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学校自然也有自己的规章制度,对于成绩始终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学校有权劝退。不过,在劝退学生之前,我们有必要追问一下:为什么那些被劝退的学生,在受到多次警告之后,成绩依然很差呢?
按理说,能够进入大学的学子,都是从激烈的高考中厮杀出来的,具有相当不错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既然如此,他们为何却难以完成自己的大学学业呢?据该校本科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达到退学标准的97名学生,绝大多数是因为迷恋游戏或者厌学所致,他们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理工科。
如此看来,主要原因还在于他们的心思没有花在功课上。毕竟,对于大学生而言,只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拿到“及格”分数顺利毕业是不难的。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通不过考试,被劝退也就不难理解了。但问题在于,为什么这些辛辛苦苦考进大学的学生,不愿意学习自己的专业呢?
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得先看看我国的高考录取制度。众所周知,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仅要选择学校,同时还要选择专业。这就意味着,在进入高校之前,所有考生的专业都已完全确定,而这种选择专业的方式,存在着巨大的局限性与盲目性。要知道,考生在选择具体的专业时,对专业并没有丰富的接触与充分的了解,只是听从师长的安排或是根据就业情况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至于选择的专业是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他们并不知晓。
如此一来,待到进入学校真正接触到自己的专业时,就会有许多学生大呼“惨了”,因为他们选择的专业与个人的爱好大相径庭,即使硬着头皮,也难以学下去。实际上,求学犹如吃饭,对于喜欢的饭菜,自然大快朵颐;对于讨厌的饭菜,即使饥肠辘辘,也是难以下咽。表现在专业上,因为讨厌,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避而远之,把时间花在电脑游戏上,以至于“警告甚至多次警告,成绩依然很差”,最终落得个被劝退的命运。这种结局,既是学生的不幸,也是学校的悲剧。
反过来说,这些学生若有机会重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的命运一定会改写。事实上,在国外的许多高校里,初入学的大学生是不分专业的,一、二年级的大学生,统一学习各种基础课,并且了解不同的专业课;到了三年级时,再根据各自的天赋与兴趣,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如此一来,也就不存在厌学的情况。
由此可见,国内不合理的专业选择制度,正是造成大学生被退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劝退那些学生之前,学校应当允许他们重新选择专业,以便他们重整旗鼓,在自己喜欢的道路上好好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