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杰
婴儿由于独特的生理特点,麻醉过程中对于呼吸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是麻醉工作的难点。喉罩麻醉简单易行,且对患儿气道刺激较小,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平舆县人民医院对67例婴儿进行喉罩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驻马店市平舆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患儿(男86例,女48例),均住院接受手术,年龄5个月~1.5岁,平均9.5个月,ASA分级均为I~III级。其中血管瘤切除术38例,唇裂修补术36例,脑积水腹腔分流术25例,并指畸形分离术18例,马蹄内翻足矫治术17例。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本组134例患儿分为I组和II组,各67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麻醉方法 术前两组患者均先肌注阿托品(0.02mg/kg),苯巴比妥钠(2mg/kg)。I组患儿先应用氯胺酮(2mg/kg)和咪唑安定(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患儿入睡后面罩吸入6%七氟醚和氧气(3L/min),1min后七氟醚调为3%吸入,再过1min后置入1.5号喉罩,置入成功后改氧气流量为2L/min,七氟醚为0.8%~3%吸入维持麻醉,保持患儿的自主呼吸。II组患儿应用上述药物诱导完毕后,给予罗库溴铵0.5mg/kg,再进行气管插管,成功后机械维持呼吸,1%~3%的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两组术中均根据手术强度和患儿麻醉深度调整用药,手术结束前1min停药。
1.2.2 监测指标 监测并记录患儿入室后(T1)、麻醉插管后(T2)、手术开始后10min(T3)、术毕时(T4)及拔管后(T5)患儿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术后随访记录麻醉不良反应情况。
2.1 两组患儿HR和MAP变化情况对比 II组患儿T2~T4时与T1相比MAP和HR明显下降,II组T4、T5与T2相比HR和MAP均显著升高。I组和II组相比,T4、T5时MAP和HR均明显下降(见表1)。
2.2 两组患儿拔管和清醒时间对比 I组患儿拔管时间(61.8±7.1)s,清醒时间(118.4±11.8)s;II组患儿拔管时间(319.4±69.0)s,清醒时间(479.8±118.1)s。两组资料相比有显著性差异,I组患儿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短于II组患儿。术后随访,I组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II组患儿有2例出现肺部感染,对症治疗或好转痊愈。
表1 两组MAP和HR情况比较
喉罩作为近年兴起的一种通气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对患者气道刺激轻微、易于耐受及不良反应轻微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1]。婴儿由于特殊的生理特点,对麻醉要求较高。婴儿应激能力差,采用静脉麻醉不利于气道管理,易出现呼吸抑制。笔者研究发现,I组患儿拔管和清醒时间均要短于II组,且I组患儿未出现麻醉相关并发症。对婴儿进行喉罩麻醉也需提高警惕:喉罩大小要适宜,避免返流和误吸的发生,同时要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2];喉罩通气配合静脉复合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返流、误吸、喉痛和气道堵塞是喉罩麻醉常见的并发症[3],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也需小心谨慎。
综上所述,婴儿采用喉罩麻醉操作简单、麻醉效果好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1]左舒婷,王丽萍,王淑梅.喉罩麻醉在小儿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0,31(17):2575-2576.
[2]沈书斌,宋铁鹰,王虹,等.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喉罩麻醉在小儿射频消融术中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08,30(3):291-293.
[3]陈芳.应用喉罩麻醉术中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田[J].南方护理学报,2003,10(4):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