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花,张永东,严天元,邵彩萍,卢汝学,李明瑞,王 磊,伏中方,安 权,朱跃明
(1.甘肃省张掖市畜牧管理站,甘肃 张掖 734000;2.甘肃省临泽县倪家营富进母牛养殖合作社,甘肃 临泽 734200;3.国家肉牛体系张掖综合试验站,甘肃 张掖 734000)
为了提高张掖肉牛生产性能,改善母牛泌乳性能,引进西门塔尔新血统,降低近交系数,为本品种选育提高奠定遗传基础,为肉牛杂交生产过程中提供理想的母本,张掖市于2009年承担了全国畜牧管理总站下达的在荒漠绿洲灌区引进德国系西门塔尔试验项目。引进德系西门塔尔冻精8 500支,在甘州、临泽和高台三个省级牛产业大县(区)建立试验示范点,开展生长发育观测和肥育性能测定。2012年该项目争取到甘肃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支持,以上述试验研究为基础,继续开展母牛核心群培育和一年一胎高效繁育控制技术集成推广等相关试验研究。现将研究内容之一“德系西门塔尔×张掖肉牛F1公犊育肥试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在项目区选择规模养牛户饲养的5~7月龄西杂种公犊30头,其中:德系西门塔尔与张掖肉牛的杂交公犊(西弗F1-试验组)、西门塔尔与张掖肉牛的杂交公犊(XM-对照组)各15头,平均年龄为6月龄。
育肥前期(即6~12月龄)日粮:精饲料由玉米、麸皮、油渣、食盐,按2.5kg/头.日的量供给;粗饲料主要为青贮玉米秸秆,不定量,由少到多,让牛慢慢适应。育肥后期(13~18月龄)日粮:精饲料仍由玉米、麸皮、油渣、食盐、小苏打组成,按3kg/头·日的量供给;粗饲料为青贮玉米秸秆,不定量。
育肥试验分为预试期(过渡)、育肥前期和育肥后期三个阶段进行,供给相应阶段的日粮。日喂2次,早晚各1次,间隔12h,使育肥牛有充足的反刍与休息时间;粗精混合同时添加,进行饲养管理。
预试期:2010年11月20~12月5日,进行过渡饲养。
育肥前期(6~12月龄):2011年12月6日~20 11年6月6日共180d,固定饲槽位置,拴系舍饲,用育肥前期日粮,精料用量为2kg/头·日,建立适应育肥饲料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减少消化道疾病,使其适应育肥场环境,保证育肥顺利进行。
育肥后期(13~18月龄):2011年6月7日~2011年12月6共180d,按预试期饲槽位置,拴系舍饲,用育肥后期日粮,精料用量为3kg/头·日,满足持续育肥。
1.4.1 测定工具 测杖、圈尺、地磅。
1.4.2 测定方法 预试期结束和屠宰前1d分别用地磅测定育肥始期体重和育肥末期体重;在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用测杖、圈尺分别测定体长、体高、胸围、管围,为避免应激,根据公式“体重=胸围2×体斜长/10800”估算相应阶段的体重。
1.4.3 分析方法 生物统计学——方差分析法。
试验牛体重、增重、日增重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6~18月龄育肥试验牛体重、增重、日增重变化情况表
由表1看出,试验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经预试期饲养,持续育肥始重(6月龄体重)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牛体重对以后试验不会产生影响。在同一栋牛舍采食相同的日粮,经拴系吊架子、持续育肥360d,随着月龄的增加,两组公犊体重逐渐增加,日增重速度逐渐加快,育肥期均保持了1kg以上的日增重。
在6月龄两品种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牛体重对以后试验不会产生影响。6~12月龄、13~18月龄阶段,两品种体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XM)杂种公犊在育肥前期长势优于试验组((西弗F1),而在13月龄到18月龄之间,两品种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试验组(西弗F1)杂种公犊在周岁期长势明显,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日增重等长速明显加快,体重迅速增加,后期育肥效果优于对照组(XM)。
表2 6~18月龄试验牛育肥体尺变化情况表
由表2看出,试验组(西弗F1)的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在6月龄、12月龄和18月龄时较对照组均有所增长,试验组在整个育肥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对照组快,表现为体高、体长、胸阔、腿粗,肉用体型明显。说明两品种试验牛在此期间长势不同,试验组较对照组生长发育速度快。
试验牛屠宰情况见表3。
由表3看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牛18月龄宰前活重达到602.9kg、547.4kg,胴体重达到335.76 kg、287.66kg,屠宰率达55.69%和52.55%,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试验组6~18月龄持续育期性能较好,在相同的农户规模养殖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屠宰胴体重和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其生长发育和育肥性能都能较好的表达。
通过对试验牛体重、日增重和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两品种杂种公犊在同一栋牛舍的相同饲料和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前期试验组(西弗F1)杂种公犊较对照组(XM)生长慢,育肥后期生长快。
表3 试验牛屠宰情况分析表
1) 试验组公犊在12月龄前生长发育优势明显,表现为体高、体长、胸阔、腿粗,营养主要用于长骨胳,13~18月龄后日增重高,育肥性能好,胴体重、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
2) 杂种公犊断奶后经短期吊架子进入持续育肥期,生产优质牛肉,是介于小牛肉生产与架子牛育肥方式之间的一种育肥方式,提供的牛肉产品质优价高,于当前消费需求相一致;建议有条件的育肥场(户)采用这种育肥方式,充分利用公犊对饲料转化率高、增重速度快的优势,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3) 两品种杂种公犊在18月龄前舍饲育肥,表现出很强的发育优势,表现为屠宰率高、胴体质量好,试验组公犊周岁后育肥效果好,生产性能明显高于张掖肉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