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塑造校园人文环境 提升职业人文素质

2013-08-05 07:04张忠于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学院

张忠于

近年来,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促进学生职业人文素质发展的宗旨,积极推进“职业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 和“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体系建设”,并和“人文化校园环境体验中心建设项目”及“信息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中心建设项目”呼应和协动,全面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人文素质发展”的教育环境,全面提高学生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精神,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建设美丽校园,塑造校园人文环境

秉承“建筑是一种文化,也是另一种教育”的先进理念,学院在新建扩建文化综合楼、室内体育馆、球类运动场、星光广场、主题文化园的同时,对原有校舍及校门进行整修以及外部立面的细节化处理和改造,对校园景观布局进行总体设计和规划,营造了一个具有鲜明人文气质和高职教育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实现了“有思想、有人文精神、有文化内涵”的校园环境和氛围。

根据学院和设计院达成共识的“整体设计,以新带旧、新老协调”的设计思路,对原有建筑进行建筑外部立面的细部改造、处理和整修,使建筑外部立面的色彩与材料和新建筑保持相近或协调的呼应关系,使整个校园建筑景观给人广静疏朗、风格协调的耳目一新感觉。

为此,院领导确立了建设美丽校园的两大原则:一是尊重和保护原有景观资源元素;二是在开阔的空间地带上,总体设计的风格为亲切自然、广静而有内涵。北有整齐而有朝气的绿色树阵,南有生态的未经建设设计的自然处女地,西有开阔宁静的大片绿色草坪和文化园,中心地带有地势拔高的坡形草面。

通过将校园内不同方位的绿色景观串联起来,形成了有序而生动的景观链,使功能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亲近、和谐交融。

学院新建文化综合楼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建筑用“品字结构”呈组群方式,有效地形成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定位和区别;也有效地形成一个包容性很大的学习活动空间。文化综合楼主楼内部形成办公区、展示区、会务区、学生活动中心区域,辅楼两侧一为图书馆,二为多媒体语音教室和机房。另外,建设拥有3500平方米的室内体育馆,室内体育馆的功能定位是既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活动需求,又能满足千人以上的学生大会的会务功能。此外,还建设拥有12片国家标准的篮球场、4片国家标准的网球场,从整体上营造出一个张扬青春活力、色彩强烈、文化氛围浓郁的功能区域,充分彰显学院特有的体育文化和精神。

以学院校门改造工程为例,吸纳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之元素,既反映传统文化对智慧的诠释,又借弧线形的线条使直线为主的建筑体增加柔软度和亲和力。大门内部,在学院原校旗位置上以现代艺术雕塑手法,建设表现中国古代象形文字“手”的造型,象征学院推崇“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理念。校门的整体设计和处理,则给人一种饱含人文内涵的视觉冲击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同时,学院“星光广场”寓意“点点星光汇成明亮广大之场域”,象征“每个人”的成长将促进“一代人”的健康成长,集中代表了学院首任校长杨金土教授提出的“相信人人有才、帮助人人成才”的育人思想。

实施全人教育,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全人教育(博雅教育)的理念和模式,结合学院现状、发展规划以及专业需求,探索对学生有所触动、有所改变的“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自身修养和职业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做人做事的水平,以期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不仅拥有很强的竞争力,更拥有厚积薄发的后劲和潜力。

学院不仅重视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还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素质以及现代技能的培训和强化。本着以职业为导向的原则,学院结合当前社会的需求,针对学生特点分别建设有专业技术实训平台、职业素质实训平台和现代技能实训平台。探索企业“订单式”培养计划,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充分发挥实训平台的作用,在夯实课堂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人文素质,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未来就业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将学校和企业各自独有的优势有机结合,最终实现毕业生和企业的无缝对接。

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训平台的锻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实干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一方面,通过实训平台的高度仿真实践,使学生真正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内涵,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实践可以激发年轻人身上巨大的潜能,最终形成创新能力。

在重视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学院积极推进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培养“敢为天下先”的勇于创新精神,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就综合实力而言,学院已跨入上海民办高职前三位,是上海市示范性院校之一。

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化学习是新时代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计算机网络具有超强的信息处理功能,可以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各种方式将海量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所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办学中,学院主动迎合时代发展需要,采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进传统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保证学生尽享信息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彻底打破原来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师只管讲课、学生只管听课”的授课模式,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汲取信息化教学中的营养成分。

此外,学院还与相关通信公司、计算机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在校园学生相对集中的地方建设“无线网络覆盖区”,让学生在校园内,无论是在图书馆、教室,还是在宿舍,都能够利用手机或者电脑轻松登陆网络,获取有用信息,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水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专业学习,彻底摆脱了传统学习课堂受时间和空间约束的局限。

广泛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加强职业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切入点,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环。为此,学院深入开展职业人文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广泛开展职业人文教育的探索和尝试,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本着教育学生、关心学生和帮助学生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人文教育。学院不仅要求学生理论扎实,还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学院营造了和谐、高雅和洁净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人文景观中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并使之升华为自身优良的人文素质。

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经常性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各类讲座,定期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例如文化节、艺术节、科技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学院重视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在教学以及管理中的楷模作用,督促教师和员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不断自我修正和完善。鼓励和支持教师、员工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和人格,激发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应用创新能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为此,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学院以培养具有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为目标,开拓和建设了大量的校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和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另外,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各类学科竞赛、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等各类实践活动,力争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见闻、锻炼能力和了解社会,进而增强其社会责任感,激发勇于拼搏、勤奋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院专门指派年轻有为的骨干专业教师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协调和指导,同时鼓励和支持专业教师、班主任、辅导员深入学生群体之中,着力发掘个性鲜明、极具潜力、特长突出的学生,并为其打造良好的成长和成才环境,引导学生发挥自身存在的巨大潜能,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紧紧围绕现代市场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当前政府、学校和学生共同关注的问题。实践中,学院紧紧围绕当前市场需求,着力建立和完善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长效机制。

为此,学院根据对市场需求的准确预判,及时调整学院招生专业以及课程设置,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的自信心。学院目前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基本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核心,以促进学生顺利步入职场为目标。

同时,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着力培养人格健全的学生。学院建立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测评体系,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力争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标。学院还通过开展心理咨询、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以及有针对性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乐观的择业心态。

从入学开始,学院就对学生开展了有计划、有步骤的职业生涯设计培训和指导,学院主管就业工作的工作人员经常和学生、辅导员以及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就业市场的变动趋势和学生择业的心理活动,帮助学生客观看待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增强提高就业能力的主动性,为顺利进入职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学院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西行学院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