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国飞,胡惠敏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浙江 湖州 313201)
盆腔炎性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腰酸、痛经、下腹胀痛、白带增多、月经不调、头晕、失眠、乏力等。盆腔炎为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病程迁延均可转化为慢性盆腔炎,因此具有治愈难、病程长等特点[1]。反复发作的盆腔炎可引起盆腔粘连,增加宫外孕的危险,是造成不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盆腔炎的防治非常重要[2]。因盆腔炎病情缠绵,易反复发作,单一的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且长期反复使用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难以彻底根治[3]。笔者应用中药红藤合剂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64例,均符合《妇科学》中盆腔炎的诊断标准,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确诊,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骶酸痛、下腹胀痛或刺痛、月经不调、白带量多、乏力、低热等。排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造血系统疾病者、肿瘤患者、结核患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18~50岁,平均(34.5±6.3)岁;病程 6 个月 ~11 年,平均(3.2±1.8)年;平均病情积分(13.4 ±3.5)分。治疗组 20~52 岁,平均 (36.1 ±7.4)岁;病程 5 个月 ~10 年,平均(3.1±1.6)年;平均病情积分(13.7 ± 3.6)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积分、临床症状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给对照组患者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于月经开始第1天给予3.0 g头孢西丁钠和0.5 g奥硝唑加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若头孢西丁钠过敏则给予0.5 g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和0.5 g奥硝唑加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2次,7 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给予中药红藤合剂(组方包括红藤30 g,忍冬藤12 g,制乳香4.5 g,制没药 4.5 g,赤芍 10 g,冬瓜子 30 g,连翘 12 g,地丁草 15 g,紫草 12 g,制元胡索12 g,生甘草6 g,蒲公英15 g)保留灌肠治疗,取温度在30~40℃煎汤100 mL,采用纱布过滤,灌肠前排空膀胱及直肠,取侧卧位,将灌肠器插入肛门内约15 cm处,缓慢注入药液,并卧床休息1 h以上,于晚上临睡前灌注可保留至次日早晨,效果更佳,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自身病情积分比较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评定。病情评分标准:子宫有压痛且活动受限为5分;输卵管有压痛呈条索状为5分;腰部及下腹部酸痛下坠为3分;乏力、低热为1分;白带量多为1分;病程增加1年加0.5分。分级标准:积分在15分以上为重度;积分在10~15分为中度;积分在5~9分为轻度。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症状、体征消失,B超检查无异常现象,妇科检查压痛、包块消失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明显减轻,B超检查包块缩小大于70%,妇科检查压痛明显减轻为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减轻,B超检查包块缩小30%~70%,妇科检查压痛减轻为有效;临床症状、体征、B超检查、妇科检查均无改善或变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两组比较以 t检验表示,计量数据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见表1和表2。可见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盆腔炎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妇科疾病,若在初期急性发作时不彻底治疗,可迁延成慢性盆腔炎,导致其发病时间长、病情顽固,细菌逆行感染至输卵管、子宫从而到达盆腔。慢性盆腔炎症可刺激盆腔组织,引起组织炎性增生、机化、瘢痕粘连等,从而加剧月经前后、性生活前后的腰骶部酸痛、下腹部疼痛或坠胀[5]。研究认为,此病多发于宫腔内手术后感染、流产后或产后感染、不洁性生活、不讲究经期卫生、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等。女性生殖器官位于盆腔低处血流缓慢的位置,炎症分泌物聚集且吸收慢,迁延不愈的炎症反复发作可引起不孕,不孕的发生率随着盆腔炎的发作次数增加而逐渐上升[6]。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病情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自身病情积分比较(,分)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13.4 ± 3.513.7 ± 3.6治疗后7.3 ± 2.44.5 ± 1.3*
盆腔炎的致病菌多为厌氧菌、需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因此其治疗多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但长期炎症形成结缔组织增厚瘢痕,使疗效不佳,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易使病原体产生耐药性,导致菌群失调,形成二重感染[7]。中医学认为,盆腔炎由湿热内侵,瘀毒内结,气滞血瘀导致,属于“湿热下注”“带下”“症瘕”“月经不调”“不孕”等范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盆腔炎,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可有效避免药物对肠胃的刺激,还可避免消化液对药物的破坏和影响,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且吸收快,作用时间短,药物直接作用于盆腔,使炎症彻底治疗[8]。中药红藤合剂的主要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祛风降温、消肿止痛、消痈排脓、疏肝理气解郁、消痛散结的功效,可加速血流,使盆腔血流状态及微循环得到改善,粘连结缔组织松解加快,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综上所述,中药红藤合剂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增加药物的吸收,且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经济实惠,患者易于接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1]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46.
[2]魏绍斌.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3 - 254.
[3]蒋敏燕.抗菌药物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60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527 -528.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43 -253.
[5]王成清.红藤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0,12(226):72 - 73.
[6]罗 欣,漆红波.盆腔炎性疾病与不孕不育的关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4):256.
[7]张红芳.中药红藤汤灌肠治疗盆腔炎35例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7):4804 - 4805.
[8]卢海燕,王小蓉.自拟中药灌肠汤治疗盆腔炎性包块50例[J].中国药业,2002,11(5):80.