产业开发信息交流及传递工作,全方位引进外资、外智,尽快解决一些资源保护和产品开发中的实际问题,加快技术产业化步伐。

3.2 主要措施

3.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保护意识 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召开座谈会、发送宣传资料、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向广大群众讲解保护林区中草药资源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有关森林、草原、药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认识,树立以法治林治药的新观念,杜绝滥挖滥采。另一方面做好林区农牧民群众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教育群众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结合起来,现在保护是为了以后采挖,今年少挖是为了明年多挖,使保护、更新与采挖利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药材资源永续利用。同时,向采药人宣传采挖方法及适宜采收期,挖大留小、保留一定数量的母株、随挖随填坑、保护林木根系。

3.2.2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发展模式 一方面健全组织领导机构。为了使全县中草药产业发展计划全面得以实施,及时成立以县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农牧、林业、发改委、财政、水利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农林科研、推广机构,负责指导、培训、技术、科技推广服务等工作;发改、财政、金融部门从政策上、项目上、资金上给予充分支持和帮助。同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放宽政策,营造创业环境,充分调动经营户积极性,自发组织和参与资源开发。另一方面采取合作社经营的发展模式。合作社作为中草药种植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不仅能够对市场波动产生的冲击起到缓冲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实现把分散的中草药种植户进行整合,通过联合生产、规模经营,可以有效地将分散的资金、劳动力、土地和市场组织起来,解决小种植户和大市场的对接和适应问题,促进中草药产业化规模经营,增加市场竞争力。在全县中草药种植区,根据实际情况,可成立“公司+合作社+农户”或“合作社+农户+基地”或“科研单位+合作社模式”或“合作社承包经营模式”的发展模式,形成服务网络健全、运作规范、机制完善、竞争能力强、适应现代中草药发展要求的专业合作组织,优化配置中草药生产要素,提高中草药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林地增效、药农增收。

3.2.3 加强资源管理,夯实产业基础 一是加大依法治林力度,严格保护好森林和中草药资源。强化依法保护,适时组织开展各种严打整治专项活动,加大巡护执法力度,制止不合理、不科学的中草药开发行为。同时加强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森林防火工作,保证林区中草药资源不受侵害。二是建立中草药保护区,保护野生地道中草药基因库。对于珍稀名贵、濒危的中草药,当地政府应合理规划,在重要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一批中草药保护区,将重要的中草药资源保护起来,严禁乱采滥挖,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封山育林育药,建立野生中草药材生产基地。在林区不同生态环境地区,对有传统优势的药材品种,结合需求情况,因地制宜地做好规划设计,在分布密集连片,面积较大的地段,进行封山育林育药,并采取人工培育更新、加强管理等措施,提高药材质量和数量,建立重要药材生产基地。四是合理采挖,促进再生能力。贯彻挖大留小、挖多留少、挖稠留稀和划区分片轮采轮挖的原则,做到保护繁育与采挖利用同步进行,保证野生药源长期供应。同时根据中草药生长发育状况和有效成分含量变化,确定合理的采收时期。

3.2.4 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商品药材基地 一是绿洲农业种植区的柯柯、希里沟等乡镇,区内水热条件较好,有充分的土地资源,劳动力多,有一定的栽培中药材的技术力量和经验,可发展栽培管理水平较高的枸杞、沙棘、红花、甘草、藏木香等品种。二是周边山区的茶卡、铜普等乡镇,森林植被保存较好、野生药材资源丰富,但自然条件严酷,可作为野生中草药产区,着重生产秦艽、大黄、羌活、雪莲、红景天等中草药材。三是西部的柯柯、赛什克等乡镇,多属沙漠地带,土地贫瘠、降雨较少,适宜种植抗旱性强、耐贫瘠的肉苁蓉、锁阳、麻黄、白刺等品种。通过扩大基地建设,催生专业市场和龙头企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从而使全县中草药生产逐步达到品种布局合理化、管理科学化、种植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力争在较短时期内建成若干GAP药材生产基地。

3.2.5 强化科技支撑,实现持续开发 一是加大科技投入。通过加大野生中草药引种、驯化、栽培等技术的投入,变野生为家种。同时建立中草药良种繁育体系,普及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开辟新的药源,扩大中草药生产基地,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与指导。通过集中办班、现场观摩、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对中草药的种植、管理、晾晒、初加工等知识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管理水平。同时鼓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蹲点开展技术示范推广、技术培训等工作。三是加快标准化生产。通过与国内中草药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着眼于地道药材和特色药材的发展,建立高产、优质、高效中草药种植示范区,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地区中草药种植的发展。同时加强乌兰县中草药有机化栽培技术体系规程研究,尽快制定乌兰县有机中草药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推进标准化生产。四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通过开办乌兰县中草药网,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各类信息,逐步实现专家咨询、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质量监控、信息服务、产品交易网络化,不断普及中草药种植技术,走良性循环的道路。

[1]乌兰县人民政府,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青海省乌兰县农牧业自然然资源调查区划报告[R].1992

[2]屈积富,郑建宗.论柴达木中草药资源开发[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2):22-25

[3]海西州农业资源区划大队.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中藏药材资源[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中草药药材资源
河南道地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三味中草药 消炎效果好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