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答人物评价类试题

2013-07-30 14:27李瑞红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史实唐太宗武则天

李瑞红

人物评价类主观题在近年高考中多有出现,现将此类试题的解题策略整理如下。

一、夯实基础,明晰史实

例1 阅读下列图组,结合相关史实分别评述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同学们调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此题时容易出现审题不清,混淆史实,要点不全等问题。题干关键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故如答成三位帝王对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贡献均不得分。此外,我们应结合三位帝王完成统一的具体史实、民族政策去分析,为防止丢失要点,可考虑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逐一回答。

答案 (1)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北击匈奴,增设南方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唐太宗:对国内各民族实行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在突厥地区设羁縻府和安西都护府,加强管理,对吐蕃实行和亲政策,促进了民族团结和发展。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和措施揭开了中国民族关系史的新篇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3)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收复台湾,设台湾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加强与汉、蒙、藏族的团结;两次组织雅克萨自卫战,签定《尼布楚条约》。以上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主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点拨 高考题考查的四大能力之一为“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要答好历史试题必须具备扎实、准确的历史基础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尽可能详尽、准确地记忆重大史实,以历史人物为经,历史事件为纬,构建历史知识网络。

二、论从史出,从材料出发

例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资治通鉴》

材料二 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2)材料二是康熙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熙帝对自己的评价。

解析 这道题目着重考察同学们从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评价。材料一前三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待人宽仁,善于利用各种人才;材料第四五句“未尝黜责正直之人“体现唐太宗从谏如流;材料第六句话体现其民族政策。材料二共三句话三个要点。两则材料解题的难点主要为对古文材料的理解。

答案 (1)经验:善于用人;善于纳谏;平等的民族政策。

(2)评价:一心为国为民; 保国安邦,恩威并济; 勤勉努力。

点拨 题干的要求如为”依据材料作答“,则一般不用调用所学知识,充分利用材料即可。此类试题要充分利用材料每一句话,最大限度地获得有效信息,防止因大意丢落要点而致得分不全。在组织语言时,不能照抄原文,也不可将“归纳“”概括“类试题答成翻译题,应在对材料进行意译的前提下用简练的语言表述答案。

三、一分为二,全面分析

例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武则天从以皇后掌权,到由皇帝退位,共当政五十年。总的说来,她是一个有才能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在她为皇后时,下令修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消除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官品高下为准叙录。凡能“安邦国”、“定边疆”的人才,她不计门第,一律量才使用。

武则天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其中大量的人才出身于庶族。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武则天深得法家“权、术、势”之个中三味。她一当政,就借酷吏来清除潜在的反对派,大兴告密之风,“四方告密者蜂起”。武则天任用官吏十分冗滥,试官制度推行时,所试之人“不论贤愚,悉加擢用”,无形中扰乱了官场,加重了人民负担。

——杜建成《试论武则天的功过是非》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武则天。

解析 人无完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综合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给予其实事求是的评价。武则天作为中国古代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对其评价一直存在争议,我们对其的评价应一分为二,并结合具体而详尽的史实去论述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答案 武则天打击了门阀贵族,重用庶族阶层,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但她为巩固统治,玩弄权术、残害大臣、滥杀无辜;任官冗滥,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点拨 评价武则天可从积极影响和进步意义、消极影响和局限性角度去评价。此外还应结合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对生产力的影响和道德评价相结合等角度全面评价武则天。

材料一 拿破仑在1808年正式创立帝国贵族制度,据统计,在帝国贵族中,旧贵族出身的占22.5%,资产阶级出身的占58%,其他阶级出身的占19.5%。进出宫廷的公卿、侍臣、宫女与旧贵族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人本身就是几代的贵族……在拿破仑任命的省长中,出身贵族的到1814年达到43%。

——摘编自《从高卢到戴高乐》

材料二 1814年3月14日拿破仑说:“只要我还活着,我将是全法国的主人……今天像在奥斯特立茨战场上一样,我是主人……但是我认为在拉法耶特的时候(指法国大革命前期)和我这个时期有一个区别:当时人民是主宰,而现在我是主宰”。

——摘编自《拿破仑与帝国》

(1)概括指出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拿破仑统治的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拿破仑统治与法国大革命之间关系的角度评价拿破仑。

(1)统治集团以资产阶级为支柱,吸收了其他阶级的成员(包容性,妥协性);实行个人独裁。

(2)顺应历史潮流,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破坏了人民主权原则,强压民主运动,与封建势力妥协。

猜你喜欢
史实唐太宗武则天
MYTH AND MECHAS
武则天的遗嘱
唐太宗是被骗死的
唐太宗 善听劝谏
唐太宗用人之道探究
武则天陵墓前“无字碑”解读
武则天与文化中国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