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明
(大庆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经济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生应该成为能够充分适应未来社会的具有全面素质的优秀人才,而身心健康则是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尤其作为师范类大学生更要秉着“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的理念,在求学期间完善自己的身心,以便来日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体育文化这一载体的功能,全面促进师范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元素,主要以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形式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各种文化中的功能与独特特征在体育中都有所体现,就是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完成学校的体育任务.为了适应师范类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求,更多的高校开始注重体育文化的建设,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在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多方面个人特质,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是增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校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历代领导和师生及员工在整体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下,在长期的体育教学、团体活动、运动竞赛、体育产业建设等实践活动中逐渐积淀和创造而形成的、为全体师生认同和遵循的体育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组织体系、物化环境及由此而产生的物质与精神形态的总和[1].高校体育文化是高校特定的体育精神状态、以及制度形态、物质形态为外部特征,影响制约着全体师生的体育价值观、行为方式、体育精神面貌与体育素养.
高校体育文化是一个具有广泛知识内涵、系统开放且结合多方知识文化的非独立文化形态.此系统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2].体育健康价值观既决定了体育文化的目标和中心,又是各大高校体育文化体系的核心部分.第二是制度、方法层面.此方面是各学校体育价值意识的体现,同时也展现高校间体育文化组织形式的不同.包括体育教学、课余活动、体育理论研讨、体育竞赛、各种体育协会、对内外体育文化交流等全方位制度、方法的确立.第三是物质层面.它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亦是客观物质保障,包括高校校园的体育建筑、体育环境、体育场地、体育器材、体育用品和师资队伍等[3].在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以上三个方面为必不可少,也是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基本上获得协调发展的.
高校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教育系统在唱起的体育文化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起来的,并涉及到师生互动与生生活动,直接和间接的参与进来.既是传播体育文化的有力媒介,又使得素质教育得以实施,并有着培育学生终生锻炼的体育意识,一举多得,为多样性社会文化提供有利条件.
高校体育文化不仅肩负着教育的使命,同时它所营造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快乐地、自主地进行体育锻炼,促进学生的个性以及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和道德养成等方面的能力;能充分挖掘学生除学习之外的潜力,以求获取自身的满足感、技能提高时的喜悦感、失败后获得成功的超越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因此,高校体育文化具有一定的导向性.
作为每个不同时代中都会出现的产物,高校体育文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其所属年代的一部分本质属性,是各高校在校园文化,精神,以及办学特色方面的具体体现.在高校体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它的内容和形式同样受到了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教育体制及社会风气、潮流、文化等的制约;此外,校园体育精神是与时俱进的,并且是不断创新的,体育文化会随着时代的更迭而进步,并在原有文化精神的核心基础上,得到充实和完善.高校体育文化在新时代孕育,并踏着体育精神和人们逐步提升的价值观人生观逐步发展,又反映了体育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性
高校内,各类体育活动日益丰富,形式各异,以其特有的经济性,和结合多种艺术的表演性让体育活动越来越多的染上了娱乐的色彩.体育活动结果的不确定和不可预测性给人带来无限的心灵刺激,不仅博得学生眼球,更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达到娱乐和锻炼的双重目的.
表1 师范学生体育文化对身体健康影响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通过表1可以看出,被调查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定期或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参加锻炼人数200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60.6%;未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130,占被调查总人数的39.4%.而在此之前身体状况良好的同学为190人,他们大多是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7.6%;身体状况一般者为140人,占总人数的42.4%,经调查他们大多并不参加体育锻炼,或拒绝参与体育活动.调查结果可以表明高校师范类大学生是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是国家建设的人才资源,他们只有具备强健的体魄,健康的身心,才能投入到今后的社会劳动中去,并且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众所周知,体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所起到的健身作用是体育特有的本质功能.
表2 学生体育文化对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调查结果统计表
通过表2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师范类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影响自身的同时对未来社会中的人才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全面教育导向性、渗透性,因此通过各种丰富的体育活动以及各类竞技比赛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自身素质以及兴趣的培养.如运用校园内各种传媒渠道,了解我国关于竞技体育以及国内外比赛中克服困难、挑战人生、超越自我以及为国争光的光荣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对于形成人生重要阶段的价值观、世界观起到一定的积极导向作用.对于各种比赛规则的遵守也同样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遵章守纪的行为习惯,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表3 师范学生体育文化对大学生智力的影响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由表3可以看出,体育不单纯的为锻炼身体提供有效方式,比如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示范法等教学方式能有效地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完善技术动作,可以有利促进学生记忆力的增强;通过一系列的比赛和游戏活动发展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2].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文化是一种增强智力的有效手段,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表4 师范学生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情况的调查结果统计表
通过表4可以得出,丰富多样的体育项目以及游戏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反应速度快、会使用力量的学生,可参与足球或者篮球的体育项目,发挥所长;性格稳重、刚毅的学生,往往在肢体语言上舒展自如,可以在武术项目中展示风采;性格温柔、身材比例好、韵律感强的学生可以在艺术体操、健美操、等类似音乐与体育结合的项目中展示独特的魅力等等.体育运动是一种拼博、竞争的过程,不仅要求技术动作的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取胜,而且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个性在体育方面的素质和优势,从事不同项目的竞争[6].通过体育活动可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积极性,因而,它是一个有效地引导学生发展独立个性培养兴趣爱好,以及独立自主的性格.高校体育文化的意义就在为学生自我创造以及发挥提供可制成的平台,使其发展为具有创新精神的鲜明个体.
对于师范类大学生而言,体育文化的建设影响是全面的、意义深远的,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有着点线面的渗透和促进作用.认识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特点,对于今后教学过程中发挥体育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而不仅仅关乎于身体是否健康.多方面的涉及到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全面提高,真正贯彻素质教育中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综合要求,素质的全面提高.孕育高品位的体育文化,对整个校园氛围的活跃,丰富,优化育人环境,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师范类学生在日后从事教育工作岗位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点和长处,及时改正不足.
对师范类大学生关于体育习惯养成教育要加大力度.因为对于师范类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个性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人才的培养,对下一代的言传身教.所以师范类大学生要做到,自我督促,自我坚持,切实把体育文化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
〔1〕郭鸿鹏.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取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53):141-142.
〔2〕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3〕张世林,等.试论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回归[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6).
〔4〕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
〔5〕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M].江西科技出版社,2001.
〔6〕莫小农.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J].体育科技,2006(4):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